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從宏觀的角度來討論,我沒有專業的數據,僅說個人的體驗,我所看到的現實是取消讀秒之後,在很多大馬路,行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時間透過馬路,很容易在馬路中間時就變燈,結果造成的安全風險更多,也造成行人和車輛的更多不便。
單車和電動車也是一樣,到底是綠燈時候加速過容易出事,還是堵在馬路中間不得不迎著紅燈沖過去,面對旁邊車道已經啟動的汽車更容易出事?
在有秒數的時候,也許會有人趕那幾秒,但也會有更多人選擇等下一個綠燈,因為理智可以判斷出這點時間過不去。
而如果沒有讀秒,大家就都一起猜吧,一起堵馬路中間吧。
如果碰上復雜的立交橋或大馬路,尤其是車輛沒有辦法看到左側路況的情況下,假設以車輛為中心,從左到右有一輛正常行駛的電動車或者過馬路的行人,但由於沒有讀秒,行人或電動車在經過馬路中間時變紅燈,而另一方面汽車(無論是向左轉還是直行)已經看到綠燈而啟動,那麽就很可能與電動車、行人相撞。
我作為行人的經驗就是,在比較大的馬路上,或者,中間有個立交橋之類的情況,沒有紅綠燈讀秒大大增加了我在過馬路走到中間時紅綠燈變紅,而把我堵在馬路中間的概率,增加了我被撞到的可能性。
我作為單車/電動車駕駛員的經驗就是,同樣的,在這些大馬路中,有無數次在綠燈通行到馬路的一半時,綠燈突然閃爍變紅,而電動車的速度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加速沖過去,但是我也不可能停在馬路中間,因為假設行人還能在一左一右的直行車流中找到一個站的地方(而它本身非常危險),那麽電動車堵在路中間,就非常容易阻礙到某一側的車流。所以必須得往前繼續過這個馬路,但是右前方的汽車已經啟動,這就造成了潛在的危險。
如果我已經知道了綠燈的時間只剩下3-5秒,我知道走不過去的話,這一切危險都可以避免。
這就好像地鐵快關門的提示燈和提示音,是不是在啟動的時候依然有人去搶?當然可能有少部份人這樣做,但要是完全沒有這個提示,直接關門,你被夾的事故會更多還是更少?
現在許多情況下,違反規則的是闖紅燈的外賣騎手,而這些人無論有沒有讀秒都會去闖紅燈,並不是說取消讀秒了他們就能更安全。(需要強調的是,這裏不是道德譴責騎手,畢竟他們是由於平台的規則而被逼著闖紅燈。)
我認為,取消讀秒,和其它某些事情一樣,他們從根本上,不認為我們 作為人 有足夠的判斷能力,要麽是被一位老大哥手把手教育著該怎麽做事才能做事,要麽就是所有接觸到的都是簡單的指令才能理解,從根本上覺得道路規劃不是問題,互聯網產業發展導致出現的新的交通狀況不是問題,只有我們——才是問題。
那我其實也很想問和題主一樣的問題,把我們一般普通守法民眾給解決了,把我們基礎民眾的判斷給剝奪了,對我們給予或暴露更少的資訊,那事故率降低了嗎?那些外賣騎手,或任何闖紅燈的人,他們會受取消讀秒的影響而不闖紅燈嗎?我認為沒有,我認為道路對於我來說更加不可控、未知和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