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青島嶗山:40座稅收億元樓!入選「中國樓宇經濟發展標桿城區」

2024-12-05社會

隨著樓宇經濟發展階段的更叠,嶗山區將樓宇經濟的高質素發展擺到突出的位置,全力打造北方地區以樓宇經濟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高地。截至目前,全區重點樓宇140余座,註冊企業2.6萬余家,稅收過億元樓宇40座,連續四年入選「中國樓宇經濟發展標桿城區」。


堅持「固巢育鳳」,描繪樓宇經濟發展藍圖

目標明確,繪好發展「新藍圖」。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樓宇價值溢價、增強區域發展競爭力等方面,編制全省首個「十四五」樓宇經濟發展規劃,構築具備戰略性、前瞻性、綱領性的樓宇經濟發展行動綱領。著眼產業、專案、空間、政策、人才等方面,制定樓宇經濟發展「固本強基、品質提升、高端引領」的階段性行動計劃,精準定位區域樓宇經濟發展路徑,明確具體工作任務、細化工作舉措,推動樓宇產業要素融合協同,為區域經濟開辟發展新空間。


黨建引領,建好企業「家委會」。探索完善樓宇黨建工作模式,制定出台【關於深化完善黨建引領樓宇治理工作機制的意見】,樓宇黨建從「1.0建支部」到「2.0設綜合黨委優服務」,逐步邁向「3.0多元共治強治理」的工作模式,成立創投風投片區、大榮片區樓宇黨委等,建設創投風投中心等實體化執行的樓宇工作站,配備網格員定崗到樓宇開展服務,強化樓宇黨委領導下的多方參與議事機制,逐漸構建起黨建引領、多元服務、多方受益的「樓宇黨建生態圈」。


內外統籌,搭好樓宇「連心橋」。以「資源共享、協同營運、合作共贏」為宗旨,參與籌建市樓宇聯合招商暨協同營運聯合體並組織首次考察交流,集合全市主要樓宇營運主體共享發展新機遇、共建合作新格局。組建全省首個區(縣)級樓宇經濟協會——嶗山區樓宇經濟發展協會,會員單位40余家,涵蓋樓宇投資營運商和資產營運、物業管理、工程建設等多個領域,搭建政、樓、企溝通橋梁,最大範圍凝聚發展共識、匯聚奮進力量。


堅持「強巢生鳳」,樹立垂直經濟示範標桿

智慧支撐,凸顯樓宇經濟的「嶗山特色」。為確保樓宇經濟「底子清、數據準、現狀明」,拆除「數據煙囪」,上線全省首個智慧樓宇服務平台,實作重點樓宇的硬件設施、營運服務、空置資源、入駐企業等多維度數據線上動態采集、科學分析。借助平台優勢,探索建立「初步預選、實地評估、入駐落地」的全周期企業選址機制,讓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掌上選址」,德勤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山東國酒茅台銷售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等50余個專案成功選址落戶。


標準示範,打造樓宇經濟的「嶗山體系」。從載體設施、產業招商、營運服務等樓宇全生態出發,在全省率先建立由商務樓宇等級評定規範、特色產業樓宇評分標準、商務樓宇營運評價體系等組成的樓宇規範化發展「嶗山體系」,累計打造星級樓宇17座、特色樓宇19座。


創新實踐,蹚出樓宇經濟的「嶗山路子」。靶向破題,以「工業上樓」向存量空間挖潛力、要效益,青島人工智能科技創新中心、好美智谷人工產業園等專案實施「上樓」,相關經驗做法獲評青島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制度創新「十佳案例」。專業破局,積極引進仲量聯行、企鏈等專業營運機構,采用「空間落地+定位招商+物業管理+配套服務」的綜合營運模式,打造高端服務式辦公樣板。政策破壁,著眼樓宇發展的全周期,出台全市首個樓宇經濟專項政策,累計兌現扶持資金超過2000萬元,引導樓宇營運商高標準投資建設、高質素產業招商、高水平營運服務。


堅持「枝繁巢暖」,最佳化暖樓助企營商環境

做好「樓管家」,為樓宇賦能。緊跟發展新趨勢,圍繞樓宇更新升級、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等熱點主題,邀請專業機構入樓宣講,支持榮柏財富大廈等進行智慧樓宇升級,推動樓宇煥發活力。拓展交流新形式,組織開展樓宇開放日等活動,共同探索樓宇辦公需求多元化趨勢下樓宇營運新思路。搭建推介新平台,在服貿會樓宇論壇、全國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青島市樓宇經濟現場推進會等活動上對優質樓宇進行推介,依托公眾號等新媒體開辟【攀「高」逐「新」嶗山優質樓宇推介】專欄,助力樓宇招商招租。


幹好「企小二」,為企業護航。服務上樓易企辦,設立「智稅微廳」,提供辦理發票領用、稅費申報、憑證打印等涉稅費業務,輻射周邊千余家企業,實作企業涉稅業務雲端辦、自助辦、就近辦和及時辦。服務進企零距離,采用「樓宇點單」+「主動上門」的服務方式,區行業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等切實將政策送入樓、送進企,印發惠企扶持政策手冊2萬余冊。同時,放大嶗山區現代金融等產業優勢,擦亮專業「金招牌」,開展金融服務進樓宇活動,以金融「活水」灌溉樓宇企業。


當好「貼心人」,讓白領無憂。提升配套硬實力,在中創大廈、白金廣場等樓宇協調安裝智能取餐櫃,讓白領可以自由取餐、安全就餐。為大榮中心等20余座樓宇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儀,保障白領的生命健康安全。最佳化服務軟環境,在金石博物館等樓宇開展「你上班、我帶娃」活動,面向樓宇內企業舉辦專場研學活動,有效緩解白領的後顧之憂。依托實體化執行的樓宇工作站,組織開展心理沙龍、樓宇讀書會、相親交友、太極拳工間操、古琴興趣班等活動,積極拓展多元服務場景,營造企業順心、員工舒心的發展氛圍。

來源: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