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俠被打懵了。
被打懵的原因非常簡單,他們沒有預料到哈登還能進攻,還能半場20分。
昨晚,我在睡前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仔仔細細看了各大論壇關於李安納出戰與否的報道,卻始終沒有找到準確的答案。
這名天賦異稟的明星總是如此模淩兩可,就像他的表情一樣,讓人捉摸不透。
我有些感慨,有史以來,聯盟還從未有過哪個球星的傷病保密工作能做到如此撓人的地步。
回到比賽,這場本應該異常焦灼的對陣,很快分出了勝負。獨行俠半場只得了30分,一度落後快艇26分,最終一場脆敗。
攻強守弱的獨行俠,怎麽連進攻也沒打出來?
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麽。
1. 哈登+祖巴茨,進攻端摧毀獨行俠的內外線。
看了快艇一整個賽季球,也沒有預料到這場比賽哈登和祖巴茨能擦出這樣的美妙火花。
比賽一開始,哈登就頻頻和祖巴茨進行連線,後者幾乎把握住了所有機會,僅在第一節,便6投5中拿下了11分。
他用了平時非常少見的進攻方式,背打,拋投,勾手,站在上帝視角,看起來有些球並不是他的常規打法,但今晚都進了。
祖巴茨在內線對加福德的碾壓給了快艇外線球員更大的想象空間。從第一節後半段,哈登開始用久違的單打解決問題。
一步過後的突破拋投,讓我想起了那些年在火箭的日子,而他頂飛瓊斯後投中三分,也讓我想起了那年在火箭晃飛莊遜留下的經典瞬間。
獨行俠對於比賽的準備肯定是不足的,至少沒有預料到祖巴茨和哈登在進攻端的出色表現。
哈祖兩人在整個上半場合力拿下了32分11籃板5助攻,這幾乎是整個賽季他們兩人的最高水平。
事實上,在賽季後半程,快艇的確不怎麽再打這兩個人的戰術。不禁讓人懷疑,鱸魚是不是對這招早有準備。
2. 快艇更加專註的防守。
比賽開打前我們便知道,獨行俠的優勢在進攻端,而快艇勝在攻守更加平衡。但這一點因為李安納的缺陣有了些許動搖。
比賽開始,快艇將科菲提上正選,這名26歲身高2米01的鋒衛搖擺人本賽季一共正選了13次。將科菲拿上正選後,快艇平均身高進一步得到鞏固。
喬治2米03,哈登1米96,祖巴茨2米13,再加上1米96的曼,快艇正選平均身高達到了2米01,比獨行俠正選還要再厚實一些。
快艇正選五人裏,只有祖巴茨是純正的中鋒,剩下四個人身上都有後衛的影子,腳步都不慢,且相比於獨行俠,正選五人都有不錯的得分能力。
這兩點至關重要。
意味著,快艇的換防和協防速度會更快,而因為獨行俠正選進攻點非常集中,所以快艇的防守重點會更加明確。
當錫和艾榮是擋不住的,從始至終,快艇都沒有想過要封住這兩人,這個聯盟裏還沒有人能在一輪系列賽裏鎖死得分王。
但在這裏需要說明,球星單打一般有兩個目的: 一是沒人得分的時候開啟局面,另一個是幫助隊友更輕松得分。
但顯然,快艇的防守策略: 上對抗+快輪換+沈退防守,讓東歐二人的單打變得沒有性價比。
有兩個數據可以說明。
整場比賽,獨行俠隊只有14次助攻,而他們的賽季平均助攻數有25.7次之多。
整場比賽,東歐二人合計出手44次命中21球,而獨行俠全隊出手80次命中31球。
關於下一場的不確定因素是:
1. 獨行俠能否破解哈祖連線?
2. 在李安納回來,快艇防守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東歐二人能否啟用隊友?
3. 當錫聯盟墊底級別的單防能力能否改觀?
做不好這3點的話,這輪系列賽可能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