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報了...誠惶誠恐
感謝諸位支持者、交流者、關註者、愛好者、收藏者(其中很多我的最愛的名字令我汗顏)。
尤其
@藤壺妃子@朱博文@駱啟明以及並不在這裏的 偶稀飯饃饃
------------------------------------------------------------------
一恨曹公早歸天、二恨借書不知還、三恨大清沒雲盤。
紅樓種種,我輩只能姑妄猜之。
首先感謝 @偶稀飯饃饃 對我的啟發~
本答針對【紅樓夢】前80回正文及脂批探佚,略涉及解夢、索隱思想,參考文本為甲戌本。
以下純屬一家之言:
-------------------------------------------------------------------
比較贊同
@藤壺妃子的答案
-------------------------------------------------------------------
1、賈元春:七夕/正月死於弓弦之下(誘因為政治鬥爭)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
弓諧宮,弓上掛著香櫞(音元)加上
【恨無常】
曲中的
蕩悠悠
影射元春極有可能被弓弦勒死(參考吳三桂勒死朱由榔,這應該是滿清的一種常用殺人手段),脂批又對省親元春點戲【
乞巧
-長生殿】做了
伏元妃之死
的批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長恨歌】中
七月七日長生殿、馬嵬坡下泥土中。
所以推測,元春是政治鬥爭失利方的犧牲品,為了穩定對方派系的情緒而不得不做出的棄子。此處同意
伴駕途中死亡論,更貼合 【長恨歌】 中楊妃境遇及 【恨無常】 曲中 路遠山高 。
關於元春多說一點吧:
根據@
駱啟明提到,元春可能死於虎年兔年相交時(通行版元春判詞為 虎兔相逢大夢歸 )
我也同意這種情況並在其它平台有過解讀,脂批在元春省親回批註 伏康熙南巡事 ,那麽元春很有可能和康熙互為映像。
依據:
a:脂批
b:中國歷史有兩個時期(宋和清)為了避諱而改」玄「為」元「,宋趙氏祖先趙玄朗(見【宋史】)清康熙諱(玄燁)
![](https://img.jasve.com/2024-1/c50d19fa29147b177747688aad8313e8.webp)
(圖為趙佶手書【千字文】----「天地元黃」)
c:判詞
康熙死於1722年12月20日,1722年為壬寅年(虎)12月20日也快到了虎兔相逢之時,貼合 虎兔相逢大夢歸 。
寫一點對元春判詞的個人理解:
二十年來辯是非 (二十多年一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徘徊,兩立兩廢等事)
榴花開處照宮闈 (胤礽一直是鶴立雞群的人選,此處榴花代指胤礽,參見愛新覺羅.胤礽 【榴花】 )
三春爭及初春景 (胤礽P、四爺P、八爺P三股勢力為了皇位明爭暗鬥到白熱化)
虎兔相逢大夢歸 (虎年兔年相交之期,老頭子一命嗚呼了)
PS:大丫頭 抱琴 ,諧音暴寢 (亦有抱今上二王說) 。
2、賈迎春:被折磨、羞辱至投繯自盡
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
基本上也可以認可是孫紹祖迫害、侮辱、踐踏賈迎春,導至後者不堪忍受自盡。
子系中山狼,
子系即孫,中山狼見
【東郭先生誤救中山狼】
,指代恩將仇報,可見最後迎春的死因就是因為孫紹祖在關鍵時刻不顧甚至出賣賈家,同時對她本人淩辱至甚。而
一載赴黃粱
和
一載蕩悠悠
也可以推測迎春是吊死。
我很在意這位「 二木頭 (二木為林)」是否影射林黛玉;當然傳統紅學這樣認為的思想不多,但是「二木頭」的諢名是否有拆字嫌疑和兩個性格幾近相反的人(精靈VS木訥)是否為鏡裏鏡外的人與倒不見得非是一條死路。作者第七十八回「祭奠晴雯(黛影)」第七十九回「迎春誤嫁」實在是讓我後背發涼,連續兩章的「黛玉相關人」慘遭不幸......
PS:大丫頭 司棋 ,諧音死淒。
3、賈探春:遠嫁西域,過著如履薄冰的生活
得此簽者,必得貴婿
的花簽讓人心嘆總算有個好結果了,可同為薄命司正冊十二釵,好又好的到哪裏去呢,
千裏東風一夢遙
的判詞+
鄯骨肉
的曲名也影射探春極有可能遠嫁西域
,可能是貴婿,甚至是西域王妃(李紈語+老王妃相看),但實實在在不可算是佳婿,否則也不會有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這種無奈下的絕情。 風箏 燈謎也表達了這種對自己無法控制的命運。實際上探春一生都在渴望掌控自己的命運,但卻只能在種種無奈下無情。
PS:大丫頭 侍書 ,諧音勢輸(大勢已去,只能靠她抱住一根救命稻草)。
4、賈惜春:出家水月庵,賈府衰敗後被老尼虐待
前面無數的鋪墊「畫、詞、曲、燈謎」基本可以斷定惜春逃不過出家為尼的命運,賈府女眷出家當然首選水月庵(此處
@藤壺妃子的「水月庵不可能」的說法有理,但是究其底細,要看惜春出家的時間線,如果惜春在賈府衰敗前出家,這時必然是遭全家反對,而賈珍等人妥協的唯一要求就是讓惜春仍在賈府的庇佑下出家,即水月庵,此時賈府尚在,賈珍庇佑,水月庵必仍待惜春如主,賈府衰敗後另說;如惜春在賈府衰敗後出家,此時阻力相最小,但是自主選擇能力也最低,所以依舊存在水月庵出家的可能,
@藤壺妃子對細節的分析大贊,合二為一看來也有可能是先出家水月庵,水月庵某官賈芹事發+賈家衰,惜春流落),可是從水月庵以往的「 鳳姐事 、 賈芹事 」來看,這裏遠非佛門清凈地,而水月庵的老尼姑要人時的心態更是 「巴不得又拐兩個女孩子去作活使喚」, 賈府不敗尚可,賈府一拜,想惜春在水月庵的日子不會好過,奴才翻身做了主子再淩辱前主子的節奏。
PS:大丫頭 入畫 ,諧音入化, 我若沒看透,也舍不得入畫了。 (杜絕寧國府回)
5、王熙鳳:被賈璉休妻,最終賈、王兩家一損俱損走投無路
以【紅樓夢】「話多讖語」的風格,鳳姐肯定是活不久的,天天念叨短命肯定是要短命的。可能在最後病死、收押(高利貸案、弄權鐵檻寺案、尤二姐案)甚至被前家仆害死(兩府內得罪人太多,如 協理寧國府 時的遲到案)。
下面這段看了不要噴我~ (PS:我是知道從令休、冷休、自從冷人來等主流解讀的了...)
至於鳳姐的結局不明朗,大部份是由於 一從二令三人木 這句判詞死結而來,我在此解讀一下,首先換種念法 一從(zong四聲)二/令/三人木 ,從即縱即1(豎)一從即十,一從二即王或豐,令為令,人木為休,整句即王(王夫人?)令休或豐(豐兒?)令休。紅樓有情榜,黛玉為情情,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 情情 性命, 也許此處劇情正如續書而言,王夫人王熙鳳偷梁換柱使金玉結合,造成黛玉死去,然後寶玉發怒/發傻,王夫人為了兒子棄車保帥幹掉了鳳姐~~~ 好吧我承認這段我自己都不信。
6、李紈:把賈蘭撫養成人,賈蘭榮升後發生意外,李紈郁郁而終
李紈的形象一直是不錯的,直到她說出那句 我只自吃一杯,不論你們的廢與興 真的讓人眼淚掉下來,李紈極有可能是在賈家敗落日,親朋流亡時選擇了不動。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鷙積兒孫。 從鳳姐口中可知李紈的私房錢還是比較客觀的,但關鍵時刻她可能一心只在賈蘭身上,不去顧忌親人們死走逃亡,也正是因為這種陰鷙未積,讓賈蘭在 氣昂昂、光燦燦、威赫赫 時已 昏慘慘黃泉路近 的 夢裏功名 ,自己也是 枉與他人作笑談 。
7、8、黛釵:林黛玉病死,薛寶釵流落
曹雪芹、脂硯齋都將釵黛合一,我在此處也合起來說吧,開篇說比較同意
@藤壺妃子的答案,之說以是比較同意而不是完全同意就在於釵黛的結局。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的判詞按照妃子的理解我認為有些牽強欠妥(個人感覺),玉帶林更多的應該是林黛玉的倒影。畫裏 兩株枯木 也是指代「林」字,若說上吊何苦兩株?當然不排除可能是曹公的雙關影射,不過我認為(或者說更願意認為)黛玉如「黛影」晴雯般在無人問津的情況下病死。
金簪即寶釵,金簪雪亦應為薛寶釵的倒影。薛寶釵的結局我認為其實是劉姥姥留下的那個故事: 接連下了幾天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有人偷柴草的...原來是個十七八歲極標誌的小姑娘... ... 雪抱柴...薛寶釵,寶釵的結局可能就是隨著賈府敗落而孤苦無依,流落街頭,最終可能如襲人一樣被某人收納(其它平台見過賈雨村收寶釵論,依據為賈雨村作 」釵在奩內待時飛「 不忍,嘆嘆)。同意寶玉寶釵論,因為黛玉的支持者(賈母)年事已高,寶釵的支持者(王夫人)才是中堅力量,王夫人是狠辣角色,而賈母隨著賈家敗落而失權(或病或死)後,寶玉的親事肯定是要王夫人做主,而在黛玉、寶釵、湘雲中,論遠近、論利益、論思想都是寶釵絕對領先。
9、秦可卿:與賈珍偷情被撞破懸梁自盡
秦可卿,情榜名情可情,道可道非常道,情可情非常情。秦可卿是八十回內十二釵正冊唯一一位已完結人物,對於她的身世來歷以劉心武領銜的秦學派的分析不無道理,但由於與本題略有距離,此處不多討論。
10、巧姐:被劉姥姥搭救
從【留余慶】詞和劉姥姥兩進榮國府的劇情可以推斷,巧姐日後被 狼舅奸兄 (王仁、賈艹)算計時被劉姥姥所搭救,而之前和板兒 柚子換佛手 也影射了日後和板兒結為伉儷的後文,以巧姐十二釵的地位和前八十回的戲份來看,後文中畢竟要有巧姐的重頭戲,所以搭救後的事實在不好猜測。
11、妙玉:為權勢所玷汙
脂批裏有一條基本是批出妙玉結局的,本句約為 「妙玉偏僻處此所謂過潔世同嫌,他日瓜州渡口勸懲不哀哉,紅顏固能不枯骨各示」 周汝昌老師對此段「亂碼」有整理:
妙玉偏僻處,此所謂過潔世同嫌,他日瓜州渡口,各示勸懲,紅顏固(不)能不(屈從)枯骨,不哀哉?
妙玉偏僻處,此所謂過潔世同嫌,他日瓜州渡口,各示勸懲,紅顏固(不)能不(化為)枯骨,不哀哉?
妙玉偏僻處,此所謂過潔世同嫌,他日紅顏固(屈從)枯骨,瓜州渡口,不能各示勸懲,不哀哉?
妙玉出場便是黑紗神秘人,大家閨秀、尼姑、貝葉文、先天神數、不宜還鄉、不合時宜、為權勢所不容等一堆看得到猜不透的說法似乎掩蓋著什麽秘密。
一個尼姑,居然能不合時宜,還為權勢不容?權勢何時這麽愛較勁了?真實情況可能就是妙玉到賈府的根本原因就是來避難,避免鬥爭中犧牲於是選擇背井離鄉臥薪嘗膽,在賈府的保護下發展。然而從從瓜州渡(江蘇)來看,妙玉還是在不宜時選擇了回鄉,既然不宜回鄉,回鄉必有不宜,者不宜就是陷入汙泥。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而回鄉的理由就是渡恨,把仇人對別人的新仇過渡到對自己的舊恨~交換人質的節奏。
他日(因)過潔不能各示勸懲,現在瓜州渡口紅顏只得屈從枯骨,豈不哀哉?
妙玉的結局很可能就是最後為了達到某種交換(搭救寶玉等)而屈身事枯骨,為「權勢」(」王孫公子「的對頭)所玷汙,為仇人所報復。
為 渡恨菩提 一嘆~
12、史湘雲:流浪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脂批
衛若蘭射圃
大致確定湘雲最後和衛若蘭白頭到老(也有解讀是和賈寶玉)
但無論如何,史湘雲是白首雙星之一是毋庸置疑的了,但最後可能只是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正道是 夜深花睡去, 年少父母雙亡,老來天涯流浪,只有少女時夢一樣的生活在夢裏,伴著那位 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的引愁金女了。
0、通靈寶玉和賈寶玉
通靈寶玉為何物?
此玉刻著 莫失莫忘 仙壽恒昌 , 得一塊金子來配 ,於寶玉和賈家無比重要。
彼玉刻著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用一塊金子補缺, 於歷代權勢皆無比重要。
此玉為通靈寶玉,彼玉為傳國玉璽,此即彼?此非彼?
賈寶玉-寶二爺-保二爺-愛新覺羅保成(胤礽) 這種說法早已有之
若賈寶玉代胤礽,通靈玉代玉璽(引申為權利象征)
那麽
寶玉出生帶著玉如胤礽周歲被冊封
寶玉遺失通靈玉如胤礽被康熙廢黜
通靈玉失而復得可看做再次被立儲
後序:
脂批 「此書表裏皆有喻」,「不正看此書正面,方是會看」, 我於某些地方的解讀說是過分解讀也好,說是草木皆兵也罷。均出自致意曹公的 十年辛苦不尋常。
【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這種不承上不啟下不主線不伏筆的劇情被安插在緊密的行文中,我更願意相信是作者的暗示,告訴我們正看是紅粉佳人,魅惑誘人卻是虛幻,反看則是白骨骷髏,驚悚陰暗卻能救命。且 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看他的背面,要緊!要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