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就給他看嗎?看了就剎不住車呀。工作關系,經常收到 小月齡寶寶看電子螢幕上癮 的咨詢:
其實每次,我都挺能理解爸爸媽媽的,我們也不是神,難免放松警惕,也想安靜一會兒,經常猛然一擡頭就一個小時過去了;但如果因為「惰性」和「缺乏認知」而放任孩子,那就可能承擔以下的後果了。
一、接觸太早或時間太長,到底有哪些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發表過專題文章,呼籲為了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應該鼓勵他們「少坐、多玩」(sit less and play more)。目前,這方面的專家研究一致認為長時間看電子螢幕確實存在諸多問題,包括:
重點說 螢幕內容(media content), 不斷變幻的螢幕內容 可能導致孩子註意力不集中 。
看電子螢幕的時候,孩子處在 「無意註意」 中,也就是 被動地、輕松地,完全不用費勁地看 。
其次,電子螢幕缺乏互動(lack of interactive), 腦退化 相關的科學研究表明:
過早或過久的電子螢幕(電視/iPad/電子遊戲)的體驗,會使大腦產生大量的多巴胺,會讓人沈溺上癮,會 減少前額葉大腦皮層的正常學習功能 。比如:思考能力、計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這些都直接影響未來的學業和品格能力的發展。每次講到這,父母的動力會更足了。迫不及待要知道:
二、到底孩子看多久時間是合適的?
2歲以下,不建議看電子螢幕,包括看電視、看影片、玩電腦遊戲時久坐;
2歲以上,時間限制在每天1小時內,且越少越好。盡量分割為幾次,在不同時段分別進行,間隔休息。
如果2歲之前接觸,比如1.5歲-2歲, 可以適當接觸電子螢幕,但最好選擇優質的內容,每天的接觸時間最好不超過20分鐘,增加父母的陪伴和引導。
三、不同電子器材,傷眼睛程度一樣嗎?
浙江省眼科醫院的3位專家曾經拿自己的3個孩子做過一個實驗。(特別說明:實驗對視力的影響是暫時的,可逆的,休息即可恢復正常。)
- 實驗物件: 3個6歲孩子,實驗前,裸眼視力都是5.0.
- 實驗方法: 4天時間,每天換不同的電子螢幕20分
對比前後變化:屈光度、淚膜破裂時間,一分鐘眨眼次數。實驗前,遠眺放松;連續20分鐘,不做任何放松,馬上測量:
從實驗數據看 手機和ipad對眼睛的傷害,大於電視和投影 。
結論就是,對眼睛傷害最大的是 手機和ipad ,其次是電視和投影機。
因此,看電子螢幕這個問題,就像孩子 喜歡吃糖、吃冰淇淋一樣 , 本質上來說,不是接不接觸的問題,而是如何管理的問題。
四、如何管理電子螢幕時間?可以強制關機嗎?
我家大豐收6歲,從2歲半開始看動畫片,那時候要關電視也是哭、鬧脾氣,小孩應該都一樣, 不哭不鬧的都是花時間「訓練」過的,所謂訓練就是用了一些方法,讓孩子能慢慢認同規則了,平靜關掉,不會有情緒了.
我們家現在對於電視、ipad都是自動看完一集,就自己對著窗戶遠眺20秒,再閉眼再休息60秒。
平時工作關系接觸很多0-6歲的孩子和家長,分享一些實用的步驟和方法:
1.提前制定規則,且要給寶寶2個他能理解的選項。
1)不要「假商量」,要給「有限的選擇」。
× 「我們看2集就關上好不好?」——通常孩子會說「不好」或不理你。
√「你是看2集還是看3集,我們就關上呢?你來選。」——給2個有限的(就是你都能接受的)選擇,孩子希望有選項,而不是點頭或搖頭(那多數會選「不好」)。
√ 註意語氣要平等,不要說:「那我給你兩個選項AorB,現在只有2個選項,你選吧!」這一聽就是挖坑,孩子說不出來哪裏不對,但感覺還是自上而下的說服;4、5歲的孩子就會說:「我什麽都不選」,或說「我選C」……哈哈,有木有?
2)規則要是孩子能理解的、容易操作的;並要提前問孩子「是你關還是我關?」
× 「看15分鐘,還是20分鐘?」對0-6的寶寶來說時間的概念都很抽象。
√ 「聽到老師說再見,就是演完了,我們可以再等叮咚那首歌唱完,就關上。」
√ 「等到叮咚那首歌唱完,是你關?還是我來關?是你把ipad給我?還是我去你手裏拿呢?」
這一步至關重要,就是讓孩子覺得 「我不想去搶,也不想強制給你關掉」,給孩子自己「關」的機會,「如果你不關,那我只能選擇我來關了。」
3)達成一致要有儀式感。 不僅要讓孩子點頭答應:「你知道了嗎?」「好那就說好了。」最好用一些儀式化的動作,來代表達成一致。比如和孩子拉鉤、拍手等,加強寶寶的規則意識。
2.快結束的時候要預告一下,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在看到最後一集的時候,可以按一下暫停,問孩子:「看完這一集,唱那首歌(片尾曲)的時候,我們就要怎麽樣?接下來做什麽呀?」
如果親子關系有基本的信任,前面步驟都做好的情況下,通常孩子自己會說:「關上」;如果孩子沒說,我們就簡單說:「時間到了,就關上。」加深孩子對規則的理解,也是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
3.在執行規則時,要盡量不帶情緒地陳述規則。
如果帶著情緒去禁止孩子:「不能再看了,再看眼睛就壞了,你怎麽說話不算數呢?」或者去評價、威脅孩子:「你這就不是好寶寶了,再哭以後就再也不給你看了。」這種表述容易引起對抗。
用平糊堅定的語氣,陳述和告知規則:
這樣平靜地陳述,才會顯得很客觀,規則是不會被動搖的感覺。
4.約定到了該關的時候,再次問孩子「是你自己關?還是我來關?」(重點重點重點)
√ 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去做關電視、還ipad的動作,而不是我們去搶ipad、去強制關電視。
√ 因為孩子喜歡自己發起行動,我們要先給孩子信任,先給他遵守規則的機會。
√ 很多孩子 一開始都會哭哭啼啼地,不情願地選擇自己去關。
√ 只要你少說話, 表示理解,不要過度表揚也不要再說教了,慢慢的,孩子就會內化和認同了這個規則,你關他關就都能接受了。
5.如果孩子不關,我們就平靜地關掉。 這時就要執行規則、少說話,盡可能不去指責寶寶,而是:
1)想辦法轉移孩子的註意力。 比如:
√允許他有情緒,適當地鬧,只要不打人摔東西這種過激的,你都需要淡定 ——「好的,你可以哭一會兒。」
√ 如果寶寶已經習慣了用「沒完沒了的哭」來鬧情緒,一定是因為這種方式有效,可以達到她的目的,或者,這是 父母「最怕最煩」的方式,哪怕事情不能被滿足,在情感上,這是可以有效「纏住」父母的方式,讓父母「難受」的方式。
√ 所以,要讓孩子感覺我們 不會被他的情緒纏住,不會變得很焦躁,但我們同情他,在乎他的感受。
√ 去別的房間,陪一會兒,玩些別的。
關之後,堅定去做就可以了, 少說話少說話少說話 。用實際行動,傳達這個意思:你可以哭,你可以不高興,但眼睛需要休息了。很遺憾,我們去玩別的。
這種拒絕孩子的感覺,核心就是「不帶敵意的堅決」。
「不含敵意的堅決。不帶誘惑的深情」——精神分析大師 科胡特這種應對孩子鬧情緒的方法,是通用的,核心是體驗這種
好啦,很多爸媽親測有效,趕緊去試試吧:)
參考:
^https://www.
who.int/news-room/detai
l/24-04-2019-to-grow-up-healthy-children-need-to-sit-less-and-play-more
^https://www.
healthychildren.org/Eng
lish/family-life/Media/Pages/Adverse-Effects-of-Television-Commercials.aspx
^Christakis, D. A., Zimmerman, F. J., DiGiuseppe, D. L., & Mc Carty, C. (2004). Early television exposure and subsequent attentional problems in children. Pediatrics, 113, 708-713.
^Barr, R., Lauricella, A., Zack, E., & Calvert, S. L. (2010).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exposure to adult-directed and child-direct ed television programming: relations with cognitive skills at age four.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56(1), 21-48.
先嘮到這兒,禁止轉載,給我點贊呦~
如果有問題具體咨詢點這裏:
@知乎親子
做了13年育兒咨詢的「心理學媽媽」~超懂兒童心理、超多實操方案、超愛給你能量~ 在同名公眾號
♥學校適應 ♥ 家校溝通 ♥ 社交自信 ♥情緒/行為習慣♥學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