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能意識到壓力對暴食癥的影響和自己的抑郁癥狀,說明題主自我覺知度很高,也有很強的康復意願,衷心祝福題主能一步步實作和維持康復!
一滴幾年前整理過一個康復書單(一滴:進食障礙康復文獻清單),其中與自助指南和個人康復相關有以下幾本:
【與進食障礙分手】
作者: Jenni Schaefer / Thom Rutledge
譯者: 李雪霓
出版社: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2
滴友說:
「這本書把進食障礙擬人化,整本書就是講如何從與進食障礙的關系中脫離出來。其實想想也是,與食物大概就是一場‘虐戀情深’。進食障礙把我們與外界隔離,讓我們覺得它才是我們最重要的、離不開的,可是,它給我們的又不是愛,是控制、是傷痛、是貶低,這段關系裏我們沒法得到滋養,為了自己,必須得走出來。過程也許很漫長,但看到這份書單的你,其實已經在努力走下去了。」
【暴食癥康復指南】
作者: Randi E.McCabe, TraciL.MacFarlane, Marion P.Olmsted
譯者: 譚浩
原作名: The Overcoming BulimiaNervosa Workbook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3
滴友說:
「這是一本基於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寫的一本自助書。書的轉譯水平一般,有轉譯腔,而且還把Bulimia轉譯成了暴食癥(業界一般是轉譯成貪食癥)。但是,書的內容還是比較實用的,介紹了正常化飲食、發現和改變不健康的思維模式的具體方法。」
【食物癮君子——經歷並戰勝貪食癥】
作者: Catherine Hervais(法)
編譯者:黃雪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
滴友說:
「癥狀並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而是某處出了問題的標誌。」
「感覺生活沒有意義,而且把痛苦歸因於貪食。這簡直是本末倒置:貪食的原因,是痛苦。」
【悅食悅己:「正常」飲食心理】
作者: Karen R.Koenig
譯者: 陳菲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8-6
滴友說:
「裏面有章節是提到了什麽是‘正常飲食’。那時自己正受飲食困擾,覺得不知饑飽,總是要比照其他人、才知道什麽時候應該停下來不吃了,好像喪失掉了框架和標準,吃東西很畏懼和害怕,所以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讓我很開心。這本書裏面一些關於情緒化進食和關愛自己的部份,也對我有一些幫助。」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治療師,也曾多年受飲食問題困擾。她的文字很平易近人。在我已經忘記了什麽是正常進食、對恢復吃飯充滿疑惑和害怕的時候,這本書幫我找到了回程的最初的方向。」
【跳出想吃又怕胖的陷阱】
作者: 利莉·韋斯
譯者: 張大榮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2
滴友說:
「這是一本自助性手冊,書裏提供了一個為期七周的治療計劃。每章就是一周治療計劃的內容,會有對應的家庭作業,就是一些針對暴食癥的練習,可以自己來做。感覺能夠讓自己好好思考,對自己的暴食有一些更深的認識。」
戰勝進食障礙-自助康復指南 (點選標題進入指南)
作者:Center for ClinicalInterventions, Western Australia
譯者:Food Freedom編輯部
近幾年,上海、北京等地的進食障礙中心的團隊也轉譯了幾本自助書冊,是很棒的資源:
【戰勝暴食的CBT-E方法】
作者 [美] 克里斯托弗·G·費爾本(Christopher G. Fairburn)
主譯 陳玨 李雪霓 孔慶梅 喬慧芬
審校 朱卓影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2
「【戰勝暴食的CBT-E方法】是一本適合有暴食問題的人的書,它也是在有暴食問題的人們的幫助下寫成的。本書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介紹了暴食的基本資訊,包含了所有暴食類別的相關資訊,以及有關節食、體重和體型方面的內容;第二部份介紹了進食障礙的強化認知行為治療(Enhanc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Eating Disorders,CBT-E)的暴食自助方案,包含對飲食問題的新認識、飲食控制的改進方法、關註體型和體重導致的焦慮問題的詳細解決方法,以及更多預防復發方面的關鍵資訊。」
【新書推薦】【戰勝暴食的CBT-E方法】
【幫助孩子戰勝進食障礙】
作者
[美] 占士·洛克(James Lock)
[美] 丹尼爾·勒格蘭奇 (Daniel Le Grange)
主譯
陳玨 蔣文暉 王蘭蘭 彭毅華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8
本書由頂級進食障礙治療專家占士·洛克和丹尼爾·勒格蘭奇撰寫,是一本幫助父母了解進食障礙、理解孩子的感受並參與治療的書。本書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幫助父母早期辨識進食障礙,詳細分析辨識過程中常遇到的疑難及困惑,以便在第一時間明確診斷,幹預異常的進食行為。第二部份幫助父母理解疾病以及患病的孩子,除了介紹進食障礙相關醫學知識外,重點分析了如果理解孩子歪曲的認知,並介紹了應對方法。第三部份教父母如何套用基於家庭的治療(family based treatment,FBT)的理念來幫助孩子,並指出無論孩子正在接受何種治療,父母都應保持充分的知情及選擇和反對治療的重要權力。本書的讀者物件為進食障礙年長兒童和青少年的父母。除此以外,本書對其他進食障礙患者的照料者,以及對從事進食障礙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包括精神科醫生、護士、內科醫生、兒科醫生、心理治療師、社工、藝術治療師、康復治療師等,也將有幫助。
【告別情緒性進食的DBT方法】
作者
[美] 黛博拉·L·賽飛(Debra L. Safer)
[美] 莎拉·阿德勒(Sarah Adler)
[加] 菲利普·C·馬森(Philip C.Masson)
主譯
陳玨 朱卓影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8
本書是一本寫給情緒性進食患者的,關於「接受」和「改變」自我,從而「正視」並「改善」情緒性進食的圖書。DBT,即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是國際臨床心理學實踐中被廣泛套用的一種治療方法,由美國心理學家瑪莎·M·林納涵(Marsha M.Linehan)創立。本書以課程的方式介紹了DBT方法用於情緒性進食的理論基礎及相關技能,包括停止情緒性進食的方法、如何制定計劃並實作目標、辯證思維和正念在改善情緒性進食上的優勢、自我掌控情緒、增加積極情緒及防止情緒性進食復發等,同時在每課中配以大量練習,幫助讀者理解並實踐該課的要點。按順序閱讀並跟隨練習,將幫助情緒性進食患者認識情緒與進食兩者的關系,找到屬於自己的「接受」和「改變」之間的平衡點,成為自己的情緒和飲食的真正的「掌控者」。本書的讀者物件為情緒性進食患者,如習慣透過進食排解壓力或負面情緒的人,同時也可供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等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參考。(https:// mp.weixin.qq.com/s/LKZD IDzQX9AVMnWO6zqReg )
最後,嗜食者匿名會(Overeaters Anonymous, OA)的線上互助會議也是很好的社區資源。嗜食者匿名會是一個由正從強迫性進食中康復的人們所組成的團體,在團體中他們共享經驗、力量與希望。OA歡迎任何想要停止強迫性進食的個體加入。成為會員不收取任何費用。OA透過自己的捐助維持小組的生存,不募集或接受外部捐贈。嗜食者匿名會不從屬於任何的公共或私人組織、政治運動、意識形態、或宗教信條。OA對會外事務不采取任何立場。OA的首要目標是戒除強迫性進食,並且向那些仍在遭受疾苦的人傳遞康復的訊息。
如果你對OA感興趣,可以點選這裏找到更多的資訊: OA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