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影片記者 侯冰玉 陸梓昕
為孕婦做手術很常見,但給腹中的胎兒做手術,是不是想想就覺得很不可思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李根霞,就是這方面的專家。
作為河南知名婦幼醫院,產科必定是省婦幼保健院最王牌專業。作為產科主任,李根霞見了太多的疑難雜癥。在鄭大三附院,準媽媽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是疑難雜癥,不要掛李主任的號,把她的號留給更需要的人。
25周孕婦跨越兩千裏來河南求醫,只為保住腹中雙胎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日假日,李根霞接診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這位名叫小薇(化名)的患者來自黑龍江,已經懷孕25周,前期被診斷出患有雙胎輸血症候群。
這是一種嚴重並行癥,簡單理解來說,就是雙胎中一個胎兒將血液源源不斷輸送給另一胎兒,如果不及時治療,胎兒出現死亡的機率高達90%以上。
為了保住胎兒,小薇輾轉了五家醫院。每一次她都懷揣希望,卻又因種種原因未能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
面對醫生的建議——減胎,小薇堅定地搖了搖頭,她不願意放棄腹中任何一個孩子,只要有一絲希望,她都要為孩子爭取。
這份深沈的母愛,驅使著小薇來到鄭大三附院,找到了李根霞。10月3日,小薇順利入院,李根霞帶領著胎兒醫學團隊立即進入術前緊張籌備狀態。10月4日,李根霞聯合胎兒醫學組醫生,以及醫院超聲科醫師、麻醉科醫生,為小薇進行了胎兒鏡手術。
手術是利用胎兒鏡這一器械,進入到胎兒所在的羊膜腔內,透過鏡頭避開胎兒,找到雙胎的吻合血管後,再用僅有釣魚線細的激光光纖,對準吻合血管進行連續激光凝固。
透過激光電凝封堵血管後,雙胎的輸血通道被阻斷,形成各自的獨立迴圈,以保證雙胎的安全。
胎兒鏡手術對醫生的專註度要求極高。手術期間,李根霞不能有任何多余的動作,關鍵時刻連眼睛都不能眨一下。最終手術順利完成,小薇及她腹中的兩個胎兒均平安無事,李根霞的心也放了下來。
給胎兒輸血,為胎兒「松綁」,近千名孕婦與胎兒從中受益
雙胎輸血症候群是李根霞團隊開展胎兒鏡手術治療最多的疾病,但卻不是李根霞用胎兒鏡唯一能治療的疾病。
除了雙胎輸血症候群外,胎兒醫學團隊還能夠治療羊膜帶症候群、胎盤絨毛膜血管瘤、復雜性雙胎並行癥、胎兒貧血、胎兒心律不整等疾病。
拿胎兒貧血來說,在孕媽媽懷孕過程中,有可能會因母胎血型不合導致胎兒發生溶血性貧血,嚴重的話,會導致胎兒發生水腫甚至胎死宮內。
在這種情況下,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只能是給胎兒進行宮內輸血。醫生需要在超聲引導下,經過孕婦肚皮、子宮、羊膜腔,把特殊處理過的濃縮紅細胞緩慢輸入胎兒的臍帶血管中,是個極端精細的「手工活」。
如果說給胎兒輸血考驗的是醫生極端精細的手藝,那給患者羊膜帶症候群的胎兒做手術,則考驗的是抽絲剝繭的毅力與耐心。
羊膜帶症候群,是指部份羊膜破裂,產生纖維束或者纖維鞘,束縛、壓迫或纏繞了胎兒,使胎兒無法好好發育,或者已經發育出來的器官出現分裂或者畸形。
在手術時,需要利用胎兒鏡和剪刀,抽絲剝繭般,一點點將羊膜束帶松解並取出。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度很大。「怎麽讓孩子正好把需要做手術的地方露出來,並且定住不動?胎兒在羊水裏,你怎麽能夠看清需要松解的羊膜?」李根霞告訴記者,在具體操作中,團隊遇到了很多問題。「每一個問題出來以後,我們都想辦法解決它,直至現在我們能夠精準、快速做完這個手術。」
第一台胎兒鏡下羊膜束帶松解,李根霞用了將近7個小時。經過不斷的提升,目前,李根霞團隊1個多小時就能做完一台羊膜束帶松解手術。
截至2024年9月,李根霞帶領的團隊開展胎兒鏡手術已有300多例,射頻消融減胎術202例,為胎兒進行宮內輸血66次,羊膜帶症候群手術已開展7例,近千名孕婦與胎兒從中受益。
發展胎兒醫學:疾病防治從-1歲開始
胎兒醫學,意思是指胎兒與母親一樣,接受疾病的篩查、診治甚至治療。「患病的胎兒也是病人」,這是胎兒醫學的基本理念。
李根霞與胎兒醫學的緣分,從2009年就開始了。當年,鄭大三附院開始進行羊水穿刺染色體檢測,每天最多的時候要進行40多個,李根霞練的「都能聽到羊膜穿透的聲音」。
2012年,李根霞開展了第一例羊水灌註,此後,陸續開展氯化鉀減胎、雙胎輸血症候群羊水減量等,並開始籌劃建設胎兒醫學亞專科。
2015年,李根霞申報了胎兒醫學的出國留學專案,開啟了胎兒醫學的探索之路,2018年,胎兒鏡器材在鄭大三附院落地,開啟了河南胎兒醫學新時代。
在能夠開展國內已經開展的絕大多數胎兒宮內幹預手術基礎上,李根霞也希望學習並開展更多胎兒宮內治療術式,例如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宮內幹預、胎兒鏡脊柱裂縫合術。
脊柱裂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患兒死亡率極高,即便存活下來,也會出現一系列終身障礙,包括下肢無力或癱瘓、腦畸形、智力障礙等等。
脊柱裂目前無法治愈,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手段,是在患兒出生後,進行修補手術。但有研究證實,脊髓暴露的時間越長,對患兒大腦以及下半身神經的損傷越大。這也意味著,越早治療,損傷越小。
脊柱裂縫合術,是指開啟子宮,將胎兒暴露的脊髓「放回」原位,並使用貼片等工具覆蓋住暴露的脊髓,然後修復子宮,讓胎兒繼續發育,直至出生。
「當前,國內只有零星的兩三個中心在研究這個事兒,這也代表著我們有著巨大的努力空間。」李根霞告訴記者,任何的創新都不是跳躍性的,背後一定是漫長的學習與積累。「希望透過不斷沈澱,我們能夠開展更多胎兒宮內治療的新術式,為更多胎兒提供生存和治愈機會。」
來源:大河報·豫影片 編輯: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