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L4級別自動駕駛雖好,卻是一張難以兌現的「空頭支票」

2024-05-22汽車

近日,Momenta籌備上市的訊息不脛而走,再次引發了人們對自動駕駛行業的討論。

根據統計,今年年初至今,已經有多家智駕企業籌備上市,除了前面提到的Momenta,還有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企業。而在去年,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圖達通等智駕相關企業也曾陸續開啟上市計劃,一時之間,智駕企業的春天仿佛就要來臨。

然而,智駕行業卻並不似理想中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前段時間,有訊息稱蘋果公司將自動駕駛汽車從L5降級為L2,隨後又取消了造車計劃,無人車獨角獸Motional也在近日開啟大規模裁員。不禁讓人疑問,智駕行業為何會出現如此兩極分化的現象?

答案就在於,雙方的路線不同。前者所布局的要麽是L2級別的智能駕駛,要麽是選擇兩條腿走路,L2和L4一起做,而後者卻專註布局高階的L4及以上自動駕駛。最終專註L4的企業要麽經營慘淡,要麽黯然退場,而布局L2的企業卻是一片向好。

正應了那句話,「領先行業半步是天才,領先行業十步是瘋子」。

L4級別自動駕駛企業存在「硬傷」

為什麽這麽說?

我們都知道,自動駕駛有六個等級,從L0級別的完全人工駕駛到L5級別的完全駕駛,而L4級別的高度自動駕駛已經算是開啟了自動駕駛的大門,但目前的L4級別自動駕駛行業,用現在的目光來看,存在著三個方面的障礙:量產落地、大眾普及、商業合作。

先看第一點。要知道,現如今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車正處於百花齊放的狀態,盡管新車型一個接著一個,但自動駕駛等級卻始終集中在L2級別,開放L3級別自動駕駛合法上路的國家少之又少,許多車企更是將宣傳中的自動駕駛改為了輔助駕駛、智能駕駛等詞匯,等級也是用L2+、L2.5、L2.9描述。在L3離我們還相對遙遠的情況下,L4級別自動駕駛的到來更是遙遙無期。

在這種情況下,專註於L4的企業紛紛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無法保證盈利。

在行業剛興起時,資本大佬入場,企業燒錢燒得十分快樂,但是等資本退場,行業逐漸穩定以後,缺乏造血功能的L4級別自動駕駛企業瞬間就會十分尷尬,有些企業還能被車企收購,抱上車企的大腿留在牌桌,有些企業卻只生下了自生自滅的選擇。

先後拿到福特和大眾汽車各10億美元現金投資的自動駕駛明星企業Argo AI在經歷商業化困難後,宣布結束7年的營運;

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其員工表示在2023年初經歷了大裁員;

自動駕駛卡車公司Embark Trucks也因七年未能開展實質性業務關停,成為第一家倒閉的自動駕駛上市公司;

再加上前文中提到的Motional與蘋果,專註L4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企業的慘狀已經不言而喻。

那麽,如果堅持到L4級別自動駕駛落地,是不是這些企業依然有成功的可能呢?

目前來看,概率依然渺茫。要知道,一項技術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什麽?答案是大眾接受度,也就是普及程度。在技術誕生早期會有許多技術嘗鮮者,他們喜歡嘗試新東西,甚至能給出很多體驗反饋,幫企業起到宣傳的作用,這些人有些類似於現在的KOL。

但這類人群畢竟還是少數,遠遠無法代表真正的大眾消費群體,等到大眾消費全體逐漸接受新技術的時候,又要耗去大量的時間。而這段時間越長,布局L4的企業的生存機會也就越渺茫。

同時,布局L4的企業還面臨著商業合作的問題。要知道,對於車企來說,當一款產品成熟之後,是不會輕易考慮更換供應商的,從定點到落地,再到市場認證,都是巨大的沈沒成本。

此前,美團王興曾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會出現「3+3+3+3」的結果,企業會越來越少,同時也越來越精,現如今雖然不如王興說得誇張,但車企在減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早些年上百家的新勢力,現在大半都已經退場,並且仍有許多車企處於生死掙紮之中,能不能活過明年都是個未知數。

在這種情況下,智駕企業最後又會剩下多少,隨著行業繼續發展,必然會面臨僧多粥少的現象。

比起退場的可怕,智駕企業拼命想留在牌桌上,但留在牌桌上,卻沒人帶你玩,同樣也很可怕,這也讓專註於L4自動駕駛的企業開始懷疑,L4究竟是不是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總的來說,量產落地、大眾普及、商業合作就像是三座大山,將高階智駕企業困在其中,為他們的生存造成了難以愈合的致命傷。

智駕降級成企業最優

前文列舉了專註於L4級別自動駕駛的企業的種種困境,難道說L4真的一無是處嗎?

如果你這麽想,那你就大錯特錯。要知道,一項技術乃至一個行業的發展是需要漫長的周期,例如新能源汽車中的動力電池,很多人都將固態電池作為未來發展的終局,雖然現在會面臨技術困境、成本偏高、良率偏低的問題,但是企業能因此放棄嗎?

當然不能。雖然固態電池的未來還很遙遠,但布局半固態電池、準固態電池、凝聚態電池等技術,逐步提高商業化水平,隨著行業的大潮前進,為終局之戰做準備,才是很多動力電池廠商正在走的路。

同理,在自動駕駛行業,先實作L2+級別的商業落地,再一邊默默布局L4,等待行業的大潮到來,或許才是唯一的解法。

如果前文提到的Momenta,就選擇了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L2和L4共同推進,既抓住了現實,又懷揣著夢想。

而另一家準備上市的小馬智行則是在早期堅持布局L4、L5級別自動駕駛,但好在反應及時,迅速做起了L2+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搭上了量產落地的快車。

這樣做,不僅可以迅速獲得一定的造血能力,還能提前切入市場競爭之中,在激烈的廝殺中占領產業生態席位,搶占車企的心智,成為車企穩定的供應商,為L4的到來做準備。而不是專註於布局L4高階智能駕駛,領先行業太遠,反而脫離了現實,正應了那句「領先行業半步是天才,領先行業十步是瘋子」。

所以,L4級別自動駕駛是一無是處嗎?

當然不是,錯就錯在人們把它的到來想象得太快,想著用幾年的時間就可以實作L4級別自動駕駛,最後發覺多年的投入只不過是無法一展身手的「屠龍之術」,從L4回歸L2,先實作商業落地,才是擁抱現實的選擇。

由此看來,自動駕駛依然是汽車智能化時代的終局,但遺憾的是,時代的發展並沒有那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