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解開2億人腰痛的秘密,讓你的腰「滿血復活」

2025-01-08女人

版權聲明

本文正選自微信公眾號:SISFIT。

免責聲明:以下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 只做大眾資訊分享

閱讀本文更專業更詳細的圖文內容,請移步知識星球

雖然已經過去了那麽久,我依然記得多年前,王大姐走進我的工作室時的情形。她眉頭緊鎖,一手扶著腰,每走一步都顯得很吃力。

王大姐在一家超市做收銀員,每天要站立好幾個小時。

起初,她只是覺得腰部有些酸脹,也沒太在意。可隨著時間推移,她的腰痛愈發嚴重,甚至影響到了日常生活。

「Catherine老師,你說我這腰到底是怎麽了?我感覺這骨頭縫裏都疼,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睡也睡不好!這樣下去,我這工作都快保不住了。」王大姐的聲音裏充滿了無奈和焦慮。

類似王大姐這樣的情況,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腰痛就像一個「全民公敵」,潛伏在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

根據調查, 中國約有2億人正在遭受腰痛的折磨 成年人腰痛的發生率更是高達60%-85%! 也就是說, 每十個成年人中,就有六到八個人可能會經歷腰痛

看到這驚人的數據, 你是不是也開始有點擔心自己的腰了?你可能會問:「為什麽腰痛這麽普遍?它到底是怎麽產生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麽來預防和緩解腰痛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來和大家一起探尋腰痛背後的秘密,並分享一些簡單實用的應對方法。

「調皮」的髖關節肌肉:別讓骨盆「跑偏」了

我們的骨盆就像一個水桶,而髖關節的肌肉就是控制水桶傾倒的繩子。這些肌肉連線在骨盆上,幫助我們完成各種動作,比如走路、彎腰、擡腿等。

然而,如果這些「繩子」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比如久坐、缺乏運動,它們就會變得僵硬,失去彈性。這會導致什麽後果呢?「水桶」會傾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盆傾斜」。這種姿勢會使我們的腰椎正常曲度改變,像一張被拉緊的弓,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時間一長,腰痛自然就會找上門來。

骨盆前傾會導致腰椎曲度增大,增加腰椎間盤的壓力。我們知道,腰椎間盤就像一個個「緩沖墊」,起到減震的作用。

你從未練過的骨盆前傾糾正性訓練

當腰椎曲度過大時,這些「緩沖墊」就會受到擠壓,時間久了,就可能發生退變,甚至突出,壓迫神經,導致疼痛。有研究發現,骨盆前傾者的腰椎間盤壓力比正常人高出約30%。

現代人長期久坐,缺乏運動,導致髖關節前側的肌肉,如髂腰肌,長期處於短縮狀態,而髖關節後側的肌肉,如臀大肌,則被拉長,力量減弱。

涉及髂腰肌的全身緊張模式
臀大肌肌動學詳解

這種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正是導致骨盆前傾的重要原因。根據一項對200名辦公室白領的調查,約6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盆前傾。

核心肌群就像一個「天然護腰」,可以穩定脊柱和骨盆,保護我們的腰椎。但是,在核心肌群附近,有兩塊經常被我們忽視的肌肉—— 臀中肌和臀小肌 。它們就像兩個「搗蛋鬼」,如果它們變得僵硬,就會限制骨盆的活動,間接影響到腰椎的健康。

臀中肌和臀小肌就像骨盆兩側的「穩定器」,它們幫助我們保持平衡,控制骨盆的運動。如果它們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就會像兩根繃緊的橡皮筋,把骨盆牢牢地「鎖住」,讓它無法自由活動。這樣一來,當我們需要做一些需要骨盆參與的動作時,比如轉腰、彎腰,腰椎就會被迫「代償」,承受更大的壓力,從而導致腰痛。

中臀肌、小臀肌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學

臀中肌的秘密:穩定骨盆的「隱形英雄」
揭開臀中肌的神秘面紗:疼痛根源與穩定的秘密——臀中肌功能解剖(中英文對照)
臀小肌

臀中肌和臀小肌位於臀部外側,主要負責髖關節的外展和外旋。它們與骨盆的穩定性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功能障礙會導致骨盆傾斜和旋轉,增加腰椎的負荷。 透過手法松解臀中肌和臀小肌的筋膜,可以有效改善骨盆的活動度,減輕腰椎的壓力

「沈默」的腰方肌:腰痛的「幕後黑手」

除了髖關節的肌肉,還有一塊肌肉,它雖然平時「沈默寡言」,但一旦「發脾氣」,也會讓我們腰痛難忍。它就是腰方肌。腰方肌位於我們的腰部深層,連線著骨盆、腰椎和肋骨,就像一座「橋梁」,對骨盆和腰椎的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可以將腰椎想象成一摞積木,腰方肌就是固定這些積木的「橡皮筋」。如果腰方肌過於緊張,這些「橡皮筋」就會把積木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使它們難以活動。特別是腰椎的第四節和第五節(L4、L5),它們是承受壓力較大的區域,更容易受到腰方肌緊張的影響。當腰椎的活動受限,腰部的僵硬感和疼痛就會隨之而來。

腰方肌張力線的秘密地圖:找出你的疼痛源頭(中英文對照)
腰方肌功能解剖(文字+影片)

腰方肌是維持腰椎穩定的重要肌肉之一。它可以控制腰椎的側屈和旋轉,防止腰椎過度活動。一項針對100名慢性腰痛患者的研究發現,約80%的患者存在腰方肌緊張和壓痛。透過松解腰方肌的筋膜,可以有效改善腰椎的活動度,緩解腰痛癥狀。

「勞累」的豎脊肌:牽一發而動全身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豎脊肌。它就像一條「脊梁」,從我們的頸部一直延伸到骨盆,是支持整個脊柱的「主力軍」。豎脊肌如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不僅會限制腰部的活動,還會牽連到深層的筋膜結構。

我們可以把筋膜想象成一張覆蓋全身的「保鮮膜」,它包裹著肌肉、骨骼和內臟,起到連線和支撐的作用。當豎脊肌僵硬時,這張「保鮮膜」也會變得緊繃,限制身體的活動,甚至引發疼痛。

豎脊肌是背部最長、最大的肌肉,它與背部的筋膜系統緊密相連。有研究發現,豎脊肌的緊張會導致背部筋膜的張力增加,進而影響腰椎的活動度和穩定性。透過手法松解豎脊肌和背部筋膜,可以有效改善腰痛癥狀。

閱讀以上三部份更專業更詳細的圖文內容,請移步 知識星球

居家康復練習:讓你的腰動起來

講了這麽多,你可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緩解腰痛了。別著急,接下來,我就教大家幾個在家就能做的康復練習,幫助你放松緊張的肌肉,讓你的腰重新「活」起來。

練習一:髖關節屈肌拉伸(針對髖關節前側肌肉)

  1. 仰臥在瑜伽墊上,雙腿伸直。

  2. 將一側腿屈膝,雙手抱住膝蓋,慢慢向胸部拉伸。

  3. 感受到髖關節前側有拉伸感,保持30秒。

  4. 換另一側腿重復以上步驟。

  5. 每側腿做3組。

練習二:臀橋(針對臀肌和核心肌群)

  1. 仰臥在瑜伽墊上,雙腿屈膝,雙腳踩地,與肩同寬。

  2. 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掌心向下。

  3. 收緊腹部和臀部,將臀部擡離地面,直到身體從肩膀到膝蓋呈一條直線。

  4. 保持5秒,然後慢慢放下臀部。

  5. 重復10-15次,做3組。

練習三:貓式伸展(針對腰方肌和豎脊肌)

  1. 跪姿,雙手撐地,與肩同寬,大腿與地面垂直。

  2. 吸氣,擡頭,塌腰,腹部向下沈,感受腰背部的伸展。

  3. 呼氣,低頭,拱背,腹部向上收,感受腰背部的拉伸。

  4. 重復10-15次,做3組。

閱讀本文更專業更詳細的圖文內容,請移步 知識星球
點選這裏了解: 來這裏,和更多同行與同好交流
告別背痛:10個神奇運動重塑健康 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如何導致了不良姿勢? ●姿勢失衡=小毛病纏身?揭秘改善全身平衡的科學方法! ●簡單易懂的筋膜松解術:釋放身體的活力與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