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比亞迪會是下一個華為嗎?

2019-11-15汽車

華為強大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友商釋出會都會不自覺的去對標,甚至蘋果也拿華為的產品對標,現在比亞迪也已經明顯有這個趨勢。

之前是線下都在對標宋plus,最近隨著豹5的熱度上升,就出現了這樣的論調,大概意思是:相對於豹5,少十萬買速龍才是真正的實惠之選。

這個論調初看有點神奇,主要是兩款車錯位是比較明顯的,因為就算對比也是拿坦克400對標豹5,怎麽也輪不到速龍。但大家隨便搜搜就不難發現,最近這樣論調的內容還蠻多的。

不過細細琢磨後,感覺這個觀點的內容還真的有點意思。其核心邏輯抽出來就是:速龍便宜十萬、效能也夠用了、買豹5沒必要。

得說這個策略如果是市場策劃的話,真的蠻聰明的,也確實是一個很合理的跟隨打法,只是以前對合資、現在換成了比亞迪。

那麽為什麽選豹5?

豹5可以說是非常理想的錯位對標競品,首先是其釋出以來就熱度不減,尤其是在公布了售價後,一片驚呼,直呼真香。

然後就是預售開啟後迅速上萬的大定數據,把豹5的熱度又頂到了一個高峰。

其實作在市場上產品力好的車子真的不少,但想讓市場知道你產品力好的難度有時候比造一台好車還高。

基於這種情況,一些不太露臉的車型,依靠自己出圈難度太大,但如果能和豹5建立一些捆綁關系,那肯定就能有效拉升自身曝光度。

基於長城擅長越野的客觀情況,之前這個位置都是合資車型,比如陸巡、Q5、普拉多這些,但現在錨定豹5顯然是更有流量的。

那麽為什麽不用坦克400,而選擇速龍來對標?

很多朋友初看豹5和速龍這一組對比,可能會感覺這完全不匹配啊,拿坦克400來對比才合理吧。

但這裏有一個關鍵因素,價格永遠是消費者購車的第一考慮因素,先談預算再選車總是沒錯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拿坦克400去對比豹5,屬於同價競爭,這樣你就需要論述誰的產品更好,至少是在哪些維度上更好。

首先這個論述難度是很高的,一個同價位競品,你想對比出優劣,而且是讓大量非科班出身的人去get這些技術對比,難度太大了。大家還是更傾向選擇品牌大、口碑好的。

更何況豹5背靠比亞迪、還有油耗優勢的情況下,在第二第三重要的因素上也占優一些。這樣就算能引流也很難取得銷量轉換。

所以選擇速龍,就很聰明了。

這裏還有一個邏輯是,汽車的產品力不是隨價格線性升高的,越高價位區間,提升每1%,你要付出的溢價也就越高。

用數碼圈一句話, 「我賣六成的價格、有你八成的效能」,中間這兩成的落差,就很適合宣傳性價比。

基於這個邏輯,速龍真的便宜十萬,然後它也是主打越野,還帶差速鎖,能完成一些越野場景的駕駛,而且造型都是硬派越野的方盒子形狀。同時,速龍的價位上,比亞迪並沒有任何同類車型匹配。

這裏的 潛台詞就是:「速龍雖然沒有豹5效能強,但是越野也夠用,而且造型也是硬派越野,預算夠不上豹5的可以來看看我呀。」

得說,基於這個邏輯,一旦豹5和速龍的對比真的出圈的話,速龍依靠蹭熱度的引流,是能夠把一部份預算不足的消費者吸引過來的,其實這個策略和之前哈弗H6、大狗們如出一轍。

不過從這次速龍的對標選取來看,國內汽車市場確實變天了,合資的領先地位正在弱化。現在的汽車市場,有點像手機圈,逢新品就對標蘋果,現在比亞迪的產品也開始逐漸占據這個位置了。而哈弗這輪方向調整,也是順應國內市場變化了。

所以說,速龍主動錯位對標豹5、依靠性價比引流的方式,在策略上對標市場頭部,這肯定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