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又有一位童顏男星在擼鐵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你們記得那個演過【無法抗拒的他】的嫩嫩的南韓男演員宋江嗎?
他以前長這樣,是不是非常少年感?
但最近的他變成了這樣↓。
啊!這和臉一邊寬的胳膊...
啊!這金鐘國一樣的壓迫感...
「帥哥不要迷上擼鐵」,這大概是每一個愛看帥哥的網友們的願望。
細想想也很神奇,在
男性身材審美
這件事上,女性的取向通常和男性有著極大的不同。
大多數亞洲女性也愛身材管理得當、有肌肉線條、肩寬腿長的帥哥,但這通常要有個「度」。
猜猜兩位男菩薩
但男性自己的審美卻會趨於 西化和極端。
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兩種:要麽是疲於身材管理,直接「放挺」,要麽只要開始練就要練到超綱,「有極度明顯的訓練痕跡,才不愧對我流的那些汗水」。
我覺得,現如今比起一遍又一遍地去討論「男性更愛的女性身材」, 兩性對於男性身材審美的這種差異才更值得探討。
為什麽女性不愛「過度擼鐵」的身材?被女生喜歡的男性身材標準是什麽?什麽樣的身材對於亞洲男性是最有美感的身材?
今天,我們就展開說說。
01
女性的男性身材審美取向
其實大多亞洲女性對於男性身材的審美取向有著極強的一致性。
不知道你們看沒看過這張圖,這是一個關於男性的身材投票,我翻遍了1000多條評論,其中選 2和3 的最多,屬於壓制性勝出。
也有部份人說,如果4的身材可以搭配一張違和感不那麽強的臉,也還算合適。
不過我認為因為人種基因影響,大多亞洲男性的自身骨架與這種身材確實不太搭嘎,如果不是 運動天賦很強的身材架構 ,肌肉的視覺沖擊通常會大於骨架,失去視覺上的協調性。
這樣的身材有美感,一定基於骨架基因和肌肉比例合適
運動員們會比較靠近4,但他們有著極強的天賦和訓練強度,所以有這樣的肌肉線條才並不違和。
興起很久、熱度能持續至今的光劍變身+金蟬變裝中,被點贊比較高的男性也都更靠近2和3的身材特征,這兩種身材帶來的美感還是相對更具有普適性。
這種異性心目中最具美感的形態歸納起來就是:體脂稍低,有肌肉線條, 同時肌肉線條可以協調比例,而不是破壞比例。
舉個例子,男性身材比例中,當頭肩比符合 頭長占肩寬1/2定律 時,最符合普適美學,當你把胳膊練到出奇的壯,就會打破這種美感比例。
像男性舞蹈演員的這種身材標準,已經是男性身材中美的另一維度了:全身符合黃金比例,第一個脊椎骨到臀部下方為上身,臀部下方往下為下身,下身比上身長10cm,肘關節小,手長腳長,頸長,舒展勁瘦又不油膩。
說到這大家一定好奇一個問題:
為什麽比起極度強壯的身材,女性偏愛這樣的身材比例,更能get到這種美?
這其實跟女性天然的自我保護心理有關。
男女因體格差距,魁梧、壯碩的男性會帶來天然的威懾和壓迫,容易讓女性產生「危險警覺」。
在這一層上,男性對異性的身材審美純粹的是因為「喜好」,但女性對異性的身材審美更多的是為了「生存」。
日本之前有一個街采,隨機挑選女性選擇自己最容易接受的男性身材,圖片如下。
其中,選O和T的最多,選擇O的女性理由大多是 「強壯的會讓人害怕。」
選擇T的,也傾向於認為,T是有安全感又 不具備太強烈侵略性 的身材。
02
男性標準下最容易靠近的「好身材」
對於身材審美(無論男女),一直有著一個大的審美標準,就是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那個黃金比例概念。
在此基礎上,對於男性的理想身材也衍生出了一堆數據參照,比如什麽樣的胸腰比更合適,多長的臂展最好看...
不過這些只能做一個大的審美參照,每個人種的基因上限不一樣,去界定每一種身材的優美與否,都需要建立在符合自身特征的基礎上。
男性理解的好身材不應與西式的美感看齊,亞洲男性在自我的身材審美上,也要先明白 「揚長避短」 的道理。
例如,我們從中國漢族體質人類學統計出的數據看,漢族男性平均的身材特征是 長軀幹、中腿型、中胸型、中肩型、中骨盆, 最新的中國中青年男性平均身高數據為 169.7cm 。
那麽亞洲男性要想在身材上做到擁有勻稱、比例和諧的美感,就要優先橫向調整頭肩的比例、胸圍與身高的協調性,同時多去 增加縱向的線條感 ,例如腰腹的緊實;少做橫向拉寬,比如本身肢體就不夠舒展,又練出了一對粗胳膊。
有時候劣勢也會變成優勢,亞洲男性的 長軀幹造成普遍腰長,那麽這對腰腹輪廓的塑造更有利 ,超短軀幹的腹肌其實並不好看。
當然,叔也支持「審美多元化」,並不是說只有某一種身形比例和形態才叫 美的標準。
但從現實情況看, 目前大部份男性對於自我身材審美的認知還談不上可以到達「多元」的地步。
當普通女性的身形被歸納出了一系列特征,有沙漏型、梨形、蘋果型,並被設立了一層又一層美的標準的時候,普通男性的身形特征卻變成了黃瓜、番茄、四季豆...且,也沒有什麽人會因此焦慮。
英國統計的常見男性身形
在有審美,追逐美的前提下去創造更多肢體美感,這是對的。
但目前大部份男性對於自我身材審美認知依舊處於不健康的極端化:完全不在乎(裝作不在意)or誇張地增肌。(健美選手等職業相關審美除外)
03
男性也要懂的身體氛圍美
其實,女性身材審美中所存在的一切技巧、標準都可以套用在男性身上。
沒什麽「我離美太遠」這一說,每個人都有能各種途徑變美。
男性也能追求氛圍感
,不同的身材也有不同的適合風格,這個東西就看你想不想研究。
比如, 本身架構漂亮,身姿挺拔,頭小的人 就算「沒什麽訓練痕跡」,也完全能靠西裝帶來的氛圍美感大殺四方,這是男性散發身材魅力氛圍的一大利器。
當然了,他身材很好
鄭少秋都74了,人家再自律還能有多誇張的肌肉線條?但到現在只要有人拍到他都是儒雅端方,有硬件底子撐也有氛圍, 美對於所有人都有一輩子的追逐權利。
身形天生偏薄,或存在或大或小的比例上的問題,比如溜肩、頭大、腿短,也可以透過適當練肩或衣著修飾,
清爽的校草風和鄰家路線
也很適宜營造氛圍,
重在色彩搭配簡單、幹凈
,其實在現在的環境裏,男性被外界評判為「美」的標準真的不高。
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切美的誕生都要基於健康的前提下,中國近年國民肥胖率創新高,當身型已經遠離了健康的範圍,培養運動習慣和良好的體態仍舊是構建美的第一步。
希望在自我管理這件事上,男性朋友也能願意去了解,願意去研究,願意去做。
因為美並不是單屬於某一性別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