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學電影?怎麽樣才算是讀懂電影?作為電影人,讀懂電影就是為了提升自身的創作靈感。最廉價的方式就是拉片。如何拉片才是正確有效的呢?想必首先一定是去買各種電影參考書來學習。
書買回來了卻發現,書中電影專業名詞特別得多,每段文字讀起來特別費勁,真的有種咬文嚼字的感覺,文字內容高深莫測,但是卻始終是一知半解的感覺,書讀不下去。
是這些書的轉譯水平太低嗎?不是的,轉譯者水平普遍都在英語8級以上,但大部份是行外人。電影這個藝術門類他們實踐經驗太少,並不了解國外電影圈內習慣使用的俚語,轉譯過來雖然詞藻華麗,但很容易轉譯成另外一個意思。長期看多了這些書籍,就會誤以為電影藝術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
對於我們這些有從業經驗的人來說,如果去讀這些書籍,我們會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去理解和過濾。但對於小白來說,就很容易全盤接受,把有爭議的內容被理解成是正確的。所以在我還是小白的時候,老師就叮囑過我,要看書,就看外文原版書。
當我接觸國外書籍後,我越發覺得電影讀解是很簡單的事情。在我的「導演思維看電影」裏的朋友,都深有感觸,我的電影讀解直白簡單,通俗易懂。電影本身就是具象的藝術,我們用文字去分析只是輔助這個影像讀解,而不是要把它變得復混成。
只有這樣正確地理解電影,直觀去分析電影,對創作者才會有提升。在「導演思維看電影」每一次的案例分析,目的都是為了讓朋友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感知和表達。
另外我不建議朋友把一個90分鐘長片拆分成單個鏡頭來讀解,因為並不是每一場戲都是值得我們花時間去分析的,我們需要培養出一雙慧眼,能辨識這部電影中最精彩是哪幾個部份。
一部電影由敘事,排程,人物關系,美工設計,色彩風格等等元素組合而成。每一場戲最好的表現形式是什麽地方,用你的雙眼和耳朵去感受發現它,然後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來做記錄。
「導演思維看電影」就是一個培養大家電影制作感覺的地方,簡單,直觀,準確感受每一場戲氛圍。慢慢地日積月累,我們就輕而易舉地分析出來每一部片子導演的真正意圖了。
如果您確定打算以8折優惠購買【用導演思維看電影】請點解下方連結,添加助理微信索取優惠,此優惠通道隨時關閉,早加入,早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