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糖尿病患者病程達到一定程度,
比
如
5
年或更久
些
,有時會出現尿蛋白陽性的情況,這往往是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訊號。
糖尿病腎病是由於長期高血糖導致腎臟微血管病變,進而影響腎臟功能。
尿液中 的 蛋白質含量異常增高,是糖尿病腎病的一個重要標誌 ,但 蛋白尿的出現並不一定意味著就是糖尿病腎病,其他腎臟疾病也可能導致類似癥狀。
因此,在確診之前, 也是 需要進行一系列相關檢查 才能確定的 。
那麽,要想 排除是不是 糖尿病腎病 ,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 以下幾種 檢查:
第一、尿常規 :檢測尿液中蛋白質、糖分、紅細胞等成分的含量。
第二、24小時尿蛋白定量 :透過收集患者24小時的尿液,測定其中蛋白質的總含量。
第三、腎功能檢查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標,用於評估腎臟的濾過功能。
第四、腎臟超聲 :觀察腎臟的形態、大小及結構,排除其他腎臟病變。
一旦確診為糖尿病腎病並伴有蛋白尿,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1、 列凈類降糖藥
這類藥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時,還具有降低尿蛋白和保護腎臟的作用。它們透過促進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減少尿糖排泄,從而減輕腎臟負擔。
2、 沙坦類或普利類降壓藥 (前提是血壓不低)
這兩類藥物在降低血壓的同時,也能有效減少尿蛋白和保護腎臟。
它們透過擴張血管、改善腎臟血流灌註,延緩腎臟病變的進展。
需要註意的是,患者只需選擇其中一種藥物即可,避免同時使用導致副作用增加。
當然,除了進行以上的藥物治療,糖友們還需要從生活中入手,比如飲食、運動、血壓血糖的監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