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盡早幫助家長辨識「校園霸淩」,幫助孩子避免遭受到被霸淩?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周亞男主任給出了一些相關建議。
1、辨識身體傷害
欺淩者可能透過肢體手段,以毆打、腳踢、掌摑、抓咬、推撞、拉扯等方式侵犯他人身體或者恐嚇、威脅,受欺淩者在校園霸淩行為中處於弱勢的一方,可能較難向外求助,獲得幫助。
家長可以透過辨識孩子的身體是否無故出現傷痕,尤其是經常性的外傷、瘀傷、不需要醫療幹預的身體疼痛。家長也需要小心留意衣服下的身體部份,這些隱蔽部份的傷痕不容易被觀察到,較容易被忽略。
2、辨識財產損失
欺淩者可能會搶奪、強拿硬要或故意毀壞他人財物,被欺淩者的物品、金錢較難被保護。
家長可以透過辨識孩子是否物品經常遺失、損壞,零用錢突然過量使用,但是並未有消費記錄或者相應新物品的購入。
3、辨識精神損害
在校園欺淩中精神損害較前兩種情況較難被辨識出來,欺淩人可能透過語言欺淩、關系欺淩、網絡欺淩等方式傷害他人。
家長可以透過觀察孩子,是否出現情緒低落或者不穩定,無故哭泣,不願意與人交流,回避外界,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學業成績下降,不願意去學校、害怕學校,甚至可能出現自殘、輕生想法或行為等。
當家長察覺到孩子出現上述情況,兒少心理科周亞男主任建議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和孩子溝通,詢問是否在校園或生活中出現特殊情況,了解相關傷害的原因。如果家長辨識到孩子遭受到校園欺淩,則需要盡快幹預。
1、第一時間保護好孩子的安全,確認身體、財產、心理狀態的受損害程度,如需醫療幫助,請及時就醫。如涉及司法問題可以咨詢相關從業人員。
2、家長可以嘗試多與孩子交流溝通,維持較好的親子關系,給予孩子支持和關註。告知孩子如果遭受到校園霸淩,可以主動告訴父母,父母會陪伴孩子一起來應對困難。例如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表達:「我需要幫助」,「我很難受」,「我感覺不好」,「我很害怕」;具體在學校經歷了什麽事情或者危險;有沒有哪裏不舒服,等等。
3、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勇於對校園霸淩者說「不」,明確拒絕霸淩者的霸淩行為,表達自己態度,建立身體、財產、心理安全邊界。如果對方使用暴力,力量懸殊,可以嘗試教孩子逃離的方法及防身方式,保證當下的人身安全;然後讓孩子及時告訴老師,尋求老師的幫助。
4、如果孩子依靠自身較難解決被霸淩情況,家長可以幫助尋求學校、醫院、法律、社會等相關資源幫助。
轉給你身邊的新手爸媽,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遠離校園霸淩,健康茁壯成長。
記者:駱妍婷 通訊員:淩冰心
來源:政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