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醫美臨床與護理風險防控高峰論壇側記
聚焦 健康中國 醫美( 第一健康報道 北京 報道員淩燕)
第六屆醫美臨床與護理風險防控高峰論壇於2024年12月21-22日在北京友誼醫院(西城院區)召開。會議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醫美文化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巔峰醫美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北京友誼醫院承辦。
本次論壇旨在透過專家分享和互動討論,提升醫美行業的風險防控水平,保障求美者安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黃金井教授分享了「醫美手術並行癥預防與處理」和「醫療糾紛的預防及處理」。他用幾組數據強調醫美從業者要加強臨床與護理的風險防控意識。黃金井教授指出,中國現有醫美機構895205家。
數據顯示,近年來,醫美註射受害者近100萬人,每年10萬人因此致死致殘,平均270起/天,而且歪嘴、隱痛、留疤、感染等未包括在內;15萬人患上精神疾病,1700人自殺。2015-2020年,中消協醫美投訴從483件增至7233件,5年間投訴增長14倍。
作為一名從事整形外科近50年的老專家,黃金井師從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創始人宋儒耀教授,受到嚴格的整形美容基礎理論及基本技術訓練,尤其是修復失敗美容手術更是成績顯著。他特別強調醫美的本質在於醫療,而醫療無小事,每一個細節都關乎生命與健康,容不得絲毫馬虎和懈怠。
黃金井教授還列舉了大量典型的整形美容手術失敗案例,從最早1987年腹壁整形手術引發肺動脈血栓去世,到最近發生的21歲寧波女孩隆鼻術後肺部感染死亡事件,並逐一詳細剖析問題癥結。他指出,要特別註意一些特別體質人群比如危重需搶救且肥胖者、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者、潛在的心血管系統疾患者等,應給予更多溝通和觀察。
北京友誼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醫師陳鳳超在致開幕詞中強調,醫療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中,臨床醫護肩上的責任非常重大,要始終任勞任怨恪盡職守踐行一名醫護工作者應有的職業精神。
北京協和醫院整形美容外科門診護士長梁爽在分享主題為「整形美容外科風險辨識與應對體系的建立」中,針對美容註射和光電美容普遍存在的風險,均詳細介紹如何預防、辨識、處理等一系列規範化解決方案。他指出要從「人、機、物、法、環」這幾個重要關鍵環節上,建立整形美容臨床與護理的風險應對體系。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護士長劉學紅從患者安全目標、護理不良事件等領域,介紹了國內外管理要求和現狀比對,她強調醫療安全是醫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全護理貫穿於求美者治療的全過程。
北京安貞醫院整形美容科護士長閆秀娟對醫療糾紛原因做了詳細總結,包括術前溝通、全面詢問病史、引導患者對治療的期望、規範書寫病歷等是否充分、完善和客觀,提醒醫美從業者要嚴格遵循手術級別,不超範圍執業和不能違規用藥等。
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陳育哲動感隆胸團隊、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等來自全國一線護理及臨床專家也分別做了主題分享,涵蓋了行業動態、咨詢溝通、法律法規、護理經驗、術後管理、糾紛處理、自我保護等關鍵議題。專家們結合典型案例,分享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探討醫美行業的風險防控策略、術後管理護理經驗、臨床經驗和最新技術發展。
據了解,中華文化促進會醫美文化專業委員會風險防控與護理學組成立於2020年,學組骨幹成員均為一線工作人員,所涉及到的崗位有質控、院感、麻醉、門診、手術室護理等,更有多位老師是北京上海等城市醫療美容質控專家組成員,不僅理論與實戰經驗豐富而且對於法律法規的理解也是相當的透徹。
醫美文化專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近年來行業飛速發展,各種形式的技術交流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唯獨沒有針對基層護理人員的教育培訓,這與基層護理人員收入低,做主難有直接關系,但這更加說明了基層護理人員對於專業知識及經驗的迫切需求,學組的成立將會重點持續推進與護理人員的專業交流,促進醫療美容護理專業知識及經驗的傳播,為廣大基層護理工作者的專業能力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
據悉,該學組近年來在全國各地召開了多場風險防控與護理為主題的相關會議,會議內容頗受好評,反響熱烈。該學組計劃2025年繼續普及學組專家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風險防控意識擴大到各省基層,同時吸納各省市更多的護理質控方面專家加入到學組中,共同為醫療美容事業賦能。
(責編: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