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從下面的幾個角度來看吧
產後,會不會發現自己的腹部隆起下垂,腹肌松弛、臀部寬大下垂?還有手臂上的掰掰肉肆無忌憚的在向你揮手,大腿的脂肪堆積?體態上面發生這麽大的變化,心情肯定不會好吧?別擔心,今天咱們說一下產後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以及如何解決。
孕激素、體重的增加,對關節周圍的韌帶產生影響 。隨著重心的改變,腰部和下肢的負重增加,脊柱、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都受到影響,慢慢出現腰部酸痛、腰膝無力的現象。人體的關節周邊是有雙保險的,一種是功能性的、一種是結構性的。結構性指的是骨骼,功能性指的是軟組織及周邊的肌肉。當結構性失穩出現的時候,需要啟動功能性防護措施。也就是說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來保護關節。
色素的沈著、面部色斑、身體各個部位的妊娠紋,這些都困擾著寶媽。 這裏需要認識到的是,孕期的皮膚護理很重要。如果沒有在孕期的時候註意好皮膚的保養,或者說在飲食等生活習慣方面有著特別大的變化,你的體重變化就會特別大。有寶媽說在孕期的體重增加了60斤,是的,60斤,可想而知之後需要面對的工程量到底有多大。乳房會有下垂的可能性出現,所以在哺乳期、斷奶後,運動中都要註意內衣的選擇,給胸部一個良好的承托。
孕期的時候隨著寶寶的不斷長大,你的子宮也會隨之變大。 在分娩結束後,子宮每天會下降1-2厘米,一般在10-14天左右會縮入盆腔,在6周左右會恢復到正常的大小。如果宮頸有比較嚴重的松弛、出血、水腫等問題,建議抓緊時間去醫院進行檢查,遵循醫囑,積極配合治療。產後你的陰道也會逐漸縮小,緊致度會慢慢的恢復,如果在分娩時受到了比較嚴重的損傷,那麽恢復速度相對會慢一些。可以透過訓練凱格爾運動,防止情況變得更糟糕,促進恢復。一般6-8周後色素會逐漸消退。有的媽媽會反饋說在月子期間或者產後一段時間在某些特定動作時會有漏尿的情況出現,比如咳嗽、打噴嚏、大笑、跳躍。這種情況更偏向於壓力性尿失禁,腹內壓力的增大,而盆底肌方面功能受損,收不住。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還是先去醫院進行盆底肌的檢測,如果可以的話進行盆底肌的電刺激治療,幫助找到盆底肌發力的感覺,然後勤加鍛煉凱格爾運動。
在產後,不可避免的還有心理情緒上的變化。 媽媽們初為人母,感覺都來不及準備好,就已經到了「戰場」。對於未知的恐懼,讓你驚慌失措。如果不能夠有效的利用身邊的資源,如有經驗的親戚朋友、社交網絡、或者其他能得到的社會支持,會感覺很無助吧?自古就有婆媳關系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外界環境,那麽對於媽媽們的身體恢復也是有害的。憋出內傷還算好,如果抑郁了,有輕生或者其他更過激的行為就比較糟糕了。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希望能夠多溝通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需求,沒有達到自己滿意的話,肯定會有不滿,會有額外的情緒,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各種夾雜在一起,最後總會爆發。不如將這些問題透過溝通,大家折中處理,退一步海闊天空來的好。
想要恢復體型,需要從減脂、骨盆調整、筋膜和內臟復位、塑形等方面進行調整。
減脂方面,這裏主要從攝入量、輸出量的方面進行說明。
在孕期及產後,你的攝入量相應會增加很多,高脂肪、高蛋白質食物,以及其他各種營養物;在輸出量方面: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消耗減少,運動量減小、基礎代謝減少。攝入多,運動少,代謝慢,腸道蠕動變慢。如果你的腹壓或者是盆底肌有問題的話,還會有便秘的情況出現。有的媽媽在產前就有肥胖的問題,有的媽媽則是因為內分泌、激素等問題造成,需要根據不同的原因來選擇不同的方法。
根據目前的案例來看,如果刻意控碳或者是肉類的控制,對於你的奶水量是會有影響的。
輸入量方面 相對來說是不能刻意減少太多的,畢竟你還需要照顧自己的孩子。
輸出量的方面 ,包含了基礎代謝、食生熱(TEF)、運動消耗、生活消耗。因為你運動量的減少,肌肉含量的降低,基礎代謝相應會降低,那麽什麽都不做的情況下消耗掉的熱量就會減少了。食生熱(TEF)是指由於進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現象。在進食的過程中,完成吃的這些動作會消耗熱量,食物的消化吸收又需要額外消耗能量。蛋白質的生熱效應要大於碳水化合物的生熱效應大於脂肪的生熱效應。蛋白質對於人體的恢復也有比較重要的作用。生活消耗指的是在日常活動中消耗的量,運動消耗指的就是除了日常活動中消耗的量外,額外運動消耗的能量。
如果想要讓輸出量大於輸入量,又不能刻意控制飲食,那麽就要從輸出量來著手啦。媽媽們最好還是能夠母乳餵養,這個能量消耗很大。孩子呢最好還是自己帶,如果要工作什麽的,那麽下班以後還是自己帶會比較好。你的生活消耗因為孩子的到來會增加,如果你能夠和孩子一起運動起來,或者做一些小強度的肌耐力訓練,透過肌肉量的增加來提高基礎代謝。飲食方面的話,盡量選擇食生熱相對較高,且GI較低的食物,比如粗糧、薯類等。記住,運動消耗並不是一定要去健身房或者工作室才能提升。
骨盆在產後體型恢復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產後骨盆需不需要修復,這個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因為人體其實是有自己的修復體系的,如果你在孕前就身體比較好,有比較好的運動習慣,這樣只要給你自己的身體一些時間,你的骨盆她自己就會慢慢的恢復。
但是另一些產後媽媽就不一定會這麽好,她們可能就需要外界的輔助力量來幫助身體恢復了。
所以這個時候就出現了產後骨盆修復。
簡單的說一下骨盆在懷孕前後的變化:
咱們在懷孕期間,為了能夠給肚子裏的寶寶一個良好的生長空間, 在孕激素和松弛素的幫助下,咱們的骨盆上口,大骨盆部份會慢慢的開啟,骶骨和髂骨之間也會產生相應的移動, 讓寶寶能慢慢的下到咱們的小骨盆。在分娩期間,咱們的恥骨聯合部份也會產生相應的改變,骶骨髂骨之間也會相互配合轉動,從而幫助寶寶順利產出。
總的來說,骨盆在懷孕分娩過程中,會出現骨盆的外旋、外展、恥骨聯合相對位置的改變等變化。恥骨聯合3個軸向的運動是:前後、上下、旋轉。
生了小寶寶以後,如果沒有正確的姿勢和護理,不僅會造成腰、臀部,甚至渾身都酸痛的產後風濕,還有可能患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異常等婦科疾病。另外因為骨盆歪斜,肌肉和韌帶萎縮,骨盆向前傾斜,會讓兩條腿變得不一樣長。如果失去雙腿平衡,那麽重量均衡也會被打破,使得膝關節的壓力增大。長此以往,很有可能發展成退行性關節炎,伸直會變成O型腿或X型腿。
通常這種情況下造成的下半身肥胖,只有透過矯正骨盆才能得到解決。這也是產後媽媽們怎麽努力,下半身的肉也不見減少,屁股也不見縮小的原因。
那我怎麽知道自己的骨盆有沒有產生這些變化呢?
穿上褲子以後,褲子總是在腰上轉來轉去,而且褲子後面的中線也不在臀部中央?
直接躺在地板上的時候,骶骨會感覺疼痛嗎?
躺在地上的時候,你雙腳的按和地面的夾角大小會有區別嗎?
站在鏡子前面,看看你腰部左右側的曲線弧度一樣嗎?
臀部有臀線,你兩邊的臀線高低一樣嗎?
上半身比較瘦小,下半身比較粗壯嗎?
下半身比較容易涼嗎?
會有腰腿疼痛,或者發麻的感覺嗎?
現在會不會有哪些具體的癥狀令你感到不適呢?
如果有的話,可以去正規醫院先進行檢查;然後呢,透過醫院的康復科或者是尋找比較專業的運動康復機構來對自己進行調整訓練。
這裏的話也可以給你提供一個檢測骨盆的方法 ,詳細如下:
首先介紹一個主視眼的概念:
將你的兩個虎口重疊留出一個口。先兩只眼睛從口中看一個物體,然後頭不要動,閉上一只眼睛,看另一只眼睛能不能從口中看見物體。接著換另外一只眼睛再去看。你會發現有一只眼睛是看不到,或者看不完全口對面的那個東西的。能看清的就是你的主視眼。
接下來看看髂前上棘,分別在站立位和仰臥位躺著的時候去觸摸,記錄兩邊高低。
然後是後面的髂後上棘
用大拇指頂住這幾個骨性突起,用你的主視眼去看兩邊大拇指哪邊會高一些。記錄下來,進行一個反饋。
還有兩個動作,前面咱們找到了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這時候咱們把手放在這兩個點的中間部份,這個是髂骨。躺好,然後雙手放在髂骨處,向中間擠壓,看看有沒有不舒服,或者比較微妙的感覺;接著雙手交叉,右手放在左側髂前上棘內側緣,左手放在右側髂前上棘內側緣,向外側用力推,看看有沒有不舒服或者比較微妙的感覺。
可能會有以下情況
如果是骨盆側傾的話,一般來說是單邊的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都要比另一側的高。
骨盆前後傾斜的問題,你會發現兩邊的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是不一樣高的。
也會有骨盆側傾合並骨盆前後傾的問題。
有什麽情況,真實記錄下來就好。
關於修復骨盆的器械和骨盆帶
這兩個東西,有用,但是並沒有宣傳的那麽棒。上面咱們說過懷孕時咱們的骨盆會有一個外翻、外展的活動。這兩樣東西確實能夠幫助實作收骨盆上口的效果,但是,這樣的效果並不會持久。骨盆長期的在異常狀態下,周圍肌肉張力會發生變化。如果這個時候只對骨盆進行像修復儀這樣的刺激,只是改變了骨的狀態,並沒有改變肌肉,肌肉沒有正確的收縮記憶。用完修復儀當時是有效果,但是過不了多久就又回去了。
所以,還是應該將骨盆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和骨盆帶一起結合使用,這樣對於骨和肌肉都進行調整,效果才會持久,恢復的也會更快。
一、簡單的骨盆操(可以配合上骨盆帶)
1,站姿體側屈
雙腳分開自然站立,擡頭挺胸收腹,一手叉腰,另一手伸直向耳朵靠近,同時帶動身體向對側傾斜。保持2秒,然後做對側。
2,站姿後伸
自然站立,擡頭挺胸收腹。雙手放在腰部兩側,吸氣準備,邊向後伸邊吐氣,感受前面腹肌拉長收縮的感覺。
3,站姿前屈
自然站立,擡頭挺胸收腹。雙手放在骨盆兩側,吸氣準備,邊向前屈邊吐氣。
4,仰臥轉動
仰臥在墊子上,膝蓋彎曲,雙腿並攏。如下圖,在自己的可轉動範圍內進行轉動。
二、骨盆周邊肌肉力量訓練
1,蚌式
右側臥位,雙手自然放置,雙膝稍屈曲,骨盆垂直地面,不要前傾或後傾,兩側踝關節緊貼。以踝關節、髖關節為支點,左膝用力向上開啟。註意骨盆不要有旋轉,雙腳始終並攏。
2,俯臥抗阻屈膝
俯臥位,使用彈力帶或沙袋綁在腳踝處,大腿後群肌肉用力,使得膝關節屈曲、將小腿擡起 至最大角度。
3,俯臥腿後伸
俯臥位,膝關節伸直,臀部發力,將下肢擡起,保持2秒後緩慢放下。
4,側臥擡下腿
側臥位,膝關節伸直,腳尖勾起,下方支撐腿向上擡起,感覺大腿內側肌肉發力,保持2秒後緩慢放下。
骨盆修復,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用普世的方法來解決特殊問題,效果會有,但是你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從 筋膜和內臟復位角度去考慮的話~
在懷孕的時候,肚子一天天的變大,內臟也會隨著子宮的不斷變大而被不斷的擠壓。原來應該占地四畝,現在可能被「剝削」的只剩一畝三分地。而人體的整體迴圈與內臟系統息息相關,如果中間一個或者幾個出了問題,那麽你想要恢復產前身材,或者超越產前身材就比較困難啦~這個時候,其實可以采取如內臟松弛術等方法,幫助我們的內臟進行恢復。
因為人體的肌肉其實是被筋膜包裹的,比如買豬肉的時候,上面會有一層白的膜。這個時候,可以想象一根火腿腸,皮包裹在肉的外層。如果不把火腿腸的皮隔開,那想要活動裏面的肉就會比較困難啦。而且,在剖腹產或者盆底肌失真傷的情況中,從外面看是會有疤痕組織存在,從裏面深層呢,其實會有筋膜的黏連。如果這種粘連不處理的話,陰雨天氣的癢癢癢,或者疼痛等情況都會影響你的恢復大計。疤痕按摩,筋膜放松的方法對你來說就很有必要了。
產後的姿勢體態,對於恢復產後體型來說也很重要。這方面的詳細可以看看下面我寫的一些文章。希望能幫助到你。
翁凱翔:不良身體姿態:上交叉症候群
翁凱翔:不良身體姿態:下交叉症候群
頸前伸的你看過來
產後恢復體型其實是一個大工程,它不是簡簡單單的控制飲食,管住嘴、邁開腿就行了的。它對於生理、心理、外部的社會支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因為產後體型的產生原因是一個長期的結果,那麽,也就註定了其實產後恢復相對來說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太著急。你的身體很偉大,現在她只是累了,多給她些時間,相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