大概1個多月前,我發過一個想法,提到了百度無人駕駛如果能夠實作很可能是現代中國第一次真的引領世界的主流商業模式。
老實說中國一直以來是屬於彎道超車摸石過…
現在我把看法說的更細一點:
1,無人駕駛如果落地,可能是流動互聯網之後又一次對社會生活的重塑。這個從技術和社會發展角度看,怎麽評價都不過分。
2,但是無人駕駛不是完全的增量市場,而是對現有模式的叠代,對勞動力市場沖擊很大,所以政府需要承擔責任。無人駕駛牌照費不是僅僅給政府的保護費,政府需要負擔起引導和安置的責任。罵百度沒有意義,沒有百度也有千度萬度,這個東西遲早落地。
3,百度的股價現在還在52周最低位,說明市場不覺得百度有能力推廣這個技術。或者說,對國內市場的商業化前景短期不看好。
4,這次無人駕駛的成熟剛好撞上失業率高點,所以比較尷尬。目前網約車牌照大概700多萬,用無人駕駛全面替換估計至少要減少500萬個工作崗位,這個關系穩定的問題政府必然要考慮。網約車司機某個程度上是掌握一個高破壞性武器的群體,統戰價值很高。
5,一直以來,政府對於提高國內服務業質素和規模不感興趣,只對制造業和掙外匯興趣最大。百度這個無人駕駛說服政府的理由只能是出海。如果想要出海,第一前提是在國內至少先驗證。因為除了歐美日,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是沒有能力發展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的,某個程度上,這個是一個藍海。所以政府是有可能希望在國內驗證以後再輸出這個技術的方式來進行服務業出口。如果真是這樣,那麽推廣的力度就是戰略性的。
無人駕駛疊加改變快遞行業的可能會重塑中國勞動密集型就業市場,這接下來有3種發展:
1,民間利益相關群體反對聲浪過大導致暫停,也就是現在美國的情況。
2,在幾個城市強行落地驗證先進性,然後去海外推廣。
3,在國內全面推廣。如果真的這麽幹,估計不是也不可能是百度主導,而是國家主導的模式,也許類似於特許經營,那麽這個會成為地方財源的一個組成部份。
4,無人駕駛+國有化推廣會大大加強政府對社會的控制能力,這將是對政府遊說的一大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