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聽了一堆大道理,還是過不好一生?
我分析了一下,大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一種是聽的是大道理
別人總結出來的道理,具有普適性。只是一些大的道理。是共性的東西。相當於數碼中的公式與定理。
而你是特殊的個體。雖然解決問題的道理相同,但你有你的具體的情況,具有特殊性,要靈活運用這些道理,解決你的具體的特殊性的問題。
舉個例子吧。
我們知道,三角式的高比斜邊短。這就是定理。是普適的原理。
下面有兩道題,就是運用這個定理來解決的。就具有特殊性。就需要特殊問題具體分析運用這個原理。
這道題很多學生都會做。知道6厘米這條邊就是高,運用的知識就是高比斜邊短的原理。
但下面這道題些有同學就不會做了。
哪條邊是底邊呢?
1)如果12厘米的邊是底邊:
明顯斜邊8厘米比高10厘米短,不符合原理。肯定不對。
2)如果8厘米的邊是底
高10厘米比斜邊12厘米短,符合這個原理,因此這個高的底邊肯定是8厘米的這條邊。
這就是運用了高比斜邊短的原理。
道理具有普適性,而自己的問題具有特殊性。
要解決自己的問題,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道理,來解決問題。
2、還有一部份是大道理是空洞無物的,沒有可操作性。
雞湯文就屬於此例。
這不叫道理,叫正確的廢話。
比如,你要自律才能成功。
你要努力勤奮才能成功。
做銷售的你要洞察客戶的需求。
做人要有情商,溝通要有方式方法。
你要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洞悉事物的本質。
如何才能自律,不知道。
如何努力,怎麽樣地勤奮才能有效果?
如何洞察客求?
如何提高情商?如何溝通?
如何提高認知水平?
等等,這些都無從下手。
3、別人給的是具體的方法,而不是大道理。
同樣的,別人給出的方法,是在根據他的具體條件,具體環境分析後,運用的各種原理提出的解決方法。但這個方法並不一定適合於你。
就像上圖講的第一個題,這個方法就不能照搬過來,用在第二個題目上。
否則就是機械搬運,也叫東施效顰。
只有把具體方法背後的原理搞清楚,根據自身的情況,運用這個原理來解決你的具體問題,才有用。
圖書管理員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方針,是基於中國的國情得出的戰略決策。無產階級和貧下中農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的中堅力量,也是武裝有生力量的主要來源。只有在農村建立根據地,得到貧下中農的支持,才能有可能取得勝利。
而國外的一些國家,采用的是先奪取城市,然後再擴大到全國,是基於他們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戰略。
但並不適合當時的中國。
而王明等人,就是照搬別人的經驗,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差點葬送了革命。
這大概就是聽了一堆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