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首醫大教授楊鳳池:網癮戒斷,家庭親子環境很關鍵!

2024-10-14親子

在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一些青少年呈現網絡「社牛」、現實「社恐」的雙面狀態。他們線下社交意願減弱,在面對面的社會交往時會感到緊張、有壓力、不自在,出現社交焦慮;而在網絡世界,這些「社恐」青年又表現出「社牛」狀態,可以快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

為何會出現這種社交雙面性?

「我們在多年心理臨床實踐中觀察到,在現實中遊刃有余的人很少會沈迷網絡,而過度沈迷網絡的人往往會有些特殊的人格特質,比如邊緣性人格發展水平。這一類人格特點的孩子傾向於在網絡上找人聊天交友,不願意在現實層面跟人建立過多的關系。」 在近日舉辦的南都數碼經濟治理論壇"E路護航·共話少年網事"研討會上,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學教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楊鳳池現場解析。

楊鳳池在現場演講中

他表示,大多數網癮少年往往都有各式各樣的心理創傷,突出表現之一就是社交能力弱化。在網癮青少年背後,往往存在著一個病態的家庭,此類情況要想根本戒除網癮,恢復並建立常態的家庭功能很重要。

青少年對網絡成癮有易感性

青少年在網絡使用中面臨多種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網絡沈迷乃至成癮,這也是廣大家長最為擔憂的社會性問題。據南都釋出的【未成年人暑期上網行為調查報告(2024)】,超六成孩子自認不會網絡沈迷,自認經常沈迷的比例低至4.16%。對照報告中上網時長的調研數據:「每天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的未成年人占到16.13%,其中6.01%超過5小時,1.92%超8小時」,可以觀察到,未成年人自評的網絡沈迷程度是輕於客觀現實的。

網絡成癮是一種精神和心理的病理狀態,表現為反復套用網絡以取得滿足感或避免不滿足感,其癥狀類似於酒精和藥物成癮。楊鳳池介紹,青少年網絡沈迷主要有社交成癮、遊戲成癮、色情成癮、強迫資訊收整合癮等。「我們臨床案例中有些孩子會表現出對特定資訊的過度關註和收集,比如會有強迫性地瀏覽社會新聞網頁、明星動態等情況。」

楊鳳池表示,「網癮」少年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源於網絡自身特性,也有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人格特質以及家庭環境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

網絡便捷、高效,青少年能輕松地透過網上聊天室、討論組、論壇等方式結識誌同道合的朋友,滿足社交需求;網絡的匿名性也令他們更容易在網絡上放縱自己,忽視現實生活中的規範和約束。

同時,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渴望獨立、追求個性,但同時又缺乏足夠的自控力和判斷力,「這個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青少年對網絡成癮的易感性,也就是更容易被不良內容誘惑和影響。」楊鳳池以網絡色情成癮為例,青春期的青少年對性充滿好奇,也因此易受到網絡成人內容的誘惑甚至沈溺其中。

除了網絡成癮外,演講中楊鳳池也著重強調了涉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網絡安全風險。他指出,低齡未成年人相對更易受到私密泄露的困擾,而初高中生群體則更易遭遇網絡欺淩,如被陌生人網絡圍攻、辱罵等。楊鳳池說,「年齡大的孩子相對擁有更多上網自由,但處於青春期更易沖動和叛逆,為追星或其他個人喜好等與人發生爭吵的概率更高,甚至引發網暴事件。」

青少年網絡心理健康的關鍵在家長

億萬「Z世代」的青少年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原住民,天生帶有網絡基因。當前中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突破 1.93 億,互聯網技術為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新平台, 與此同時,網絡欺淩欺詐、網絡私密泄露等安全風險也日益增多, 加強青少年的網絡保護已經成為迫切的課題。

對此,楊鳳池建議,網絡平台應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例如,設定舉報入口、加強內容稽核、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等。此外要進一步加強家校共育,尤其是事前引導和預防機制的構建,協同加強對青少年使用網絡的行為習慣監管和引導。

「在我們的臨床心理學實踐中,家長咨詢求助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上網時間過長,沈迷成癮。這個問題,本質是家庭網絡素養教育的問題,網絡平台管理再完善也解決不了。」楊鳳池直言,青少年網絡防沈迷、網絡心理健康的關鍵在家庭,家長是健康上網的第一道防線。

「第一步必須要和孩子溝通,了解清楚孩子上網的需求,引導孩子明確正向積極的上網目標;其次就是共同約定合理的上網時間和規則,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上網習慣,如設鬧鈴定時關屏休息、固定上網時段等。」

對於已經出現網絡心理問題的青少年,楊鳳池強調,關鍵在做對心理行為幹預和疏導,尤其要註意孩子背後的原生家庭環境。他介紹,其團隊曾專門做過一個研究課題,調研網絡成癮和家庭功能之間的關系。「我們發現,夫妻關系有嚴重問題,或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有嚴重問題的家庭中,孩子特別傾向於到虛擬空間尋找精神寄托,彌補在家庭關系裏的情感缺失。」楊鳳池表示,家庭關系緊張、親子關系不佳的家庭環境,易使青少年產生心理創傷,這類家庭往往對孩子上網習慣的正向引導和合理監管也不夠充分,成為青少年網絡素養匱乏的一層重要因素。

「我們實踐中對這類網癮少年的療愈,不是光孩子來,而是要求父母跟孩子要一起來。此外還會有針對親子關系的專門團體治療、個體治療等多種方式,來對整體家庭成員共同進行心理輔導。」楊鳳池再次強調,即使是在事中事後的青少年網絡心理健康幹預中,家長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築好家庭的網絡心理健康防線任重道遠。

采寫:南都記者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