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自動駕駛什麽時候才會涼涼,估計還要多久?

2020-07-23汽車

自動駕駛不會涼涼,相反,2022年,是自動駕駛元年

先說什麽是智聯汽車。

而我又為什麽說2022是元年,不能是2021,2023嗎?

智聯汽車簡介

由上圖可知,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其它組成了智聯汽車的核心

  • 而智能座艙,可以看小鵬p7的車機。但其實小鵬p7的車機無法脫離「車」來智能。具體點來說,不會知道我會想去哪裏,而直接給導航路線我,或者做到後,精準度不夠。因為車的帶不著走動的。而手機可以。不會告訴全屋智能家居,我什麽時候回到家…………。聯動不起來,目前涉及到手機端,智能家居平台端。三端打通。
  • 所以,華為問界M5就是智能座艙的新頂。這也是蘋果小米做汽車的優勢理由。

    無論是傳統汽車廠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做不到。

    但可以有一點是。p7所采用的硬件與M5所采用的硬件,均是能量產化。無論是高通驍龍的 820A還是海思麒麟990A(也可能是710A)都沒有任何困難。

    換而言之,就是智能座艙已經沒有技術問題。只有價格問題了。隨著市場量產,價格降低是必然事件。

    而回到自動駕駛上。雖然因為一些廠商頻繁發生事故。將「自動駕駛」覆寫回「輔助駕駛」。我始終一個觀點,只有硬件達到L4級才叫準自動駕駛平台。再加系統端過了最低要求基準值(辨識率、人工接管裏程、意外處理能力……)。兩者合一,才叫自動駕駛。

    同理,即使是輔助駕駛。也分為準輔助駕駛平台+輔助駕駛系統。

  • 因為,可以預見未來。采用相同硬件規格的平台有很多,但其演算法及芯片卻不是相同的。演算法這種很難衡量,但芯片算力是很明顯易見的。
  • 自動駕駛
    評級簡說
  • 我認為有必要推動行業規範。自動駕駛不能任由車廠自稱。應該透過評測才能獲得此稱號。即使是輔助駕駛亦然。那些僅僅簡單的車道保持也叫輔助駕駛,實在是混淆視聽,搞得消費者一頭霧水。
  • 而在這情況下。華為極狐Hi版使用了準自動駕駛平台的硬件。並且傳將於6月交付。同樣蔚來ET7,ET5將於22Q4交付。這代表兩套硬件的量產。

    除了硬件的不同,雙方還有芯片不同。華為為MDC610平台, 單組算力為200TOPS,最高四組800TOPS。

  • 蔚來則是 輝達的Orin X芯片。單組254TOPS。采用4組高達1016TOPS。
  • 同樣還有威馬M7,理想X01……。

  • 當然除了華為輝達外還有地平線征程5單核128TOPS。後面算力更低暫不說了。基本可以說,芯片算力不是自動駕駛的瓶頸。
  • 當然,之前最關註的激光雷達是妨礙自動駕駛行程的核心之一。要知道當初 美國Velodyne,售價達到8W美元。

  • 而Waymo 卻能降低了 90% 的成本至 7500 美元以下。雖然下降很大,但7500美元仍然是妨礙自動駕駛走進平民。
  • 但隨著大疆Livox Horizon(覽沃浩界),華為激光雷達入場,價格降低到200美元。
  • 這樣,準自動駕駛(準自動駕駛平台+準自動駕駛系統)就能量產了。

    至於其它的,聯網,車聯網。雲端,雲端運算。廠端,後台數據系統推播。目前來看,並不影響智聯汽車釋出銷售。

    不是說不重要,像車聯網與雲端,可是實作智慧交通的核心功能。

    但如同5G手機一樣。雖然5G並沒有建好,但並不影響5G手機先開售。

    總結。2022年,將是智聯汽車元年。我們即將迎接一個新的出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