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學習困難」門診爆火,是孩子病了還是家長病了?

2024-10-16親子

文|凝媽悟語

過去,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被家長送去補習班。現在變天了,孩子學習成績差,就被家長帶去「學習困難「門診。

比如,上海某示範性高中的一名學生,原本學習成績優異,但幾何、地理、物理空間問題學習困難,遇到方向、分層、方位等問題時,幾乎一分不得,就去「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看病,被認為是典型的空間表征困難。

「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10月份首次開放,每周二開診,每次8個名額,掛號費316元。

開診沒幾天,10月份的三個周二已經預約滿額。甚至有2歲孩子家長要求加號,但門診針對的是小學高年級到高中年齡段的孩子,被婉言拒絕。

無獨有偶,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也推出了「視覺與學習困難」門診,「眼神不好」也影響學習成績。

第一天就有10多個孩子去看病,孩子說「書本上的字好像小人在跳舞,我抓不住他們」,還有的看書頭暈、頭痛、重影。

有孩子語文差、閱讀速度慢、偏旁寫反,數學套用題常抄錯列式。被診斷為雙眼中高度散光,二級視功能—融合功能有明顯異常。

對於如此爆火的現象,有人認為是智商稅,有人認為這是家長意識的進步,有人認為不是孩子病了,而是家長病了,家長過度焦慮無病不亂投醫。

孩子學習困難、學習成績差,就是有病嗎?

還真不能這麽武斷地給孩子貼標簽,真不能著急跟風效仿帶孩子去看病。

就像很多人提到的A娃,其實不一定是真正的A娃。

精神病學家萊昂艾森伯格坦白說:多動癥是一個「捏造出的疾病的典型例子」。

疾病的診斷是基於對某些行為的描述,聽到這些描述時,並不能斷定這些行為是否持續存在。

實踐的學習方式減少、用腦增多、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運動不足、睡眠時長不夠等等外部和內部原因,也在影響孩子的註意力,導致孩子粗心大意、記憶力差等等學習困難。

所以,孩子學習差,首先考慮的不是找什麽靈丹妙藥,寄希望於診斷治療,而是考慮一下養育過程中是否存在什麽問題。

孩子之間學習能力有差異

孩子之間本來就有不同之處,有的擅長學習,有的擅長勞動,有的擅長音體美等等,這也是這個世界的精彩之處。每個人將來都發揮自己的專長,在各個領域成為佼佼者,都是父母的驕傲。

像全紅嬋,如果父母對她的期望是學習成績好,將來考名牌大學,把她按在教室裏學習,那她就不能花時間去刻苦訓練跳水,我們就少了一個跳水世界冠軍,也是很可惜的事情。

像那些酷愛學習,透過層層選拔進入高等學府,後來在各個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如果讓他去跳水,他可能一事無成,其它行業又缺失了一個急需的人才。

現在更應該看重多元智能,不管是偏才還是全才都是人才。

如果都用某種手段把孩子矯正成統一的模版,那不就成流水線上的機器人了嗎?工作崗位就那麽多,大家怎麽可能都去做相同的工作呢?總有個優劣高低之分。

數學不好,音樂可能很好啊,讓孩子在數學方面出類拔萃,可能就少了一個音樂方面的高級人才。

所以,要接受孩子的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

孩子心智成熟早晚有差異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路徑,就像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一樣,迎春花在春天開放,向日葵在夏天開放、桂花在秋天開放、梅花在冬天開放。

我們能接受不同的花期,就能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像王恒屹,3歲認識3000多漢字,背100多首古詩,5歲能背490首古詩詞,認識600多個英文單詞,6歲參加節目,比中文系大學生答題速度都快。

看看我們身邊的孩子,哪有這個能力呀,會認字、會背詩也沒有這麽多,有這麽多儲備量的,在節目現場也不一定這麽沈著冷靜。

像小男孩培培,3歲就會做4年級奧數雞兔同籠,5歲多基本學完小學數學,還了解初中代數知識。

而我們身邊的孩子,能背出100個數碼都誇是好樣的,要是會計算都感覺很神奇了。

相同的年齡,不一定有相同的能力。即使都是按6歲上一年級,在學習上的表現也會迥然不同。

所以,不能和別的孩子比。如果遇到個慢孩子,就多給他一些耐心,牽著蝸牛慢慢走。

不要把醫院當成救命稻草

最了解孩子的還是父母自己,就憑在醫院一兩個小時甚至更短時間的交流、診斷,能再現孩子的真實情況嗎?完全未必!

在醫生眼裏看誰都是病人,曾經接觸過幾個醫生、所謂的專家,看到的是利益在前,孩子的健康在後,看病次數越多,把孩子推向深淵的程度越深。

如果被診斷為有病,那少不了藥物,孩子吃了這些藥,帶來的副作用是我們無法估量的,對肝臟的影響、對腸胃的影響,時間長了產生依賴,學習困難的問題不一定改善,其它器官的問題卻可能增加了,得不償失。

孩子的健康,自己最有數!

對孩子的期待孩子能承受嗎?孩子有什麽訴求?親子關系是否良好?

孩子吃飯好嗎?孩子睡眠多嗎?孩子學習時間長嗎?孩子的戶外運動充足嗎?孩子的人際關系愉悅嗎?孩子被指責和批評過度嗎?孩子的情緒狀態正常嗎?

自己先分析,一定會找到學習困難的蛛絲馬跡。

如果孩子能吃能喝、能跑能跳、能說能笑,健康快樂,學習困難就只是暫時的,耐心等待,後面一路陽光。

寫在最後:「學習困難」門診爆火,是孩子病了還是家長病了?成績不好不找老師,改找醫生看病了!

學習困難本來是一個正常存在的現象,卻要被扣上「有病」的帽子,診斷標準是否可靠,治療方法是否有效,未曾可知。

作為家長要認識到孩子的不同,接納孩子,觀察孩子,先自行判斷,針對性解決問題,別著急求醫問藥!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註,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