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174萬對98萬,中美兩國軍工企業實力對比,差距越來越大

2024-07-27軍情

當下,美軍仍然被公認為是全球最強有力的武裝力量當中的一個。

不過在最近這二十多年,美國的軍事工業有了顯著的衰退表現,不管是規模,還是產業鏈體系,又或者是熟練工人的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軍工產業得靠國家的工業實力撐著,咱中國有著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工業規模,連美國人都沒法不承認這一點。

今年 1 月,美國國防部釋出了其首份【國防工業戰略】,這會引領未來五年美國工業政策的擬定以及投資方面的事兒。

據數據統計,美國排名前十的軍工企業大概有 98 萬名員工,咱中國前十大軍工企業則約有 174 萬員工,而且這規模上的差距還在不斷變大……

曾經牛得不行的美國軍事工業咋就衰退了,中美兩國軍工規模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美國軍工「自廢武功」】

在二戰的時候,美國展現出的極為強大的軍事生產能力令全球都感到驚訝。

從 1941 年參加戰爭,一直到 1945 年二戰結束,還不到 5 年的時間,美國造出了 19.3 萬門火炮、410 億發彈藥、8.6 萬輛坦克、29.7 萬架飛機、8800 多艘戰艦,這規模簡直大得讓人吃驚……

這是由於美國在 20 世紀初就穩穩地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有著齊全的產業鏈以及大量成熟的技術工人,國內的工業企業可以很快投入到軍事生產裏。

二戰打完後,美國按理應該「收起武器,不再打仗」,可隨著冷戰開始,再加上美國接納了好多外國科學家,美國的軍工企業不但沒變弱,還在冷戰的時候變得更強大了。

和蘇聯不一樣,美國的軍工產業跟民用產業聯系緊密,二者能夠良好互補,說白了就是「把科技藏在民間」。

咱們都知道美國的軍工巨頭,像波音、雷神、格魯曼、洛克希德馬丁,全是民營企業,不光生產軍事裝備,還生產民用的東西。

如今咱們根本離不了的互聯網、WiFi、GPS 這些東西,起初都跟軍事用途有著緊密的關聯。

1991 年蘇聯突然解體之後,美國就成了全球獨一份的超級大國,放眼去看,全世界都沒有能跟它抗衡的了。

對手沒了,那也就沒必要一直維持超大規模的軍隊了,所以美軍就開始縮小規模。

後來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一發生,就讓美軍更加堅定地認為,未來的美軍得「保持絕對優勢」,不會再有實力相當的對手了。

這種「盲目樂觀」的情緒很快就在美軍當中擴散開來,在國防長拉姆斯菲爾德的主導下,美軍停止了好多先進武器專案,像「快鷹」高超音速導彈、「十字軍戰士」自行火炮、「科曼奇」隱身直升機之類的,轉而大力推行現在飽受爭議的「斯特瑞克」裝甲車、濱海戰鬥艦等等。

這些頂多算是美軍短期內的問題,真正讓美軍根基受到動搖的其實是美國自己主動搞「去工業化」。

這簡直就是自毀本事,遺禍無窮,到現在美軍都一直被它影響著,軍事工業不斷衰敗,還沒本事改變這種狀況。

美國為啥要主動「去工業化」呢,這給美國軍事工業帶來了啥樣的沖擊?

【 美國主動「去工業化」】

其實在上世紀 60 年代的時候,美國就主動搞「去工業化」了,可沒啥明顯效果。

美國為啥會主動搞去工業化?這問題可復雜得很吶!

制造業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基礎,美國也不例外。

不過冷戰結束以後,美國成了全球獨一的超級大國,在軍事和金融方面擁有霸權。

這就讓美國不用依賴規模巨大的制造業,單靠金融霸權,便能獲取超額的利潤。

簡單來講,美國人察覺到搞金融要比埋頭發展制造業賺錢容易得多。

這樣一來,美國經濟逐步脫實向虛,有意舍棄了一部份制造業,把精力都放到金融、互聯網這類高附加值的行業裏去了。

結果呢,美國股市很快就興旺起來,GDP 一個勁兒地往上漲。

但啥都不是白來的。

在美國,金融業一片繁榮,可背後卻是制造業的衰敗。

美國人心裏清楚軍工可重要啦,壓根就沒想著削弱自家的軍工產業,他們的目標是那些普通的、低附加值的民用制造業。

但就像前面講的那樣,再厲害的軍事工業也得靠國家的工業實力來支撐。

在美國,民用制造業快速地變小了,好多制造業的企業都破產啦,上下遊的產業鏈也斷了,制造業的成本一下子漲得很高,與此同時,大批熟練的技術工人都下崗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軍工產業沒法自己置身事外,成本很快就漲上去了。

最突出的例子要數美國造船業了,它主動舍棄利潤不高的民營方面的業務,一門心思專註於美國海軍的訂單。

結果美國海軍的訂單壓根兒就撐不起美國造船業,還讓美國造船業的規模又變小了,像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都成美軍航母的唯一制造商了。

可船廠因為訂單少,成本還上升等情況,導致建造的軍艦一再延期,價格也一直往上漲,把美國海軍折騰得夠嗆。

就拿美國「福特」級航母的首艦來說,最初簽合約的成本是 51 億美元,可實際上已經花了 150 億美元,然而它的效能還是沒法讓美軍稱心。

美國的「朱姆禾特」驅逐艦,原本預計建造費用是 14 億美元,可實際成本竟然漲到了 40 億美元;

美軍的下一代驅逐艦 DDG(X),美軍「樂觀」地估計其成本會是 34 美元,可最終到底多少成本還是造船廠來決定……

這種成本超支的情況差不多在美軍所有先進武器裝備的研發裏都有。

除了武器成本很高這一問題,原本被稱作「天下無敵」的美軍科技,也在慢慢失去光彩。

就像美軍投入了幾十億美元,可到現在也沒研制出一款高超音速武器。

另外,由政客、軍火巨頭之類的人構成的軍工復合體在美國好像有了難以控制的苗頭,甚至能夠左右美國的國家政策。

美國軍工企業的衰退不過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在於美國整個工業實力的變弱。

再看看咱們作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軍工產業跟民用制造業一塊兒發展,速度那是相當快。

【中國軍事工業的崛起】

中國軍事工業開始得挺早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基本齊全的工業體系。

不過實話說,跟那時世界的先進水平相比,是有一些差距的。

不過咱中國人民一直自力更生,從來都沒放棄過獨立自主去發展,就在那種艱苦的狀況下,達成了像兩彈一星這類偉大的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咱們國家大力引入外國的先進技術,國內的制造業發展得特別快。

2010 年,咱們國家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國,啥工業門類咱都有。

2023 年,中國的鋼鐵產量達到了 10.19 億噸,在全球總產量中占比 53.9%;

2023 年,中國造船業的三大指標已經連續 14 年位居全球榜首,比全球其他國家加起來的都多;

中國軍事工業的強大不光體現在規模方面,質素方面也是如此,因為有民營企業的加入,展現出了超強的活力。

當下中國海軍的規模已然位居世界之首,估計到 2030 年,軍艦的數量會超過 440 艘,可美國海軍卻面臨著「一艘軍艦都難有」的局面。

當下這會兒,就跟過去那時候一個樣。

中國的軍工產業崛起勁頭誰也擋不住。

據統計,美國前十大軍工產業的員工有 98 萬,中國前十大軍工產業的員工則有 174 萬。而且中國的科研人員不光更年輕,人才儲備也更充足。

伴隨著中國制造業持續向前發展,中美兩國軍工產業的規模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

關於這個,各位有啥想法?歡迎留言一起聊聊。

參考的資訊來源:

[1]官方媒體環球網有報道【美國未來武器為啥接連失敗?專家稱:這暴露了美國防工業體系的深層次問題】

[2]官方媒體界面新聞有篇報道叫【美國制造業真的衰落了嗎?】

[3]官方媒體手機光明網說【美國「再工業化」沒啥成效】

不過為了讓文章更好讀,細節或許有修飾,您得理性地看,就當參考就行!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