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燃油車的換代周期往往需要幾年才有一次改款,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的叠代節奏以及自主品牌燃油車的不斷崛起,使得各家企業改款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如今新能源的大趨勢下,如果還想購買一輛穩定可靠的燃油SUV,接下來這幾款車型一定要密切關註一下。
寶馬一直以優秀的操控性著稱,而寶馬X3也是BBA這個級別產品裏唯一沒有加長的品牌。好訊息是新一代國產寶馬X3將會進行加長。整體設計延續海外版的造型,標誌性的「雙腎」格柵更引人註目,內部還有豎向及斜向的飾條裝飾。「天使眼」的LED燈組內部也改用了雙L形的折線設計。
在軸距上,海外版的標軸寶馬X3的長寬高分別為4775/1920/1660mm,軸距26865mm,而國產後的加長版本在軸距上會加上110mm來到2975mm,和海外的標軸寶馬X5軸距一致。
內飾布局和國內許多寶馬車型一致,搭載12.3英寸液晶儀表及14.9英寸中控屏的布局,搭載寶馬第九代作業系統,支持CarPlay和安卓Auto手機互聯等功能。在車內采用了大量V字形的線條,如:座椅、門板、氛圍燈等。
動力部份,根據申報資訊顯示,將搭載代號B48B20W的2.0T四缸發動機,最大馬力286匹,有所提升,繼續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及xDrive四驅系統。
一汽-大眾探嶽L
探嶽作為一汽-大眾在SUV市場銷量表現不錯的一款車型,一直被不少消費者的認可,而面對如今內卷的國內汽車市場,合資品牌也選擇推出越來越多的細分車型,讓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探嶽L在外觀設計上提供普通版及R-Line版兩種外觀設計,整體的設計相較於探嶽更年輕化!貫穿式的LED燈帶和車標融為一體,底部的中網位置更靠下,給人一種大嘴樣式的既視感,普通版的中網內部為橫幅式的,而圖片則是R-Line熏黑的網狀樣式。
在尺寸上相較於探嶽肯定有所增加,普通版探嶽L長寬高分別為4684/1854/1685mm,而R-Line版為4695/1866/1684mm,軸距均為2791mm,相較於探嶽增加了60mm。車尾變化不明顯,主要是貫穿式的燈組更具立體化,尾標的字母增加了「L」的標識。
內飾方面暫時沒有公布,但參考兄弟車型上汽大眾途觀L Pro的設計,搭載大尺寸的中控屏及副駕娛樂屏,整體科技感提升顯著。
動力方面,依舊提供三套動力系統,分別為1.5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2.0T低/高功率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分別為160匹、186匹、220匹,峰值扭矩分別為250牛·米、320牛·米、350牛·米,均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高配版還搭載4Motion四驅系統。
長城哈弗速龍燃油版
作為國內的SUV市場專家,長城哈弗憑借著H6獲得過輝煌的戰果,成為了不少家喻戶曉的車型。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和新能源汽車的沖擊,哈弗的聲量大不如前。速龍作為一輛可輕越野的方盒子車型,產品力表現確實不錯,但還是有不少消費者想要可靠穩定的純燃油產品,速龍也將推出純燃油版。在外觀上延續了此前速龍整體的輪廓,不過中網改為了直瀑式的設計,中間的車標logo進一步縮小,兩側燈組改為了圓角矩形的設計,這個造型嘛,大家自己評判吧。
整車尺寸不變,長寬高依舊為長寬高依舊為4800(4680)/1950/1822(1843)mm,軸距2738mm。側面的造型沒有明顯變化,如:大面積的防擦護板、車頂的行李架、側開式的尾門均有所保留。唯一的區別就是尾燈和前格柵一樣改為了豎直式的造型。
內飾部份沒有太大懸念,大概率就和此前的速龍一致,畢竟哈弗H9都用上了這套設計,反正的液晶儀表及大尺寸的中控屏,大量的物理實體按鍵,提升科技感和智能化的同時,也保留了足夠的便利性。
動力方面,速龍燃油版將搭載哈弗H6同款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238匹,峰值扭矩385牛·米,匹配9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奇瑞探索06
作為國產「三駕馬車」之稱的奇瑞汽車,在去年也推出了自己的輕越野產品—奇瑞探索06.。奇瑞探索06是首款透過使用者共創而命名出來的車型,期望大家敢想敢為、勇於突破邊界,將探索欲落到實處,一起悅野,一起探索。外觀造型也被不少人號稱「奇瑞小極光。」前不久,工信部申報圖中又看到了新款探索06,可能會命名為探索06 PRO。在外觀上會采用「榮光戰騎」的設計語言,前臉采用大面積黑化套件,引擎蓋上方帶有散熱孔,車頂提供行李架及照明燈,野心十足。
整車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552/1905/1789mm,軸距2672mm,與現款秘境騎士版一致。側面線條平直舒展,懸浮式的車頂也更具層次感。車尾變化也不大,沿用貫穿式的尾燈組,兩側的輪眉略微突出,底部的下擾流板造型也比較簡約。
內飾方面預計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參考現款探索06的設計,12.3英寸液晶儀表+14.8英寸豎向中控屏,實體按鍵較少。
動力方面,除了此前1.6T+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總成,還會新增2.0T的版本,最大馬力254匹,峰值扭矩390牛·米,提供四驅系統。
總結
如今新能源汽車多樣化的選擇確實吸重力不少的消費者,而面對一些仍考慮純燃油車的使用者,這幾款SUV還是非常值得關註的!不知道螢幕前的各位更期待哪一位呢?在新能源普及的當下,你會選擇傳統的燃油車還是快速發展的新能源車呢?
期待更多燃油新車
請點「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