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首度實戰蘇57,烏戰場五代機首秀:效能揭秘

2024-09-18軍情

俄羅斯蘇57戰鬥機首次實戰任務

俄羅斯終於開始使用他們的關鍵武器了。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戰場上,首次出現了蘇57戰鬥機執行實戰任務。這些蘇57對於俄羅斯空天軍來說非常重要,現在它們終於被投入戰鬥,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呢?

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蘇57的服役數量仍然不足。作為俄羅斯空天軍的最後一張王牌,為什麽蘇57的生產進度一直這麽慢呢?制約蘇57大量生產的因素可能有多種,但主要可能包括技術難題、資金限制或者生產設施的問題。無論是哪種原因,這都意味著俄羅斯在提升其空中力量方面面臨一定的挑戰。

俄羅斯大規模使用蘇57戰鬥機打擊烏克蘭目標

根據外國媒體的報道,俄羅斯國防部最近公開表示,在庫爾斯克州進行的對烏克蘭軍隊的反擊行動中,使用了蘇57隱形戰鬥機,並對烏克蘭軍隊的40個目標進行了空襲。從這些資訊中可以看出,對烏克蘭軍隊的40個目標發起攻擊,顯然不僅僅出動了一兩架蘇57戰鬥機,而是進行了大規模的部署。確實如此,對於蘇57這種戰鬥機而言,對40個目標進行打擊已經算是大規模行動了,畢竟你知道,蘇57的數量其實不多。

俄軍使用蘇57戰機的戰略考量

為什麽俄軍選擇在這個時機在庫爾斯克戰場使用蘇57戰機?我的理解可能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烏克蘭方堅決要在庫爾斯克地區鞏固陣地,這成為他們談判時的一個重要砝碼。盡管從戰略角度來看,庫爾斯克與烏克蘭東部四個州相比,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面積都相去甚遠,戰略價值無法相提並論。然而,庫爾斯克對於俄羅斯來說,具有不可忽視的政治意義,因為它是俄羅斯的領土。俄羅斯必須奪回這塊土地。因此,澤連斯基非常重視持續控制庫爾斯克俄羅斯領土的問題,這不僅在外交談判中有利,也能在國內輿論中獲得支持,因為烏克蘭在這場沖突中已經連續多年遭遇失敗,能夠在前線取得勝利,對國內輿論有積極影響。

第二,透過在庫爾斯克戰場展示蘇57戰機的能力,可以向外界傳達出俄羅斯在現代軍事技術方面的實力和決心。這不僅能增強俄羅斯國內的士氣,還能對潛在對手形成威懾,同時為未來的軍事行動提供戰略優勢。在當前緊張的國際局勢下,這種展示有助於維護俄羅斯的安全利益和地緣政治地位。

綜上所述,俄軍在庫爾斯克戰場出動蘇57戰機的決策,既體現了對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也展示了其軍事技術和戰略意圖,具有多層戰略意義。

澤連斯基增兵庫爾斯克,應對俄羅斯進攻

澤連斯基增加軍隊到庫爾斯克,是因為這裏變得很重要。現在,庫爾斯克至少有7支主要部隊在那裏,大約有3萬人。這些士兵都是非常優秀的烏克蘭軍隊成員,他們接受過北約的特別訓練。他們擁有各種北約的先進武器,像是M1A1坦克、布萊德利裝甲車、豹2坦克和海馬斯火箭炮等。他們在防禦上也做得很好。

所以,俄羅斯最近在庫爾斯克的進攻並不像人們預期的那麽成功。

俄羅斯兵力集結與戰鬥力評估

俄羅斯集結了大約六萬兵力,但主要的精銳部隊並不多。例如,從赫爾松戰場調回的188海步突擊旅,雖然在那邊算是一支常駐部隊,但其實只是二線力量。俄羅斯的進攻部隊,主要是由俄軍的義務兵組成,還有新建的三個邊境州軍團,它們的戰鬥力目前還難以評估。

俄羅斯采用遠端精確打擊後跟進戰術

俄羅斯的戰術策略並不是直接派遣陸軍沖鋒,而是首先利用遠端火力對烏克蘭軍隊進行精確打擊,之後再由地面部隊跟進完成任務。據說,在執行庫爾斯克行動期間,烏克蘭呼叫了兩套愛國者防空系統,最初這些系統部署在邊境附近。不過,目前不清楚這兩套系統現在的位置。考慮到俄羅斯派遣了蘇57戰鬥機參戰,這可能表明俄軍也擔心自己的戰機遭受損失。畢竟,前幾天在敖德薩附近有一架蘇30SM被擊落。

俄需庫爾斯克戰役提振戰場信心

另一個關鍵點在於,俄羅斯確實需要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恢復其戰場信心。畢竟,他們已經遭受入侵一個多月了。雖然背後可能有復雜的原因,但普通民眾可能不會只關註俄軍的戰略和挑戰,更多的是對俄軍未能在這麽長時間內驅逐烏軍的無力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利用第五代戰鬥機來提振士氣是有必要性的。然而,目前俄軍的蘇57裝備數量卻讓人感到擔憂。

蘇57與殲20:數量差距與進展對比

蘇57是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它在2010年進行了首飛測試,並於2021年開始正式服役。然而,直到現在,俄羅斯空天軍擁有的蘇57數量還不到30架,這其中還包括了6架原型機。對於俄羅斯空軍而言,這樣的數量僅僅相當於兩支中隊,顯然不太夠用。

相比之下,中國殲20戰鬥機也在2011年完成了試飛,與蘇57的進度相近。目前,殲20的裝備數量已經接近12個旅,甚至已經開始服役第四批次的型號。這顯示了中國在第五代戰鬥機發展上的顯著進步和實力。

俄羅斯蘇57戰鬥機生產受限於半導體技術

實際上,俄羅斯確實有意願制造蘇57戰鬥機,但遇到的主要問題在於俄羅斯的半導體技術限制了生產效率和數量。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因為俄烏沖突後,俄羅斯受到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無法進口所需的關鍵半導體部件。但這並非全部原因。早在2014年,當克里米亞事件發生後,美國就抓住了這個時機,對俄羅斯實施了全面禁運,其中包括半導體產品和航空零件等關鍵領域。所以,俄羅斯面臨的半導體技術制約問題,並非始於近期的經濟制裁,而是早在美國對俄采取嚴厲措施時就已經存在。

蘇57電子器材效能不足

蘇57現在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它的電子器材系統效能不足,遠遠落後於中國和俄羅斯的其他先進戰機。即便俄羅斯想大量生產蘇57,但如果缺乏先進的電子器材,那麽制造出再多的蘇57也等於無用,就像土耳其的第五代戰機一樣,只是外表看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卻無法發揮應有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