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49天,我們用腳步丈量「神州第一街」!

2024-10-01心靈
8月12日開始,連續49天,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釋出了「長安街」系列文章,每天給大家科普「你不知道的長安街」,帶大家走進一棟棟沿街建築。許多小夥伴發來的支持與鼓勵,讓知事倍感溫暖和振奮。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長安街的故事,不是區區49篇文章能數盡說完的。未來的日子,知事期待與你一路同行,繼續用腳步丈量「神州第一街」。
現在,讓我們一起回顧這49天中的精彩時刻——
航拍長安街。供圖/馬文曉
你還記得,長安街有多少長?它的名字從哪兒來嗎?在中國人的印象中,長安街似乎是最寬的一條馬路。不過在過去,它是一條最窄處僅有5米,且被割裂開的街道。
1915年在朱啟鈐的主持下,千步廊拆除後,天安門前形成一片空曠的廣場。圖源:北京日報
長安街到底應該有多寬,又是從何時起顯露出今日之神韻的?
1958年【北京市總體規劃方案】中,首次明確了「東西長安街,要展寬到一百二十公尺」。1959年,「十大建築」落成,「神州第一街」的神韻由此書寫。
長安街東延長線(建國門外地區)。供圖/馬文曉
「紫禁城的紅墻、金色的琉璃瓦、深紅的廊柱、墨綠的古柏、漢白玉的雕欄……」俯瞰北京老城,魯迅眼中的色彩異常分明。你觀察過長安街的顏色嗎?它的魅力濃縮在了丹韻銀律這四個字裏。
長安街不只是一條街,它還是一首歌。「整條街要像音樂,要有節奏,有高有低,有長有短,有出有進,有不同的音色,長與短之間有休止符,此時無聲勝有聲。」梁思成就曾這樣說過。
正陽門箭樓、城樓。攝/北京日報記者 李治宏
在正陽門南側,有一個中國公路「零公裏」標誌。四通八達的中國公路,從這裏出發,而在這其中,長安街、平安大街、廣安大街三條大路成緯,構建起如今京城內如網通衢的橫貫線。
中國公路「零公裏」標誌。攝/申玉彪
更多的故事從天安門開始,1988年,一封署名「華興」的信,開啟了天安門城樓大門。它的背後則是昔日皇城,歷經600余年,宮墻高峻、宮幃深重的故宮,已成了遊客參觀遊覽的博物院。
國旗護衛隊員升旗完畢,齊步走過金水橋。圖源:北京日報
12座金水橋好似條條華麗的玉帶,交相輝映,將宏偉壯觀的天安門與紫禁城相連。
登上天安門城樓,站在前廊最中央的位置,中軸線上國旗飄揚,天安門廣場上旗桿、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毛主席紀念堂連成一線,眼前的長安街車流不息,歷史與現實的軸線在天安門交匯,又延伸至無盡的遠方。
天安門城樓大殿東側陳列的第一枚國徽。攝/北京日報記者 丁文捷
廣場東側,中國國家博物館記錄著這個民族的來路,它的正對面,世界矚目的人民大會堂仍在譜寫未來。二者沿中軸線東西對稱,延續了長安街以北太廟和社稷壇「左祖右社」的格局,如今太廟和社稷壇也已有了新的「身份」。
國旗升起,華燈熄滅;國旗降下,華燈初上。過往歲月裏,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獨屬於天安門廣場的儀式感。如今,每年元旦、國慶的升旗儀式,天安門廣場還有萬羽和平鴿齊飛。
2018年1月1日,天安門廣場新年首個升旗儀式後,一群白鴿從天安門城樓飛起,翺翔天際。攝/北京日報記者 和冠欣
國慶的儀式感還不止於此。
每年十一,天安門廣場「祝福祖國」的巨型花籃和長安街沿線的立體花壇,都是熱門打卡地。
「這輩子總要到一次天安門廣場」,是來京遊客的共同心聲,而「天下第一分局」則編織起了一張安全網絡,保障了大家的遊覽體驗,這裏的民警甚至還考下了導遊證!
2024年,巨型花籃亮相天安門廣場。攝/北京日報記者 王海欣
長安街沿線的建設,在上世紀90年代後進入了明顯的加速期,沿街主要建築也在那時基本建成。如今,從復興門外大街出發,94.7米高的中央塔尖托起了一個巨大的解放軍軍徽,軍事博物館格外引人註目。
走過復興門,銀行大樓多了起來,一片玻璃幕墻之外,民族文化宮屋頂的孔雀藍琉璃瓦格外顯眼,緊鄰著它的是民族飯店。站在西單路口,還能看到貝聿銘設計的中國銀行總行大廈,自成一景,分外通透。
肇始於民國的首都電影院,最早在西長安街西單與六部口之間的路段南側,後來搬入了西單大悅城。
西長安街上還有一顆文化明珠——北京圖書大廈,歷經26載風雨,依然璀璨奪目。在它的東側,「東方紅,太陽升……」的悠揚樂曲和鏗鏘的報時鐘聲,總會準時從電報大樓傳出,已在首都上空回蕩了60余個春秋。電報已逝,但鐘聲依舊。
電報大樓。圖源:視覺中國
向東望去,長安街南側,一顆「水上明珠」出現了。碧波之上,國家大劇院的透明玻璃,仿佛開啟的劇場帷幕,一出好戲,正在上演。
在它的西側,一幢藍灰色玻璃幕墻的建築裏同樣熱鬧。38年來,北京音樂廳托舉起了一段段難忘的藝術記憶,也留下了北京這座古典音樂「重鎮」發展繁榮的銘印。
東長安街畔,有一個「神秘」的組織藏在南河沿大街111號,硬山式屋頂,黃琉璃瓦綠剪邊,大門的牌匾上書「歐美同學會」。成立百余年來,這一組織會踐行著留學報國的思想理念,歷經風雨,依然生機勃勃。
同樣煥發出生機的,還有一條古老的商業街——王府井大街,它的名字源自街上的一口甜水井。歷經700多年風雨洗禮,它滿載歲月痕跡,歷史底蘊與現代商業在這裏持續碰撞交融。街上,還有被譽為「共和國第一店」的王府井書店。
2024年「五一」假期的王府井大街。攝/北京日報記者 鄧偉
過了東單,一幢半弧形的建築在東長安街北側呈弧型環抱之勢,顯得小巧、細膩。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成立了44年之後,她的辦公大樓搬上了「神州第一街」。
站在建國門內大街的第五個路口,能一眼望到兩座鐘樓之間的三個大字的「北京站」,這是全國唯一由毛主席題寫站名的車站。自清朝始建,百年來它曾數次易名,迎來送往。
再往東,建國門內大街7號的聲聲戲韻響徹長安街。長安大戲院從西單到東單,從破門臉兒到新劇院,「老長安」的行市,至今未減。與它相臨的,是一幅當代「清明上河圖」——秀水街,它像一扇小視窗,展現著北京商業的變遷,也記錄著改革開放的銘印。
2019年4月23日晚,秀水街大廈外立面改造後首次點亮夜景,「一帶一路一條秀水街」的字樣出現在玻璃幕墻上。攝/北京日報記者 鄧偉
「中軸之縱,長安一橫」,兩者共同構成了這座城市的骨架,古都北京就此展開,對稱的地名分列南北西東,胡同是這其中最鮮明的城市肌理。
放眼長安街,高樓大廈和滾滾車流之間,搖曳著深深淺淺的綠。蔥郁的綠化帶貫穿長街,層次分明。地上大1路,地下1號線,還有街上的25座人行地下通道,共同托舉起了一座城市的日常運作。
老北京胡同古樸美觀。攝/北京日報記者 和冠欣
這條街上,有最厚重的歷史。1903年1月18日,東單北大街北,西總布胡同西口外豎起了一座「古連德碑」。這是一道恥辱的傷疤,也見證了新中國如何挺起脊梁。
西延長線上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則是一本中國近現代革命史書。在這裏,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彪炳史冊的事跡,以一種更為具象的方式,鋪展開來。
這條街上,還有時代滾滾向前的銘印。在復興門立交橋西側,一排長安街上僅有的梧桐樹掩映著中國貿促會的白色大樓。這裏是新中國通向世界的視窗,對外開放,從此破冰。
而位於建國門外的第一使館區是新中國最早的使館區,以此為重要座標,新中國外交走出了一條波瀾壯闊的發展之路。
從舊時的美好願景走到了今日的繁花似錦。49天,我們用腳步丈量長安街,但這條街的故事,仍在繼續......
來源:長安街知事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