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的鏟屎官因貓咪花式叫早、午夜嚎叫而煩惱不已時,另一部份鏟屎官卻因貓咪過於安靜而苦惱。
有人認為,貓咪過於安靜是由於性格高冷,不屑搭理。有人認為,有的貓咪本來就不會「喵喵」叫。還有人幹脆認為,貓咪不叫是因為它是「啞」貓……
為什麽有的貓咪那麽沈默?
一,失去了「喵喵叫」的習慣
「喵喵」叫被認為並不是貓咪之間通用交流的語言, 而是貓咪為和人交流,或為從人這裏達到目的、獲得滿足而存在的。
2011年,一項關於「社會化刺激對野貓和家貓的發聲影響的差異」的研究中發現: 未經社會化的野貓幾乎不會發出「喵喵」的叫聲。
貓咪小時候透過「喵喵」引起母貓的註意,獲得食物和關註。
但是當貓咪在4~9周齡左右,貓媽媽會透過「斷奶受挫」、「鼓勵捕食」來教會小貓咪獨立,讓小貓咪學會用身體語言、氣味與其他貓咪交流。
學習獨立後,貓媽媽就漸漸不再回應它們的呼喚,「喵喵」叫得不到回應,久而久之這個習慣也就消失了。
如果貓咪從小很少與人接觸,很少從人類這裏獲得過它們所需要的食物或者關註,它們在離開貓媽媽獨立生活後,就漸漸傾向於不再「喵喵」尋求幫助。
二,沒有必要,因為它們已經用別的方式回應了
雖然有的貓咪生性「話癆」(如暹羅),但更多情況下, 貓咪的應答行為是定向行為:耳朵和頭部運動,而非發聲、尾部運動這種交流行為。
貓咪沒有沖你喵喵叫,並不代表它們冷漠不理你。
當它們漸漸長大,已經是一只可以用各種身體語言表達心情的成熟喵了,就沒有必要再隨時「喵喵喵」了~
三,可能它們叫了,但你聽不見
還有一些鏟屎官表示,它們的貓是這樣的:
可以清晰的看見,鏟屎官說話時,貓咪每次都張嘴回應了,但就是沒有聲音。
這並不是因為貓咪「啞」,而 只是它們發出的聲音人聽不到而已。
人耳聽力範圍20-20,000Hz,貓耳聽力範圍在100-60,000Hz。
貓耳的聽力範圍遠遠大於人耳,因此當貓咪叫聲超過人耳能辨識的範圍時,就無法感知聲音,人們就會覺得是「無聲」。
三,失聲還可能是疾病引起
有一些疾病也有可能會引起貓咪「失聲」,如果貓咪以前「喵喵」無礙,但突然變得聲音嘶啞或者完全沈默時,應該及時就醫,警惕是否有疾病的可能。
和人類不同,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腫脹並不是貓咪「失聲」的主要原因。
雖然一些幼小的動物也可能會因嚴重的病毒感染出現聲嘶,但這種情況在成年貓很少發生。
貓咪失聲的常見原因:
另外,還有一些耳聾的貓咪會因為聽不到聲音大小而變得聒噪,但另一些貓咪的表現可能就是過分安靜。
最後,分享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貓科動物發出嗚聲(咕嚕咕嚕)和吼聲(咆哮)的能力是相排斥的,這個差異主要是由舌骨硬化程度的不同所導致。
也就是說,令人愉悅的「咕嚕咕嚕聲」只存在於小貓咪,而能發出咆哮聲的大貓們(獅子,老虎,豹和美洲虎)就不會發出「咕嚕咕嚕」。
資料來源:
[1] http://www. bbc.com/future/story/20 180724-the-complicated-truth-about-a-cats-purr
[2] Yeon SC(1), Kim YK, Park SJ, Lee SS, Lee SY, Suh EH, et al.(2011) Differences between vocalization evoked by social stimuli in feral cats and house cats. Behavioural Processes 87,183-189.
[3] https:// conservationcubclub.com /2014/06/the-evolution-of-the-house-cats-manipulative-meow/
[4] http://www. thecatsmeowrescue.org/b log-feline-friends/the-mysterious-silent-me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