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家裝不要客廳是否可行?

2014-12-24知識

補充回答向個關於開放式空間的問題,關於要不要客廳的問題請看本回答後半部份。

(多圖預警)

廚房為什麽不能弄成開放式?書房為什麽不能弄成開放式?衛生間都可以是開放式的!你覺得不能開放是因為你沒認真去思考,沒有找到好的解決辦法而已!

----------------------------

先貼出我們微信公眾號的原創連結:

衛生間都可以是開放式的,你還要糾結開放式廚房?

前幾篇關於核心區的文章推播後,一直有人在說:中式烹飪油煙大味道重,開放式廚房不符合國情。書房的主要功能是讀書寫東西,開放環境太嘈雜,讓人沒法靜下心來。。。


今天,小優就重點談一談這個問題。

家居空間的開放邊界在哪裏?

先問一個問題:

你家的衛生間,

你能接受它是開放式的嗎?

開放式衛生間

如果這是一個公衛,相信很多人會罵腦殘;但如果它是主臥套房中的一個主衛,相信很多人是可以接受的。

再比如,臥室這樣設計,很多人會覺得還蠻有情調的,

如果床邊擺的不是浴缸而是馬桶呢?

估計除了需要特護等特殊情況,絕大多數時候,設計師都會被人罵 該吃藥了

但是如果換成這樣,

就是大多數人都完全可以接受的了。

既然連衛生間都有可以做成開放式的場景和功能區,為什麽要對開放式廚房和書房那麽耿耿於懷?你認為不合適,只不過是你沒有認真去思考,沒有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而已!

回到衛生間的開放問題,上述例子說明:衛生間並非不能做成開放式,但是要區分不同的空間(實際上就是面對不同的人),區分不同的功能。

所以, 區分 就是今天的 第一個關鍵詞

此前推文,重點談的都是整合。但是沒有拆分,就沒有重組,也就不能有效整合。所以, 分和合從來都是一體兩面


那麽,又應該怎麽分呢?


1、 功能拆分重組


衛生間可以幹濕分區,廚房為什麽就不能拆分呢?

其實仔細想想,你不能接受開放式廚房,無非就是熱炒環節的油煙和味道,那什麽不把廚房的熱炒功能單獨拆分出來,做成二進式廚房呢?

比如倫敦的這個案例

位於右手邊的熱炒區和開放式廚房島台被折分成2個部份,熱炒區可封閉。

將熱炒區拆分出來,一個很小的封閉空間就可以解決問題。

熱炒區可以簡單到就是一個竈台,當然,有條件也可以再加裝一個水槽。這個小空間,甚至可以利用和化解畸零區。

原先廚房所占用的眾多空間都可以參與到公共空間的功能協同整合中來,廚房空間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隔絕了油煙,連書架都可以擺進廚房。廚房、餐廳、客廳、書房在開放式的公共空間有機地融為一體。

將熱炒區分離出去後,冰箱、微波爐、烤箱、榨汁機等眾多廚房電器就不用再身處油煙環境了。不這僅減輕了打掃衛生的負擔,同時也最佳化了你大多數時候的烹飪環境。

公共空間的一側可設定廚電櫃。在開放通透的環境下,無論是備餐、烹飪輕食、烘焙點心,還是清洗碗碟,都要比在陰暗潮濕且油汙彌漫的封閉式廚房中要愜意得多。

將熱炒區分離出去後,無論是日常居家還是待客,都有更多時間一邊備餐或收拾一邊交流,家人和客人還可以在邊上打打下手。畢竟,真正熱炒的時間其實並不長。

試想一下:主人也可以和客人在餐廳邊聊邊準備食品。只要客人願意,還可以輕松地露一手。是不是要比你埋頭在廚房做飯,把客人無聊地扔在一邊好很多?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家優站此前的推文專門討論過,感興趣的不妨參考如下2個連結:

往來|還在糾結要不要開放式廚房?其實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什麽是好的開放式廚房設計? - 小優的回答


2、 空間分時整合


很多空間的浪費,實際上是將空間和時間孤立開來考慮問題。

比如,家優站經常詬病的「沙發+茶幾+電視」的僵化客廳模式,除了看電視和會客,很多時候都是放任這個家裏最大的空間在那裏浪費的。

所以,學會分時整合是開放式公共空間減少空間浪費,提高使用率非常重要的方式。

下面說幾種比較常用的空間分時整合形式:

一地多用

一個開放式廚房島台,既可以當廚房備料區、又可當輕食烹飪台,

(嗯,這家也是二進制廚房)

還可以當餐桌,甚至是吧台、工作台。

多種功能分時整合在了一個空間,既能滿足功能需求,又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可變空間

餐桌和凳子都是可以折疊收納到墻上的,用餐時放下來,不用時收上去,這個空間就可以用來做別的用途。

動線合並

如果是封閉的廚房,操作台前要一條操作動線,餐桌靠墻部份也要留出動線。開放式廚房將這兩條動線合並了。

4 柔性隔斷

根據需要,靈活選擇某個空間在不同的時段是開放還是封閉。

害怕開放式書房不能靜心的,這也是一種解決辦法。


3、 功能分布協同


很多人有一種精致的格子主義情結,迷戀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整潔有序,如果你家空間足夠大,當然最好不過。問題是,大多數人家裏空間都不寬裕,不可能按照某個空間實作某個主要功能的格子方式布局。

尤其是在碰到家裏來了很多客人等機率不高但又確實存在的特殊情況,這個時候,開放式公共空間的分布式協同的優勢就充分顯現出來了。

前不久,家優站剛列舉過這方面的例子( 詳情請點選下面的連結 ),在此不再綴述。

為了更好地在家待客,他家把客廳取消了!


在這裏小優要重點說一下分布式書房。

袁枚老先生說: 「書非借不能讀也」 。說得就是大多數人對待讀書的心態,缺書的時候珍惜讀書機會,一旦手頭可讀的書多,反倒束之高閣了。

尤其是生活節奏快、時間碎片化的情況下,更是難於找出整段時間焚香凈手去讀書。所以,一個坐擁四壁藏書的精致書房的夢想,對於多數人來說也就只是個夢想,你家書房真要這麽布置,可能一年到頭你也讀不了幾本書。

其實,藏書的更好狀態就是讓它們分布在任何你可能讀書的地方。

比如說會客區沙發旁,

餐廚區桌子邊,

過道

床頭

甚至浴缸邊,

馬桶旁……

隨時隨地都能在手邊摸到手,你才可能利用各種零碎的時間讀更多的書。

話說,你還會覺得書房不能做成開放式嗎?


4、 功能空間混搭


前面說了3個 「分」 的問題,最後說一個 「合」 的問題:混搭。

這裏說的混搭,不僅僅是指不同風格間的家居混搭( 關於這方面,家優站曾連續推文進行過詳細討論,參考文末連結 ),更是指不同功能空間之間的混搭。

正因為傳統的單一主要功能空間被分拆、分解,才可以進行更有想像力、更具實用的空間新組合。

其中一個重要的組合手段,就是混搭:破除舊有的固化空間組合觀念,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重新組合空間。

兒童玩具房可以跟會客區並存,

遊樂場可以建在餐廳,

餐廳可以設在衣帽間,

過道一旁可以設定工作台,

樓梯間可以是放映廳,

臥室床邊可以放浴缸,書房就更不必說了,前面已經說過,家裏到處都可以是書房。



關於 家居風格的混搭

你可以參考如下連結:

想讓家變生動?看了這個,你再也不會成套地往家裏買家具了!

怎樣才有一個混搭精致的家?看完這個,趕緊回家寫散文去吧!

家居萬能混搭3大法寶:潔美質、自然色和搞破壞

或者是這個:家裝風格如何處理「混搭」? - 小優的回答


關於 家居核心區

你可以參考如下連結:

你家1/4的面積在浪費,只因你眼中的家已碎片化……

為了更好地在家待客,他家把客廳取消了!

為了讓家人隨時能看見他做飯,他把廚房和衛生間統統改了


======分割線========

以下是此前關於是否要客廳的回答

======分割線========

為什麽一定要客廳呢?

上面有人提及核心區,我覺得最關鍵的問題沒說透,概括起來說就是一句話:

你家1/4的面積在浪費,只因你眼中的家已碎片化……


先貼出我們微信公眾號的原創連結:

你家1/4的面積在浪費,只因你眼中的家已碎片化……

-------------------------------------------

說起來,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住得挺 奢侈 的。

一邊是居高不下的房價,另一邊卻是家裏大面積的空間長期閑置。

不信?

試想一下,你家客餐廳占你家多大的面積,一般都在1/4左右吧?

再想一下,你家這1/4的空間利用率有多高?

因為家優站一直在倡導新客廳的理念,後台總能到收到不少要小優幫做家居規劃的留言。小優在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新理念的同時,也在實際溝透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雖然想改變,但在觀念上受既有的客廳餐廳等分割布局的束縛太深,缺乏整體空間的觀念,繞來繞去總是放不開。

每次,小優都不得不反復提醒: 你的家是一個整體,不是一個一個小隔間的組合

在這個過程中,小優越來越清晰地發現:要做到這一點,僅僅倡導新客廳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小優要來個大破大立:

請忘了所謂的客廳、餐廳這回事吧。家,不是一個個分類精細的小格子,而是一個能盛放你整體生活的大容器。在這個大容器裏,你要學會整體規劃,先確定核心區,再圍繞這個核心區安排其他空間。


什麽是核心區?


除了睡覺上衛生間這些必備的基礎功能,你和家人最希望在家裏實作什麽功能?承載這個功能的區域,將會是你和家人最常用的共同空間嗎?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恭喜你,你已經找到了你家的核心區。

它可以是一個家庭工作室,也可以是廚房,還可以是親子遊樂空間,更可以是共同的興趣空間……

這個核心區,就是你在做家居規劃時的中心。

它是你和家人最值得花思打造的空間,其他空間布局都要圍繞著它來展開,為了它,其他空間做一些妥協甚至是舍棄也在所不惜。

這樣,家,才能成為一個主次分明的有機整體!


這麽說有點抽象

看看別人是怎麽打造家核心區的吧



1、親子空間是家的核心


在家裏建一個遊樂場,為什麽不?

台灣高雄的這一家,就為女兒在家裏建了個閱讀遊戲區。

除了臥室和衛生間,其他區域都是開放空間。

家裏的核心區,就是這個集合了餐廳、書房、遊樂場於一體的親子空間。

在這裏,女兒可以滑滑梯,蕩秋千,

玩玩具、閱讀、甚至小睡,

在父母親的陪伴下練習鋼琴。

父母無論是在廚房做飯,

還是在桌旁閱讀,

或者在會客區小憩,都可以用目光陪伴女兒。

為了這個親子核心區,這套139平米的房子,客廳被壓縮成了一個小小的會客區。

簡單的懶人沙發和茶幾,外加墻上掛著的一台電視機,幾乎就是全部。

相比陪伴女兒成長,會客區的大小有什麽關系嗎?


2、圍繞廚房展開布局


這個家屬於台灣美食作家葉怡蘭。

整個家的核心區,就是一個大大的廚房( 詳情請點連結:她把廚房搬進客廳,占了家裏1/4的面積,為此還專門寫了本書 )。

不僅位於房子的中心,而且還足足占去了整個房子1/4的面積。

和大廚房相配套的,是一應俱全的各式炊具,

餐具,

當然,還有美酒。

整個公共空間圍繞著中島廚房三面布局,略微擡高的地台,將廚房和其他空間形成明確的區隔。

廚房占據了家裏最大面積的核心位置,就意味著其他空間都必須給它讓位。

餐廳被縮小為一張小方桌,

客廳的概念則完全被取消了,變成了一個小小的起居室。

這種布局,對於葉怡蘭來說再貼心不過。細數過去數年時光,每每客人來訪,其實極少待在客廳,往往都是圍著餐桌喝茶喝咖啡聊天。

把廚房改造為核心區後,客人幹脆連餐桌都懶得上了,就圍著廚房的大中島,自己添酒倒茶煮咖啡,其樂融融。




3、將衣帽間作為主線


上海一個裏弄內,40平米的公寓,時尚設計師自己的家,衣帽間是它的主線。

一進門,就是一個休閑區,皮制的酒櫃,配一把酒紅色的「蛋椅」。

黑色的鐵框門,是內室與外庭的隔斷。

往裏,是餐廳,也是衣帽間。夾道兩壁,都是直通天花板的衣櫃。

深沈的原木色櫃體,帶有黑鐵框的透明櫃門,再加上男裝沈穩的色調,處處透出硬朗的質感。

墨綠色的皮質收納櫃,冷峻硬朗中透出溫潤的質感。

越是空間小,越要重點確保核心區。餐廳小點沒關系,衣櫃一點也不能少。

衣帽間的盡頭,是色調鮮明的臥室:灰的墻、紅的床、棕的玻璃推拉門。

在這個小公寓內,衣帽間是絕對的核心。就連廚房通往衛生間的門,也不忘做成一個可以掛衣物和放鞋子的小衣架。



4、樓梯是家的軸心


很多家有躍層的家庭,都生怕樓梯太占空間,南韓這家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將樓梯間放在家中最核心的位置,而且占了不小的面積。( 詳情請點連結:這座山村圖書館竟然只有一件家具!你敢不敢也在家裏試試?)

把家庭核心區和關鍵動線合二為一,聽起來很瘋狂是不是?

如果將樓梯變成一家人都能共用的大家具呢?

首先,它是供人步行跨越的踏步。

其次,它是用於放書的書架。

同時,它還是一個供小孩遊戲的滑梯。

樓梯間墻上的黑板,是小孩們塗鴉的天地。

樓梯的下面,放上寬敞的工作台,和樓梯書架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個性十足的家庭工作室。

也是孩子們嬉戲和閱讀的空間。

把對面墻上的幕布放下,樓梯就變成了劇場式的看台。



5、大桌子是家的平台


一張大桌子,既能當書桌、手工工作台,又能當餐桌和輕食烹飪台,還能當收納櫃……

這樣的一張桌子,是全家共同的平台。( 情請點連結: 用一張3米長的大桌子爆改客廳,然後全家人晚上都忘了回房睡覺!

木有茶幾,木有電視櫃,一張1.2mX3m的大桌子就是空間的核心。

運用不同顏色的桌布,大桌面被巧妙地作了分區。

它是愜意的書桌,

是寬大的手工工作台

是全家人共同的餐桌,

也是輕食烹飪台,燒開水、榨果汁、做沙拉等,就不用去廚房了。

桌面之下,靠玄關的一面是鞋櫃,

其余則是滿滿的收納空間。

大桌子整合了既有的客廳、餐廳、書房功能,原先被分割占據的空間,就可以騰出來做更多事情了,比如說擺放收藏陳列架和樂器。

每當夜幕降臨,一家人聚在這個空間,雖然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卻呼吸相聞、氣息相通,那是怎樣的溫馨?

偶爾,把投影幕布放下,一起看一部大片,也不失為一種浪漫。

重復一遍:

家,不是一個一個分類精細的小格子;家,是一個能盛放你整體生活的大容器。請不要把一個完整的家,割裂和碎片化……


「家優站」 更多關於 新客廳的好東西,請參閱:

如果客廳裝修不以電視為中心會怎麽樣? - 小優的回答

--------------------------------------

集中回答幾個問題:

1、不要客廳不等於不要家庭公共空間,在這一點上,我跟題主的想法不一樣。恰恰相反,取消傳統意義上的客廳而代之以核心區,就是為了提供更好的促進家人共處交流的環境。在這方面,知友鹿角進行了非常好的提煉:應該把住宅中最重要的功能從房間裏拿出來,成為開放空間,和其它開放的功能比如餐廳和起居整合在一起,以此提高整體利用率。

2、關於第一個案例親子空間的層高問題,目測了一下,餐桌的高度與滑梯的步梯第4級高度大致平齊,根據旁邊櫃子的格數可以看出,第4級台階的高度與第二格上緣平齊,那個櫃子總高有8格,餐桌一般的高度為75cm,由此推斷,他們家的層高大概是3米。我們正常2.8米的層高,做個這種滑梯應該問題也不大。

3、很多人都有誤解,以為只有大房子才能套用核心區的理念,其實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在我看來,小戶型因為空間有限,更要好好地整合利用空間,這方面的案例,容我後續補充。

4、無論是親子空間、廚房還是衣帽間、樓梯,還是大桌子,我舉的都只是例子,我舉這些例子只是提供一種開闊思路的參考和借鑒。如果只是纏結這些例子是不是適合自己,就完全背離了我提倡核心區的初衷,因為每個家庭在不同階段對核心區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你有你自己對核心區的需求,那才是你自己的家,為什麽一定要機械地照搬照抄別人的東西? 我舉這些例子的意思是,滑梯、廚房、衣帽間、樓梯都可以成為核心區,還有什麽是不可以大膽去設想、去規劃的嗎?

5、最後那個大桌子的案例,是我以前在知乎另一個問題下的回答,上面的文末有這個回答的連結,謝謝各位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