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最基本的,如果在課堂上沒有紀律的話,孩子就沒辦法更好地學習課堂的知識了。所以,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每位家長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都會涉及到的問題,我們都在跟孩子強調要遵守紀律。
小學的課堂裏常常會看到一種現象:有的老師整節課都在維持課堂紀律,獎勵做得好的孩子,懲罰調皮搗蛋的學生,然而整節課下來,一半的時間都在維持紀律,老師累得不行,課程的進度也給耽誤了。
在一些比較有經驗的老師的課堂上,你會發現,盡管也有調皮搗蛋的學生,但是他們搗亂課堂紀律的次數卻沒有那麽頻繁,課程進展整體都比較順利。
因為,紀律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維持,更需要內在的建立。有的老師就是在和學生的接觸中,慢慢地幫助孩子建立起了內在的規則。
(01)
我們要讓孩子有紀律懂規則,首先我們就要理解,什麽是紀律的教育。
我們通常所理解為的紀律,常常會和「違反紀律」這個詞結合起來。比如,孩子做了大人們不喜歡的事情,然後被懲罰責罵。 又或者是成年人給孩子強制規定,可以做什麽,不許做什麽等等。我們會把這些設為規則,設為紀律,然後把規則告訴孩子,讓孩子遵守。這是我們常常所理解的一種紀律教育。
紀律的教育不是我們設定了一個規則讓孩子來遵守,而是幫助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能自己判斷行為的 正誤 。紀律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孩子產生自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當然,這不是在提倡對孩子的行為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我們當然需要維持正常的秩序和規則。在課堂上只有維持了秩序,老師才能正常上課。
但是,孩子的心理教育,不僅僅表現在維持秩序上面。重點是要幫助孩子理解,為什麽有的行為可取有的行為不可取,幫助孩子能夠在大人不在場的時候,選擇對自己有益的行為方式。這才是真正的自律。
在學校經常可以看到,老師會透過獎勵好的行為,懲罰不好的行為。我們常常認為這樣的操作可以讓孩子學會遵守紀律了。但這樣的方式,可能只是在行為上維持了一個現象,在孩子的心理層面上,並沒有起太大的作用幫助他們建立自律感。
因為獎罰行為背後的心理動力是,成年人在替代孩子管理自己,孩子把自我功能外包給了父母或老師。
只要成年人仍然在替代孩子管理他們的行為的話,孩子就沒法學會去調節自己的行為。而真正的自律,是發自內心的,是對要去做的事情有自己的判斷。
而對自我的行為有所判斷,就必須建立在自我穩定的基礎之上。
也就是說,孩子要有自主感,可以用自己的信念和理解,來管理和指導自己的行為。這不僅意味著,要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也要有能力不受獎懲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對錯。
(02)
但是,我們常常也會對自主這個概念產生焦慮。因為很多的父母會認為,自我管理會不會就意味著孩子為所欲為了呢?
如果我們從反面來看的話,一個沒有自主性的人,在沒有外部控制和約束的時候,他的行為就可能會變得不負責任了。
比如高中成績不錯的孩子,到了大學就出現連連掛科的現象。很多的學生,可能從小學開始,學校和家庭都有太強的學習規則和壓力,孩子就全部紮在學習上,因為高考很重要。但是孩子從小沒有足夠的,讓他來發展自己的自我成長和內部控制的自主力,所以很多的孩子在升入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放飛自我,整天在宿舍玩遊戲而不再學習。這就是孩子自主力沒有建立起來的表現。
所以,自主並不意味著是缺少控制。相反的是,自主的孩子最有自控力。
因為自主的人是由自己來執行控制,也就是他發自內心的自律自控。即便是他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他也能夠對自己有所要求。但是,依靠外部建立的紀律的孩子,他只有在成年人在場的時候才體驗到控制,因為他要依賴於獎勵或懲罰他們的行為的外部判斷,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學習也是如此,有的孩子一定要有大人的監督才能去看書學習,而有的孩子,無論大人在不在身邊,他都會自己看書學習。
所以,幫助孩子建立自控力,其實是幫助孩子建立起他的自主感。
我們不能僅僅只是靠著獎勵或懲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因為孩子的人生終究是要靠他自己。所以我們要重視,去幫助孩子形成他的內部自主控制感,而不是簡單的強迫孩子去服從外在的紀律要求。
只是,我們的現實生活未必那麽理想。尤其像在學校裏,老師可能會有教學壓力,要維持班裏的學習氣氛和紀律等等,所以常常會用短期效果最為明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最快又見效的方式,往往就是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懲罰,但這往往容易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感。
自律自制,就意味著是自我的選擇。他律他制,則是在約束和監督下的表現。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每一個屬於自己的選擇,都會增強我們的意誌力和自主性。
真正的紀律教育,不是為了讓孩子服從,而是要幫助孩子學會思考自己的行為、管理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那麽,孩子就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展出思考許多相關因素的能力。也就是說,孩子會形成一種系統的思維,他會考慮,為什麽某種行為是可取的,為什麽某種行為是不妥的。
所以,我們要 教會孩子判斷,而非代替孩子行動 。
我們需要為孩子提供選擇判斷的環境,並支持他們自行解決問題。這不僅是一種對孩子尊重的方式,同時也在幫助孩子建立思考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更好的歸因能力,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作者:吳在天,心理咨詢師,心理專欄作者,著有【什麽樣的孩子敢成功】【內在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