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無處可逃?中國還未收台,三大艦隊已被美日韓菲堵在家門口了?

2024-09-13軍情

一直以來,雖然中國希望透過協商的方式化解中美分歧,但效果不佳,為維護霸權,美國依舊不斷加強對華封鎖力度。如今從地緣上來看,還未收台,中國三大艦隊已經被美國帶著盟友堵在家門口。

在中國東海、南海等地分布大量島嶼,這些島嶼有一部份並不在中國控制範圍內,反而在美國盟友手中,即:日本、南韓、菲律賓。

在這些島嶼存在的情況下,解放軍海軍艦隊要想深入太平洋,必須走幾個固定水道,比如大隅海峽水道,宮古海峽水道,還有巴士海峽水道。

這從軍事戰略上來看是有風險的,因為美國只需要在這些小島上部署軍事基地,再布置遠端雷達、反艦導彈就能有效威脅到中國海軍,一旦爆發戰爭,這些小島就將形成封鎖網絡。

而我方要想解決這個封鎖,得派遣兩棲登陸作戰部隊,一個挨一個的登島作戰搶奪這些小島,但對此美軍卻能以逸待勞。

其實從戰略上來看,美國也的確一直在利用這些小島封鎖中國,因為新中國建立後,中美關系就並不好,當時中國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所以那時美國就考慮使用島鏈來對付中國。

美國最開始與盤踞在台灣的蔣介石合作,並在日本本土部署大量軍事基地,有一些基地一直到如今依舊存在,橫須賀海軍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而菲律賓則幹脆長期都是美國的海外殖民地。

為更好壓制中國,美國還在日本部署過一支第七艦隊,該艦隊是美國海軍序列中戰艦數量最多、整體作戰實力最強的一支分艦隊,足見當時美國為在戰略上鎖死中國,確實做過很多努力。

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後,美國曾一度放棄在台灣島駐紮軍事力量,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於杜特爾特時期也得到清零,可以說中國周邊戰略環境大振幅改善。

但自從中國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以及特朗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美國重返亞太、搞亞太平衡陰謀暴露無遺,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美國正進一步加固島鏈,支持日本重振軍力,還向日本出售戰斧巡航導彈,幫助其在靠近宮古海峽附近的小島上建立軍事基地。

而且美國還重新開機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宣稱要在菲律賓島上部署戰術導彈,這確實給中國三大艦隊深入太平洋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那麽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到底該透過什麽樣的方式來突破美國的封鎖?

其實從大方面來看,只要能收復台灣,便可直接擊碎美國島鏈,因為台灣位置太過特殊,它本身也是美國第一島鏈的一個核心節點,一旦中國能實作祖國統一,那在台灣靠近太平洋的沿岸,就可以建立軍事基地,以後解放軍不需要再從大陸港口深入太平洋。

當然我們還可以在台灣島大規模修建各種軍事基建設施,譬如空軍基地、導彈基地,甚至在這裏部署核潛艇基地也不是不行,到時候解放軍核潛艇則能在太平洋如同幽靈刺客一樣四處出擊,這對美國的戰略威懾前所未有。

但客觀來講,收復台灣並沒有那麽容易,畢竟如今兩岸關系惡劣,台灣省執政黨也是台獨勢力,台獨肯定不會支持和平統一。

而若是使用武力手段,又有可能會留下隱患,所以在統一短時間內不太可能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考慮其他手段來打破美國戰略封鎖。

即從軍事層面上解決問題,重點發展兩方面的作戰力量。

第一,是彈道導彈部隊,這也一直是之前解放軍發展的絕對重點,因為自從建國後,美國的海軍艦隊、特別是航母編隊就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還多次出現在中國周邊。

美國海軍艦隊的存在,是中國不能實作祖國統一的重大緣由。

而發展一支強大的海軍需要經濟、時間成本,這是當時中國做不到的,所以我們便開始發展「不對稱打擊系統」,透過研發各種先進彈道導彈的方式,來捍衛領土、領海安全。

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解放軍本身便擁有多種能直接威脅美國航母戰鬥群,以及美軍基地的戰術武器,就比如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東風26導彈,那下一步我們要做的是進一步發展彈道打擊能力。

在戰爭爆發後,能夠第一時間對美國、以及其盟友國家部署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基地進行精確打擊。只要摧毀這些基地的基建設施、跑道,便能夠將其癱瘓,之後再讓海軍艦隊掩護兩棲登陸作戰部隊,挨個拔掉這些釘子即可。

第二,進一步加強海軍實力。當前中美兩國海軍還是有差距,美國擁有超過十艘航空母艦,但解放軍海軍如今滿打滿算只有三艘。雖然解放軍的導彈驅逐艦在技術上實作反超,但從數量上依舊不如美國海軍。

那麽解放軍海軍如今也只能在彈道導彈部隊的打擊範圍內作戰,才能保證優勢。可是一旦解放軍海軍能擁有數量更多的航空母艦,不指望達到和美國同等規模的海軍艦隊,只要有美國海軍艦隊的七八成,也已經夠用。

而且解放軍海軍也應該盡快設計研發新一代的航空母艦,讓解放軍航母也核動力化,這樣能讓解放軍海軍深入太平洋作戰,那解放軍海軍就不僅是能在中國周邊進行軍事防禦這麽簡單。

只要把戰線成功推進到太平洋中段,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是否還會配合美國就不好說了,而且這樣也能夠更好捍衛中國周邊領海圈的安全,讓美國無法威脅中國大陸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