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題主要搞清楚兩個問題:
首先,1914年奧匈帝國的政治制度是否真的到了完全瓦解的邊緣?
其次,「民族主義」這個最終將奧匈帝國撕碎的夢魘是如何被從籠子裏放出來的,以及它撕碎這個帝國的力量究竟源於何處的?
我認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民族主義的力量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君主國裏並沒有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內萊塔尼亞各個政黨並沒有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去搞民族革命,而是選擇去維也納,去國會大廈裏尋求自己的權利——因為維也納的皇帝早就給了他們男性普選權,這樣政治訴求(至少是資產階級的政治訴求)就得到了很大的解決。
奧匈帝國——至少是「內萊塔尼亞」在十九世紀中後期到二十世紀初是一個急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中歐大國,工業化意味著交通運輸能力的攀升,各地區間交流日益便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而急速擴大的城市更像一口煮「亂燉」的大鍋,把德意誌人、捷克人、斯洛文尼亞人、意大利人和波蘭人統統扔進去,最後撈出來的是卻是奧地利人。
這樣的一個行程,我認為可以稱為在共同利益、語言和血統上制造一個奧地利國族。這個行程以維也納為中心向內萊塔尼亞輻射,但進入不了匈牙利境內——這顯然是被萊塔河對岸的法律給限制住了。
因此如果帝國能保持著一個相對和平的穩態,則完全有希望在幾十年內在帝國的核心區域(也就是東阿爾卑斯地區,即內萊塔尼亞的西部)形成一個分布在從北部布拉格的市中心到南部基利因的小山村,從波西米亞的德意誌蘇台德到施蒂利亞的斯洛文尼亞區的奧地利國族,其語言大概率是有著強烈斯拉夫腔的德語方言。
至於在內萊塔尼亞遠遠地向東方伸出的加利西亞,奧地利國族的認同可能只會波及城市,但這不妨礙波蘭人在柏林和彼得堡的××統治面前成為奧地利皇帝的擁躉。
平心而論,在奧地利境內推動這樣一種溫和的民族融合政策是完全有其可行性的。
首先,帝國的最高權力掌控者皇帝,並不是任何一個民族集團的核心,如果皇帝認為他的身份首先是一個德意誌人,那麽他絕對不適合統治多民族的多瑙河君主國。
其次,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急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
最後,中歐本身就具有極其濃厚的移民和民族融合的歷史傳統。該地區的民族分布極為碎片化(指奧匈帝國時),既然二戰之後能夠透過有組織的民族遷徙來制造純粹的民族國家,那麽帝國完全有能力透過推動相反的人口流動,來加深民族雜居的狀態,促進民族交融。
就拿我最熟悉的卡尼奧拉舉個例子 [1] :該地區是奧匈境內最大的斯洛文尼亞語區,但是其人口與德語州施蒂利亞境內的說斯洛文尼亞語下施蒂利亞相比還不一定能多到哪裏去。在卡尼奧拉內部份三個地區:上卡尼奧拉,下卡尼奧拉和內卡尼奧拉,其中上卡尼奧拉和內卡尼奧拉主要的農村居民是斯洛文尼亞人,但城鎮人口卻有30%是德意誌人,而在下卡尼奧拉至少有1/3的農民是德意誌人 [2] 。所以,只要保持和平,維也納的這邊的工作還是比較好做的,但到布達佩斯這一邊就是帝國的頑疾了。
因為這些馬紮爾大貴族壓根就不是普世主義者,他們是 @高林 姥爺口中的「民族沙文主義者」。這些匈牙利大貴族和自由主義者,在民主制度上只讓6.5%的人擁有選舉權,在民族主義上則推行強制的,而且是粗暴的馬紮爾化。
奧地利部份的法律規定:凡是能在方圓5公裏之內登記有40名同一民族(邦國籍)的適齡學童,就必須提供能為之實行民族語言教學的場所。 [3] 而在匈牙利部份,大約61%的中小學只使用匈牙利語教學,20%使用混合語言,其余使用其他語言教學。如果說要改革,那麽最需要改革的一定是外萊塔尼亞。改革的指導性原則當然是「民主化」和「平等化」,參照內萊塔尼亞,賦予成年男性普選權,合並萊塔河兩邊的立法機構且集中於維也納。賦予匈牙利王國境內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上的平等地位,並且將小民族地區從匈牙利大王國中剝離出去。
透過將斯洛伐克語地區(墨綠色),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語區(橙黃色),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本來就有自治地位)和匈牙利西部的「普雷斯堡-奧頓堡-維瑟堡-布爾根蘭 [4] 「德語區剝離出去,成立實質上與匈牙利王國平等地位的邦國,甚至潘諾尼亞平原上也應該劃分為像奧地利本部那樣的劃分為諸多小邦 [5] ,使得各地區政治與布達佩斯脫鉤,並且直接對維也納(全帝國議會或議會解散時皇帝的禦前會議)負責。
推進這樣的改革必定是極為困難的,畢竟必然會觸動帝國那一邊布達佩斯的核心利益。但在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執政的後期,工業化的先發優勢,已經使得內萊塔利亞的實力超過了匈牙利,因此依托帝國的西部,對帝國的東部進行徹底的換血和洗牌也不是不可實作的事情。
哪怕西部的力量仍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那麽上一次匈牙利的起義是如何被鎮壓下去的呢?答案是一個忠誠的盟友,一個強大有力的外部專制力量,只不過這次從彼得堡換成了柏林而已。
但實作了這樣的改革之後,這還是一個雙元制帝國嗎?答案恐怕就已經是否定的了,當然你也可以嘗試構想在匈牙利王國的體制下,推進民主化和普世主義改革,但我覺得這樣就更加類似於神話故事了。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民族主義的力量真的能夠立刻導致奧匈帝國的解體嗎?恐怕還稍欠火候。在評價這個帝國的民族政策之時,我認為比較客觀的說法是:有一半的政策還不錯,另外一半有些嚴厲,但無論嚴苛與否,在那個時代的中東歐國家中都是正常的。
哪怕是在匈牙利,不同的少數民族對於強制性的馬紮爾化政策,也都有自己的應對方式。比如匈牙利境內的德意誌人 [6] 、猶太人和魯塞尼亞人,往往傾向於接受馬紮爾化政策,以便他們獲取最大的利益;羅馬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依托正教會進行的反抗最為猛烈;斯洛伐克人采取中間派立場;克羅地亞人因為其享有的王國內自治地位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真正在全帝國境內激化了民族矛盾的事件顯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本來任何一個不能自給的國家,在封鎖期間都會出現這樣的慘劇,但在奧匈帝國這裏,出於其民族問題的特殊性,就演變成了烈性毒藥。
這樣一個二元制的君主國,沒有能力強化其弱勢的體制,也沒有能力擴充套件疆土來確保供應。
那還要什麽戰爭!?不如維持或者是用妥協的方法緩慢地修補已有的體制,然後窩在那裏等著民族主義的烈火從頭頂燒過去。畢竟在歐洲,純粹的民族主義從一個褒義詞變為一個貶義詞,所花的時間也不過六七十年。
然後呢?
然後你會發現,如果這個帝國能從1914年開始,依靠一次一次政治妥協到茍現在,那麽它應該更像歐盟,而不是傳統看法中的帝國了。
[7] [8]
參考
- ^ 此處不是參照
- ^ Gottschee德意誌人 https://en.wanweibaike.com/wiki-Gottscheers
- ^https://en.wanweibaike.com/wiki-Austro-Hungarian#Demographics
- ^ Pressburg(今布拉迪斯拉發)-Wieselburg(今匈牙利之莫森)-Ödenburg(今匈牙利索普隆)-布爾根蘭(今屬奧地利)Following the breakup of 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 ethnic Germans inhabited parts of four western Hungarian counties: Pozsony (Pressburg in German; Bratislava in Czech/Slovak), Vas (Eisenburg), Sopron (Ödenburg) and Moson (Wieselburg). The German-inhabited parts of these counties were initially awarded to Austria in the Treaty of Saint-Germain-en-Laye (1919). After local unrest and Italian diplomatic mediation in the Venice Protocol,[7] Sopron's status as part of Hungary (along with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eight villages) was decided by a controversial, local plebiscite held on December 14, 1921, with 65% voting for Hungary. Since then Sopron has been called Civitas Fidelissima ("The Most Loyal Town", Hungarian: A Leghűségesebb Város), and the anniversary of the plebiscite is a city holiday. However, the western parts of Vas, Sopron and Moson counties did join Austria and today form the Austrian federal state of Burgenland, while Pressburg/Pozsony was awarded to Czechoslovakia. https://en.wanweibaike.com/wiki-Sopron
- ^ 奧地利本部劃分為:上奧地利,下奧地利,施蒂利亞,卡裏提亞,蒂羅爾,薩爾斯堡和福拉爾貝格,7個部份。 https://en.wanweibaike.com/wiki-Cisleithania
- ^ 特蘭西瓦尼亞(西本比爾根)的德意誌人除外
- ^ 【奧地利史:從開端至現代】,(奧)埃裏希·策爾納
- ^ 高林:怎麽改革奧匈帝國才能使其不滅亡?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360363/answer/13036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