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可笑。我跟你講,人本也就他們在自己不慌的時候跟你說,哎呀,我們人本的理念啊,就是很在意此時此刻的,所以好像很多直給的。
呸。
精神動力的一位咨詢師在知乎上做科普、免費的答題時,總在說:希望你學會使用你的咨詢師,如果你總是把所有的問題全部都放到咨詢以外去問別人,那就宛如一個人連續幾年都進一個餐廳只是坐坐,卻不點菜一樣,希望你能學會使用你的咨詢師。(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5954 02371/answer/3171786155 )
這裏說的,至少我理解的就是,消費者要把咨詢和咨詢師拿來體驗。 要去和咨詢師互動 ,鼓起勇氣問他們:「這那你會不會介意」,看他們的反應, 最重要的,感受自己在這些互動中的感受,感受不同狀態下自己的感受 。這就是精神動力的這位老師真的是免費給出的,很有用的資訊。
這裏說的是咨詢倫理範圍以內的體驗。
打個比方,留意自己什麽狀態下願意在咨詢師面前撒嬌、或者說更柔和地表達自己,這時的自己是更接近本我,還是更接近超我、自我?這種狀態下的自己會對外界有什麽樣的判斷,對咨詢師的言行有什麽樣的判斷?
什麽情況下,自己會更嚴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的自己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其他什麽原因所以選擇這種表達方式?同樣這種狀態下的自己會對外界有什麽樣的判斷,對咨詢師的言行有什麽樣的判斷?這時的狀態是更接近超我、自我,還是本我?
比較自己在面對咨詢師時,不同因素條件下形成的不同心境、態度,感受一下不同狀態下的自己對內的感受是什麽樣,是更緊張,還是更輕松,是更容易難過、憤怒,還是更有從容的力量感。
哪個狀態下的自己,洞察力更準確?你可以以你的咨詢師的反饋來做參考之一,到生活裏也檢測一下是不是真的某種狀態下的自己更從容有力,也更洞察力準確。
探索為什麽自己采取不同的狀態,目的分別是為了什麽。那麽這些在咨詢裏對自己不同狀態的發現,就可以平移到自己的生活中。
這就是使用心理咨詢和咨詢師,在咨詢倫理範疇內體驗咨詢和咨詢師帶來的感受,覺察自己的不同感受和狀態,嘗試在生活裏針對不同情況去使用不同狀態的自己。
心理咨詢不是來訪者去跟咨詢師學習心理學知識,這不用去北師大MAP,專門做心理學的商業平台都能線上學學,倫理線上影片課也很多平台都發放了。
人本的理念傾向於:在積極關註之下,來訪心中一個新的人格有可能會誕生,這樣一個新的生活態度會更靈活,更適應來訪目前的生活,而不是讓來訪僵硬地活在過去。
但人本的咨詢師們並不是只直給。你試試看直直地沖過去,你看他們敢不敢直給。哼,當他們心慌沒把握時,他們也不敢直給。
這裏面消費者有必要給到自己很高的容錯率,就是給自己一個範圍:自己做錯了也沒關系。在合法範圍內,自己做錯了也沒關系 —— 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不完美也沒關系。由於這樣一個很高的容錯率,那個所謂新的自己,就有可能生長出來。
說到底這是心理咨詢師和消費者是否適合的問題,跟流派關系不大。就算再喜歡人本,但咨詢師和你合不來,那也是沒辦法。
如果是先看心理學,對其感興趣而產生信心之後再去選擇咨詢師一起工作,那很可能在你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完美的樣版:真正的心理學是像那些書裏所提到的,如果心理咨詢不完美,那有可能是咨詢師菜,或咨詢師和來訪不配,但心理學是越發完美的。
有一些精神分析能產生的洞察,根本不是人本的角度會側重去考慮的,例如曾奇峰的b站、抖音短影片科普心理學時提到:為什麽一個人總是很痛苦,可能,他這樣讓自己痛苦就能讓他降低自己可以很快樂所產生的負罪感,他負罪於什麽呢,負罪於他這樣快樂,那就意味著他和某些人失去了情感連結,而如果他選擇讓自己痛苦,選擇覺得別人給他帶來了某些創傷,那他就永遠和這些人保持著聯系,他就沒有拋棄那些人,那些人說的正是他的原生家庭。
震驚嗎。我第一次聽到時,暫停了好幾次,不敢聽下去這段解釋。如果我沒記錯,這是精神分析裏專門用到的一個技術:解釋。
心理學需要不同流派不同角度所提供的養分,如果你的咨詢師有側重了解的流派知識,同時也尊重其他流派,保持謙虛的態度,以尊重事實的態度去服務你的工作,不僅從一個流派角度吸取知識養分盡可能地服務你,這時,是這樣的工作態度的專業人士能幫到你,而不是單獨哪一個流派去服務你。
更多:
· 不怕咨詢師操作離譜,就怕你還當這些是他們的優點-嗶哩嗶哩 https:// b23.tv/4vXa8k0
· 對於內部家庭系統自我治療/ 部份心理學 IFS,你會推薦什麽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