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經清楚地表明10年的過渡時期已經結束,因此,在2024年10-12月將會有很多問題要解決的「中人」將會面臨怎樣的問題。他們急切地希望了解新的退休制度下,他們的退休金將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動,以及這些變動的方式是什麽。
一、養老金結構變動情況
在這十多年裏,中國養老金制度不斷深化,在過渡期完成之後,基本養老金制度由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逐步過渡到養老金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以繳納工齡為基準,以當地居民的平均收入為基準,以保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準為目標。
個人帳戶退休金:根據帳戶的累積,每個月支付的數額取決於帳戶的累積。
過渡退休金:2014年9月以前參加工作的人,作為過渡期退休金缺口的補償,這是一個為過去工作了很多年的人的過渡津貼。
二、資料比較及例項分析
就拿李大媽來說吧,她在機關工作了三十年,到了轉型時期就會退休了。它的退休金是按以下方式計算的:
每個月可以領取3200元的基本養老金、600元的個人帳戶、2800元的過渡期和800元的專業養老保險,每個月可以領取7400元的退休金。這說明了
新退休金
基本型+個人帳戶型+過渡型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基本型基金。
三、職業年金制度在中國的地位
事業單位的員工,也有一份特別的津貼,就像是退休金中的退休金,每個月都會有幾千塊錢的補助。例如在一家醫院工作的鄭大媽,每個月領取900元的養老金,讓她的養老保障更為穩定。
四、界定「中人」及其在年金核算中的作用
「中人」是2014年9月以前就參加工作的職工,其退休金的確定方法更加繁瑣,既包括原有工作年限的退休金,也包括新的過渡時期的退休金。其中,過渡時期的退休金是其主要保護物件。
五、養老金的調整和社會保障
從10個月開始,在過渡時期屆滿之後,將實行新的繳費辦法,以實作社會年金的合理分布,保證不同年齡和工齡的職工得到同等的待遇。這一制度的變化,對那些剛剛步入退休年齡的「中人」而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種新的測算方法,既可以防止由於工作年限太短而造成的退休金缺口,又可以保證一個順利的過渡時期。
六、過渡期屆滿後如何確定
工齡的效果:工齡愈久,退休金愈高。
個人帳戶的累積:繳費越高,繳費越高,退休金也就越多。
過渡退休金津貼:2014年9月之前參加工作的員工,這項津貼將幫助他們與新體制相匹配。
七、各地的退休金差別
退休金的核算,除個別情形以外,各地的退休金水平都有差別。北京等城市的人均收入越高,其基本退休金就越高;而且有些地區還會因為經濟狀況而引起退休金的浮動。因此,即便是同一個人,由於地域的差別,實際獲得的退休金也是有差別的。
八、按照新政策「算清賬」的辦法
清楚自己的工齡:工齡愈長,將來退休金愈有保證。
個人帳戶繳費: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大。
重點放在過渡期退休金:2014年9月之前的員工應該註意過渡期退休金。
別忽略了專業養老金:它可以提供更多的津貼。
理解區域間的差別:事先知道你所處的區域的特定環境。
可以說,十年過渡時期的完成,是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走向成熟的標誌。對於那些準備退役的「中人」來說,他們必須要事先知道這個新的政策,這樣他們的前途就可以更好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