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所說的「勾引」,就是通常意義上的以性魅力誘惑咨詢師的話,那可能與來訪者對於建立關系的困難有關。勾引的動力常常與早年經歷過的性創傷或性虐待所帶來的內在世界的紊亂有關。
比如一個早年失去母親的女兒,可能會在目睹父親與有魅力的女性頻繁約會,而很少會顧及到對她的照顧時,她內心可能就會感受到女性的魅力是能夠吸引到重要的人對她的關註的。後來她可能就會發展出用自己的性魅力吸引他人的關系模式。
或者一個從小就被限制發展性發育的孩子,比如被嘲笑正在發育的身體,比如被貶低正在發展出來的性魅力(實際上青春期孩子常常遭遇這樣 的情況),他可能就會既因為自己的性魅力而羞恥,又要努力證明自己是有魅力的。而「勾引」咨詢師的行動,可能正是在表達他的內在沖突:我的魅力可以被承認嗎?我的行為會被允許嗎?我會激怒咨詢師而帶來懲罰嗎?等等。
如果這個「勾引」是更寬泛的「吸引咨詢師的關註」,那就非常正常了,尋找愛與被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需要,這」勾引「背後是對於建立愛的關系的努力。當然這個努力的過程不一定能夠采用成熟有效的方式,但至少我們需要先理解這裏面尋找愛的努力。
比如有些來訪者無法忍受咨詢師還有其他來訪者,他可能就會施展各種努力獲得來自咨詢師的關註,試圖」獨占「咨詢師,就像大寶用各種哭鬧和乖巧來競爭媽媽的關註;
比如有些來訪者幻想自己如果處處讓咨詢師舒服,就會讓咨詢師喜歡自己,那他可能就會隱藏他的各種負性情緒,用自己的「好」、「完美」、「有能力」等等來吸引咨詢師靠近自己。
其實這種情況下的「勾引」,更多是重建安全依戀的努力。相對於能夠做出這樣的「勾引」的來訪者,那些沒有勇氣「勾引」的會更困難。因為後者有可能對於建立親密關系更遲疑,更多的破壞性可能,更多的對安全關系無法信任。
對於來訪者來講,在咨詢室裏,只要不是傷人自傷,沒有什麽是要被禁止的,所以,有「勾引」的沖動,越能開放的去討論會越可能帶來理解,所以也就越會有幫助。如果不能去討論,而是直接變為了行動,就有可能造成破壞,因為對於雙方來講,如果沒有討論,是很難單純的理解行動的意義的,所以,行動的意義不被理解,就只是行動而已,而不被理解的行動,是難以去對它進行有價值的管理的。
對於咨詢師來講,需要有足夠的內在空間允許「勾引」發生,因為允許它發生,才有機會去討論,然後獲得理解。
如果咨詢師對性誘惑是恐懼的,或者是有渴望的,就很容易見諸行動,比如禁止來訪者的誘惑行為,或者產生色情性的反移情,這種情況下,咨詢過程會變得非常困難,尋找督導或者轉介就變得非常重要。對於咨詢師來講,能夠開放、平靜、穩定的去與來訪者討論他的誘惑行為,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討論本身有可能帶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咨詢師開放的態度可以給來訪者示範:正視並且尊重自己內心世界存在的一切。
事實上,每個咨詢師早年經歷不同,人格修復水平不同,所以面對性誘惑時的坦然度也會不同。所以,咨詢師自己也需要對自己的困難部份有深入了解。如果這樣的來訪者對你來說困難太大了,是可以討論轉介的,咨詢師並不需要要求自己一定「成功」,幫助來訪者的方式是讓他們有機會去充分展現他們的這個部份,並在展現過程中逐步獲得理解。幫助來訪者找到更有可能幫助到他們的咨詢師,比硬著頭皮一天天捱,對雙方來說,都是更有建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