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不同板型的單板對滑行到底有多大影響?

2016-12-23體育

先回答問題:

1.Rocker的確適合花樣技巧,但Camber也都能做出來,只不過相應的控制精度,難易程度有區別。

2.Rocker兜大回轉,在硬雪面上,在不是用波浪刃等各種板邊增強抓握點的技術的前提下,沒有Camber控制性好。但具體要看有效接雪邊刃長度以及板邊壓力分布。在用了波浪刃或者多半徑側切等增強抓握點的板邊技術情況下,會改善很多,但是和一些專註滑行效果的Camber板型的雪板比,還是有差距。

3.在相同的類別條件下,比如都是屬於Free style的雪板,實際使用的差距也是有的,不用很極端的情況就可以體會到Camber和Rocker的不同。這個可以有機會多試試同類別,不同板型的雪板,比如都是同類別的Camber,Rocker,Flat以及各種混合板型的雪板。

下面來具體談談板型:

我們會碰到各個廠商品牌各自訂的不同名號的Rocker,Camber,Flat,以及之間的排列和組合,比如Lib Tech的BTX,C2BTX,C3BTX,比如Never Summer的Original Rocker Camber,Ripsaw Rocker Camber,比如Nitro Gullwing,Cam-out,Flat-out,比如YES CamRock,比如Burton V-Rocker,Flying-V……其中很多都是以混合板型為主,我選擇了資料比較清晰的Lib Tech各種板型做一個介紹,Lib Tech是Rocker板型的最初者之一,Rocker板型的源一直是多家在爭論(我個人傾向於Rome最早使用),但能夠叫做Banana的,只能是Mervin旗下的品牌以及Mervin授權的品牌(Lib Tech,GNU,Roxy,Smokin,Rossignol……):

BTX:基本是一個Rocker板型,


【單板滑雪】Lib Tech Banana Tech BTX—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1MTg3Nzc2.html

!BTX!

【單板滑雪】Enhanced Banana (!BTX!)—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1MTg3NTg0.html

C2BTX

【單板滑雪】C2 Power Banana Camber Banana Blend (C2 BTX)—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1MTg3Mjg4.html

我們的雪板,在平放的時候,不受到體重的壓力時,是有形狀的,當我們踩上去的時候,雪板都會變形而被踩平。雪板的板型不同造成了壓力分布的不同,也造成了雪板蓄積的彈效能量的不同,而雪板也只有在發生形變後,滑手才能利用這種彈性形變獲得所需的能量。比如Ollie,我們會借助板尾到後腳固定器之間的區域的形變彈性讓自己被彈起來,單板需要學會借助雪板自身彈性的技術技巧。對於板型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再來討論一下背後的原理。從影片和圖片上,我們能夠看出,不同的板型壓力分布是完全不同的,這個壓力分布的概念,其實會折射出一個概念就是彈效能量,或者叫爆發力。壓力分布圖是雪板內部的作用,是造成雪板形變的外因,彈效能量是雪板外在的表現,是恢復形變時的效果。

壓力分布的圖示可以看出來,紅色部份是壓力分布較大的區域,藍色部份是較小的區域,這個分布區域也意味著體重在雪板上的分布,以及壓力的傳遞。板頭板尾的壓力,如果在立刃時,會用來卡在彎道上刻出來的雪面的支撐面上面的,這個壓力大,意味著能夠給予支撐面的力量也就越大,我們越容易刻住雪面,並能產生足夠的向心力維持圓周運動。所以,我們可以看到C3BTX,C2BTX在這個方面的表現就很好,本身的板型就能非常好的提供這種能力。而BTX則相對差一些,但是不用擔心,因為還有波浪刃技術可以彌補這種壓力不足,波浪刃本身產生多余的抓握點,增加了7個抓握點以後,這種不足完全可以被忽略掉。當然多余的抓握點產生的過度的牽引和摩擦阻力的增加,也是一個雙刃劍。再來看一下板腰部份的壓力,也顯示出我們的雪板板底觸雪的支撐面,包括支撐面的面積和壓強。這個部位的壓力大,那麽我們這個部位的可用範圍就大,這個部位的利用,在於中部旋轉和道具的接觸點上,以及野雪的浮力上面,面積越大越穩定,中部的旋轉越容易。此時BTX就非常有優勢,因為它的中部壓力大造成了中部接觸面很穩定,並且它的形狀造成傳遞到板頭板尾的壓力小,這樣板頭板尾就不會被「卡」在雪面上,從而把板頭板尾釋放了出來,更容易利用中部進行旋轉,同時板頭板尾的釋放,在深粉裏面就提供了更加天然的浮力,能夠讓板頭更輕松的浮出雪面。

對於混合板型來說,Rocker部份弧度大,提供的浮力就大,一般公園板的Rocker部份弧頂分布在中間,而野雪板的Rocker部份分布在略偏板頭一側。而Camber部份弧度越大,提供的彈效能量也越大。一般的適合高台的雪板,板頭板尾部份的彈性也是由Camber的區域的形狀提供的。雪板板型整體偏向Camber形狀的,有效邊刃長度也會相對較長,但是Rocker的板型結構造成了雪板長度在選擇的時候要比Camber板型要稍短一點。關於這點,我的朋友Weipim的一段原話比我說的要透徹得多,我參照一下:

關於板子大小的選擇,我身高180體重80kg,上下浮動2kg把;我自己又7快板子,以後肯定會繼續擴充quiver; 板子長度,根據不同場合和板子的結構,我的從最短154到最長163 都有。總的來說是這樣:

1.我不清楚國內對於板子長度的認識,但是在美國,最近(lib和k2發明了香蕉板子開始)很多選手和廠家在選擇和推薦板子的時候,一般喜歡吧板子的長度和選手的體重聯系在一起而不再是身高。多高的人用多長的板子,以前當大部份板子是camber結構(拱形或者全能拱形)的時候,這種選購方法比較流行。因為香蕉(rocker)的天然物理結構,一般香蕉板子比拱形板子能減少3-5厘米。也就是說如果我以前用camber 160比較合適滑行的話,現在換成香蕉型的話,可以減到157(ceteri paribus)。也就是說板子的長度有一個合適的選擇範圍,一般在正負3.5cm左右,當然前提是你能知道中間值。如果是在不知道的話,那麽你把板子垂直放,然後班頭在你的喉結和人中根部(鼻尖下面)的時候,一般來說是合適的。當然這裏不涉及到打孔分布和板子軟硬程度。

舉個實際的例子,我的GNU riders choice(154.5)和ARBOR blacklist(154)都屬於偏軟或者很軟的板子相對於我80kg的體重; 他們更適合park和全能free style。而我的Never Summer Heritage ( 161.5)和lib tech t。rice pro hp(161.5)屬於比較極限的長度和硬度,尤其是t。rice,滑起來的實際感覺約等於是一塊164+的板子,滑行起來非常爽。

再來說說板型的選擇,香蕉,勾子,拱形和一切結構的選擇,都能歸納與一個問題:你買這塊板子想幹嘛?

這裏並沒有絕對的好或者不好,用一句話來說,就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隨著今年如arbor,yes一些廠家帶著拱形板子逆襲,現在的單板局面可以說是百家爭鳴。

一般來說不同的結構都有他們先天性的優勢:

傳統拱形:是所有結構中彈跳能力最好的,這一點已經母用質疑。你在ollie,跳上道具等等的時候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在滑行轉彎的時候也比較容易劃出美妙的弧線。

香蕉: 得名於lib tech的banana技術,板型彎度如同一根香蕉,中間底下是凸出,兩頭翹起。rocker,reverse camber(反向拱形)都是指同一種板型。特點是換刃的時候不容易卡板還有就是粉雪裏面比較容易浮起來。可以比傳統的拱形板子更容易在野雪裏面滑,這也是雙班選手羨慕單板選手的一點。他的缺點是彈跳振幅沒有camber大,高速穩定性也沒有camber好。

平板(flat camber或者flat rocker):基本上是兩個加起來除以2,什麽都好,什麽都不好。。。

說了這麽多,其實都沒有任何代表性。因為現在的單板的主流是,rocker裏面加camber,camber裏面加rocker。 雙腿中間是rocker,前後頭是camber,或者各種雜交。。。比如c2btx(lib),rocker camber(ns),s-rocker(burton)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以上為Weipim的原話。所以,在討論這些板型的時候,我的想法是,如果是想偏滑行那麽就選擇整體Camber形狀大的,或者索性是Camber板型的雪板,想玩大高台,對板頭板尾彈性爆發力要求高的,也選擇板頭板尾camber形狀大的(註意說的是板頭板尾,板腰中間有沒有rocker都可以,也就是是否是混合板型都可以),固定器位置位於camber的弧頂區域的雪板會更有能量。玩公園道具,那麽就選擇Rocker弧度大的,或者整體呈rocker的板型,容錯性高,不容易卡刃,還能兼顧野雪。如果純為了野雪,就選擇專門的野雪板型,特別是rocker在一側的,另一側有camber的,除了浮力還能提供一定的彈性爆發力。要不就選擇野雪的TBT勺子板型,浮力更好。而Flat板型介於這兩者之間,有的人用的慣,有的人用不慣,因為正向的受力和反彈都很中庸,但此時還要考慮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杠桿原理翹一側所產生的彈性。畢竟正向雙腳發力產生的形變和拉動板頭板尾產生的形變在套用中的概率和條件是不同的。滑行過程中,雙腳正向發力的時候多,跳躍道具旋轉等利用板頭板尾的形變的時候多。所以平板我覺得更像Rocker的能力多一些。

我一直沒有找到Camber板型的壓力分布,所以就用比較接近於Camber的C3BTX來做一個近似的展示。


【單板滑雪】C3 CAMBER DOMINANT BANANA (C3 BTX)—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1MTg3NDI0.html

根據Camber形狀的物理特性,在我們踩在雪板上面時,它形變後產生的壓力分布呈現出從板頭板尾的接雪區域到板腰中部的遞減。也就是板頭板尾接雪區壓力最大,板腰中間相對於兩邊稍小。這樣的壓力分布對有效接雪邊刃的切雪有利的。我在單板常見參數的數據意義和關系 - 滑雪那些事 - 知乎專欄這篇文章中提到過有效接雪邊刃長度的問題,這個值越長,滑行切雪就越穩定,Camber的特性也造成了這個有效接雪邊刃長度更「有效」,因為我們把雪板立刃起來以後,壓力大的接雪點會切起來更容易(這也是為什麽體重大的人滑行有天然優勢的另外一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向心力公式,第二個原因就是板邊壓力更加容易產生,而體重輕的只能靠腿踹了)。


Camber板型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在彈性和硬度一致的前提下,Camber板型的POP的能量更足,更具有爆發力,傳遞彈效能量更迅速。所以我們看到很多U槽的運動員,都會選擇純Camber的板型,比如著名的槽板:Burton Custom X,因為這種需要出槽高度的專案,一定要雪板能夠很好的蓄能並且快速的釋放。同樣道理,Big Air的一些選手也會選擇純Camber的板型來提高滯空的時間和高度。


傳統競技專案裏面,無論雙板還是單板,板型都是用純Camber,其實就雙板板型而言,目前絕大多數都是Camber或者Camber的擴充套件,就算是野雪板也是。這個跟雙板的固定器位置也有關。競技專案裏的Camber板型,通常板頭是稍微起翹一點帶來透過性,板尾則為了彎道的穩定效果,基本上是平平的壓在雪面上並且還要增加配重。而中間的Camber曲率不是很大,否則太容易彈了,反而操控性下降。


有一點要註意的是,雪板板型造成壓力分布不同造成的效能的不同,這個還要結合硬度彈性等等這些指標綜合考慮起來。相同的板型,不同的硬度,不同的彈性,那麽表現肯定也是不同的。相同的硬度,相同的彈性,相同的板型,不同的方向性,必然也會影響雪板的效能。這個就存在於一個雪板壓力傳導的效能。傳導優良的,配合板型,能夠將壓力充分傳導到板頭板尾,並且形成壓力點的,那麽在滑行中就會有利。傳導能力一般或者板型不能在板頭板尾產生壓力點的,那麽對滑行的產生壓力點就不利,但是配合板邊技術還是能夠彌補,一般的雪板,都很強調這個能量傳導能力,因為這個傳導也不僅僅體現在靠體重的這種壓力傳導上,還有Pop時的刻意的形變造成的彈效能量傳導上。因此,滑行能力握彎能力的高低,也不能完全從板型上面來判斷,還要結合板邊技術,硬度和彈性傳遞等等綜合考慮,不可一棒子打死就是認為Rocker或者混合板型不適合滑行,不適合彎道,這也是個誤區。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競技比賽中,或者說競技類別的雪板的板型都是Camber,並且通常不會采用更多的板邊形狀技術。Camber板型這方面的內容,可以參見我的知乎文章:

雪板的 Camber 板型 - 滑雪那些事 - 知乎專欄

我們除了用體重踩在雪板上會產生壓力以外,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彈跳時利用腿部的力量和雪板的杠桿作用產生彈跳所需的雪板的形變。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逆向的來看上面的這些圖了。因為我們此時的發力方向和我們的給予雪板的壓力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那麽這個情況下Camber的形狀就會占據優勢,在我們腳下的Camber形狀越大,雪板的形變彈性就會相應的越大。能夠對我們產生更多的彈力來輔助我們的Ollie和Nollie。因此混合板型就具有比較全能的表現,首先板腰中部的rocker,在道具和野雪裏面都有不錯的表現。板頭板尾部份的camber還能提供良好的彈性反饋。板頭板尾延伸出去透過壓力的傳導,還能夠穩定的切雪。如果再利用一些板邊的技術,比如波浪刃,比如多半徑側切,彌補板腰Rocker產生的有效邊刃,增加抓握點,這就形成了我們目前看到的比較流行的雪板板型技術。

我們其實還忽略了一個應當和板型拿來一起討論的技術指標,那就是方向性,板型+方向性才等於真正的「板型」。這是因為,板型的意義不僅僅是在於雪板的形狀,而是要融合了方向性這個指標之後,來代表著雪板的壓力分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廠家都能給出類似Lib Tech這樣的板型壓力分布圖來做為參考,並且Lib Tech的板型壓力分布圖,也只有板型,並沒有加入方向性的參數。隨著今後的品牌科技的透明度的增加,以後會有更加具體的板型和方向性甚至是板體形狀硬度彈性共同的壓力分布系統圖來作為參考指標的。雖然如此,這也只是在自由式單板的範疇內是這個狀態,做為競速板而言,板型相對固定,方向性也基本一致,所以如果是競速板,那就必須要考慮硬度和彈性指標以及彈性和硬度分布指標了,在競速板當中,這個分布直接影響到雪板的效能,也是世界杯系列和競賽系列以及普通的大小回轉競速板之間產生很大的效能的區別原因,這個時候就要用到類似於雙板的分類方法了,要標註Type I,Tyle II,還是Type III(對於競速板而言,一般只有Type I和Type III,如果用到了Type II,可以回歸到自由式單板會更有優勢)。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規律,像BTX這樣的香蕉板底,也就是純粹的Rocker,為了保證固定器位置到板頭和板尾的彈性,也就是Ollie和Nollie需要的彈性,即便是BTX,這個部位也不會是Rocker,至少是一個Flat,或者是一個小的Camber。如果這個部份也是Rocker,那麽Pop彈性就要打大折扣了,在粉雪裏,純粹的Rocker還有板頭板尾壓力小,容易被釋放,浮力更強的優勢。混合板型,比如C2BTX,C3BTX,或者我們熟悉的Rocker&Camber,雪板的壓力傳導性好的情況下,板頭板尾會得到更多的壓力來維持我們的彎道穩定性,由於板頭和板尾到固定器之間是有一個比較明顯的Camber,那麽除了板頭板尾還能夠提供更多的Pop彈效能力。Flat板型,和BTX這種Rocker是很像的,但是各個廠家的Flat都有自己的小變化,比如會在板頭板尾增加一點Camber的銜接區域等等,Flat的效果也介於Rocker和Camber之間。Camber板型,板腰中部的壓力不大,但透過雪板的傳導到板頭和板尾的壓力是最直接最大的,因此Camber板型在立刃滑行階段具有天然的優勢,不會散失能量。並且在板頭和板尾下方整合和延續Camber形狀的彈效能量,能夠提供更好的Pop能力,板腰中部的彈效能量也不能忽視。但使用中部旋轉就要采用偏心的技術,而不能完全像Rocker那麽有活力,那麽容易好玩了。另外,TBT板型也都是在接近於Flat的Camber的基礎上的勺子,所以勺子也有其壓力分布的優勢和特點。還有類似於Darke的這種變弧的技術,也是一種很厲害的Camber變體,能夠帶來更大的板頭板尾壓力聚集和傳導,而且中部容易彎曲形變成Flat,因此這種變弧技術也是具有很好的FR效能和FS效能的結合。

野雪的板型,比如Lib Tech的C1BTX,比如NS的EXTRC的板型,這種本身不對稱的板型,讓板頭部份到板腰之間有一個Rocker,板頭能夠很好的浮出來,板頭部份的壓力要小,板頭容易釋放出來,然後板腰部份的Rocker提供了很好的浮力,板尾部份的Camber能夠提供更多的彈效能量,整體非常適合野雪的,深粉的狀態,但這種設計也會造成板頭板尾板型造成的壓力差比較明顯,因此還會在這個區域做一點小的硬度和彈性上的變化,配合板邊技術,也可以忽略這種影響了。

【單板滑雪】Lib Tech C1 Banana Camber C1BTX—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1MTg3OTcy.html

板腰寬度會影響雪板的轉換靈活性。特別是高速的時候,如果雪板很寬,那麽在換刃時相對就會慢。但是板腰寬的雪板,在技巧和花樣上面會更穩定。野雪粉雪的浮力也更好,無論是公園道具還是天然地形去呲的,寬度都有相應的優勢。但是競速板這種追求滑行速度和轉換速度的,有效邊刃長度很長,側切半徑大,板腰就相對很窄。目的就是為了在減小接觸面,快速的進行轉換。這些都是相對的。

頭圍翹的高度,也會影響壓力的傳導,還會影響有效邊刃長度,還會影響雪板的浮力,特別是Rocker的板型,翹的越高,浮力越好,但是相應的有效邊刃長度會減少,越平的,有效邊刃長度就相對長。專攻花樣技巧的板型,還要考慮板頭板尾的甜區面積,所以才會出現很多改良的Camber,比如CamRock,CamOut,LowCamber等等技術,都是主體Camber結合板頭板尾局部的Rocker提高了板頭板尾的甜區面積,很多雙板其實也借鑒了這種技術。純粹為了滑行的Camber,比如競速板的Camber板型,頭尾基本是趨於平的,板頭板尾起翹曲率非常的小,大回轉的類別的話,板長很長,側切半徑大,板腰窄,最適合carving,但是粉雪的浮力就差。

而目前還比較流行一種立體的板型,勺子(TBT)以及類似勺子技術(Burton scoop,Rome 3DCCR),是有其存在的物理意義的。但是Burton的Scoop和Rome 3DCCR技術還有Bataleon的TBT技術,在不同場景下受力分析是不同的,因此表現也不同。總的看來Burton的scoop效果最淺,Rome居中,TBT最明顯,其中3DCCR和TBT非常接近,但效果不太相同。這個是由於曲面的面積,位置,分布造成的。

由圖可見,單從外形上看,Burton的scoop技術,板頭板尾邊緣上卷,這樣做可以提高一定的容錯性。而3DCCR和TBT,則將上卷的曲面從板頭板尾延伸到了固定器附近,特別是TBT的面積更大,曲率更大。而3DCCR的特點是在一個有一個錐形的端點,作用於我們經常用到的甜區部位。而TBT則把這個部位從板腰中部一直延伸到了板頭板尾的頂端(黃色部位),沒有形成端點,而是延續在甜區的位置當中。這兩種的區別是,3DCCR能量更集中,但是要求你能準確的用到或者說找到這個端點。TBT則範圍更廣更好控制,但能量也因此而分散。各有利弊。TBT的優勢還在於,TBT的形狀是針對不同的套用場景有不同的設計的,適用的範圍有針對性。而且TBT的延伸部位更寬泛,在轉換過程中也會更省力。

1.容錯性和容易操控的問題。勺子感覺好上手,這和它的板型技術有很大關系,勺子板型技術造成了容錯性非常的高,非勺子技術的雪板,板底和板邊構成的是平面,我們在從板邊到板邊進行轉換過渡的過程中,是需要很好的控制力才能不吃雪卡刃。而勺子技術,從板頭板尾到固定器區域,板底到板邊是微微上翹的過渡的曲面,這樣就造成了我們在轉換的過程中,最容易產生吃雪的部位(板頭板尾到固定器的區域,板腰的區域還是平面的)能夠透過這個閉合曲面進行順暢而平滑的過渡,大大的降低了卡刃的風險,並且提高了旋轉時轉心部位面積的集中,讓旋轉更容易做。而且卡刃最常見有四個場景:滑行中的換刃,切內側或者外側的奶油,板頭板尾部位的旋轉,道具上用固定器區域到板頭板尾位置的呲。勺子恰好位置就處在這些場景套用所需要的部位上。因此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勺子都會大大的提高容錯性,上手更容易,玩起來也更有意思。

2.速度快,這個是因為勺子板底的形狀造成的實際接雪面積減少造成的,實際接雪面積是要按照即時情況來估算,勺子在即時的情況下,接雪的板底都不會完全是整個板底,而是板底曲面的一部份,正確的說,應該是有效面積分布在板底曲面的一部份上,面積的減少,會帶來摩擦力的減少(其實是摩擦表面曲面的變化,造成摩擦力的分解),因此相對的速度會快,這一點也是很多勺子的玩家的共識。

3.省力,表現在轉換和旋轉過程。這一點我在分析一個哥們的鴨嘴獸板底技術裏面提及過。首先勺子板型造成了發力支點和力矩的變化,因此轉換能量傳導的過程分成了三段,支點的變化和力矩的縮短提高了轉換的效率,節省了能量。因此會感到省力。旋轉過程省力,則是因為集中了旋轉的支點的面積,讓旋轉支點更加清晰,邊緣也不會卡刃,因而感覺在旋轉時更加省力。還有一個是省力表現,是在粉雪中,這是勺子的板型天然的浮力優勢,造成了板底在粉雪裏面受到的力從曲面兩側分散傳播出去,從而造成了壓力差,這個差值產生了浮力,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口鍋放到粉雪裏和一個平板放到粉雪裏面的區別就很容易明白這個浮力產生的原理。因此在深粉中,用勺子技術的雪板,不管是偏軟的JIB還是專為粉雪設計的Pow,雖然表現不同,但都非常的好玩。

4.走刃的問題,這個也是老生常談,經常有人提及勺子走刃不清晰,這個問題請參見貼文裏面的影片:


藤田直人—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yOTE4MTE2.html

勺子走刃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立刃要更大膽一些,雖然勺子走刃並沒有優勢,切割和握彎能力也沒有特點,但勺子板型整體是由一個很淺Camber發展變化而來的,還是能用勺子穩定的走刃的。這個是需要適應的一個過程。但是勺子在硬雪面和冰面上的控制力沒有優勢。

再著重的提一下深粉裏面的問題。TBT為何在深粉裏面會有很好的浮力。物理的分析其實是分析壓力差的問題,這個寫出來太學院派就算了。我們從一個最直觀的感受來分析這個問題。想象一下三個同等面積的大「鍋」,一個是一片硬度適中的有彈性的平的鐵板,一個是軟的可以變形的有彈性的平底鍋,一個是圓的炒鍋,扔在深粉裏面,你坐在上面往山下沖,哪個玩起來更好玩更省力?再復雜一點,我們還得加入拱形,板頭板尾的翹曲,我記得W版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TBT技術在深粉裏面間接的模擬出來Rocker板型的效果。這個一開始很難理解,但是透過想象模擬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TBT比單純的Rocker還有板邊的曲面優勢。而在技巧玩法上面的優勢也是較為明顯的。但勺子在硬面和冰面上沒有優勢,使用者普遍的感覺是停不穩,卡不住,控制力不足。這也是TBT本身的弱項,相信以後會有輔助技術來增強這方面的控制力。但我們大部份時間還是在滑「雪」,如果是為了刻冰面,刻硬面,我建議看看競速板的窄板,那個是專門為這種刻滑場景設計的。或者用波浪刃,那個技術也能基本處理這個問題。或者看看BX以及頂級的FR雪板,那些也能擁有很穩定的控制力。

TBT並不是萬金油技術,它只是代表了一種創新技術的套用,勺子究竟好不好用,還得滑手自己來體會,還是那句話,適合你的當前情況的就是最好的,這個「適合」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在自己的技術成長過程中,會產生很多變化,適合自己的雪板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我們不會拘泥於一種單一的雪板技術,要在不同的階段選擇不同的雪板,多變善變,動態的組合,市面上這麽多品牌和類別,都有待嘗試,總有適合目前的自己的那片雪板,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可以有參考,也要有自己的思考。TBT自身也在不斷的改良和發展。很有可能在將來就出現帶有Rocker的TBT,或者帶有增加切雪點的板邊技術的TBT,帶有板腰部位邊緣上翹的TBT等等等等,但這樣勢必也要對雪板板芯厚度,彈性分布,硬度表現,套用場景等等因素都要做更加綜合的考量和測試。在我的想象裏,刻滑時用正面的Camber,粉雪裏翻過來變成勺子+Rocker的正反面雪板通用雪板,或者能夠CamberRocker自適應翻轉的雪板才是理想。這種理想其實被Nidecker部份地實作了,Nidecker可以根據雪況把勺子翻過來再翻回去。等寫到Nidecker的技術的時候,會涉及到這個內容。

原文來自於我的專欄文章:雪板板型的那些事兒 - 滑雪那些事 - 知乎專欄

此文最好結合這篇文章一起看:單板硬度的那些事 - 滑雪那些事 - 知乎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