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學了心理學真的能洞察人心嗎?

2021-04-17心靈

「那你能猜到我在想什麽嗎?」

每個在學習心理學的人,在介紹自己專業時,多半會被問到這個問題,好氣又好笑,想解釋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甚至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學習了心理學後就能洞察人心,乃至復述出觀察物件的心理變化,堪比傳說中的「讀心術」。但要問他們對心理學的具體看法,或者描述一下心理學的範圍,大概鮮少有人能回答,甚至大概率還會得到潛意識、星座性格、識人術、催眠、解夢等等答案。

大多數人以為自己每天接觸到的就是心理學,可真相卻是,他們從未見過心理學的真實面貌。反而將不少玄學、偽心理測試、獵奇的理論冠上了心理學的帽子。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裏,精通心理學的專家更類似於電視劇中的談判專家或者刑偵高手的角色,往往能從他人舉手投足間,捕捉腦電波裏暗藏的秘密。

這些認識本質上是基於樸素的經驗主義價值觀,而非科學。

但有這樣的想法不足為奇,畢竟影視劇中的演員用精湛的演技刻畫出了一個又一個十分精湛的專家形象。比如【心靈獵人】中的FBI探員霍爾登,沈著冷靜、足智多謀,精通犯罪心理學,可以透過證據準確側寫出嫌疑人的動機和意圖;

再如風靡全球的神探夏洛克,他不聲不響地坐那,就可以透過華生的衣著打扮,瞬間分析出他的身份經歷:

「你臉上曬黑了,手腕以上卻沒曬黑,你從國外回來,但不是日光浴。你的發型,站立姿勢說明你是軍人出身。所說的話有點時過境遷的感覺,說明在巴茨醫院受訓過,顯然你是軍醫。如今軍醫去哪兒會曬黑並在戰場上受傷,自然是阿富汗或伊拉克……」

這些精彩的情節確實會讓觀眾對心理學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認為偵探們可以透過學習心理學的各種理論,練就坐著把人心看穿的技能,還能隔空分析出嫌疑人的身份資訊。 其實,這些都是劇情需要的安排,有大量藝術修飾的成分。

真實案件的偵破中,最重要的是犯罪證據,即便是神乎其神的「犯罪側寫」,也必須經過大量、系統的學習,還要結合犯罪嫌疑人的個體性格、行為習慣,才能做出判斷。

甚至被我們寄予厚望的警察、偵探,他們對於謊言的辨識並不比普通人高明。

一份綜合了206份檔和24483判決書的研究表明,人們對謊言和真相的判斷平均達到54%的正確率,這一發現適用於所有類別的人--學生、心理學家、法官、工作面試者和執法人員。 也就是說,人們對說謊行為的辨識準確率並不顯著高於隨機判斷的概率。

學心理知識就能洞察人心,是對心理學的誤解。

那麽心理學究竟是一門什麽樣的學科呢?

和大多數學科一樣,心理學剛建立時,也曾被經驗主義主導。

古希臘時代,心理學只是作為一種思想存在於哲學,沒有獨立的體系。近代心理學的創始人笛卡兒、萊布尼茲、洛克等人都是哲學家,他們專門論述心理理論的著作,如洛克的【人類理解論】,貝基利的【視覺新論】,大多充滿了思辨的哲學意味。實證主義者的重要領頭人穆勒和斯賓寒所撰寫的心理學著作,也只是從主體的感受來描述心理現象,依舊是經驗主義的。

那時人們對精神疾病的理解也較為粗淺,只停留在信仰和道德的層面,並不將其視作一種身體疾病,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主要是驅鬼神和道德教育等方法。

直至1879年,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立了,用自然科學這種客觀實驗的方法來研究人主觀的心理過程,開辟了心理學新的研究領域。 實驗的方法促使心理學擺脫哲學,從思辨走向科學,獲得真正的獨立。

隨著生物醫藥學的誕生,流行一時的精神分析也開始緩緩衰落。至1970年代,精神分析基本被主流精神病學拋棄。現代心理學有了更新的發展,量表測試、抽樣統計、雙盲實驗,必要時直接測量參與者的血壓、呼吸、腦電波甚至基因型等生理指標。

時至今日,心理學從方法上和其它一切科學門類一樣,追求第一手的可觀察數據。

除了客觀實驗的方法,起於上個世紀的循證醫學也影響了心理學,它主張「慎重、準確和明智地套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依據,結合臨床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和願望,將三者結合,制定出治療措施。」

受循證醫學的啟發,心理學界開始自覺制定相關的心理學實踐的原則、手冊、指南與標準,在教育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家庭心理學、行為矯正、甚至各種社會服務或社區服務等領域開展了一場屬於自己的循證實踐運動(EBP movements)。

循證實踐是心理學實踐領域中的一場觀念變革,其核心特征是「遵循研究證據進行實踐」,亦即強調在實踐過程中關註並使用已有的「最好的研究證據」。

其中,針對設計良好、前瞻性的隨機對照研究的系統評價的結論,被認為是循證醫學目前最佳的證據來源。

「最好的研究證據」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權威專家意見、教科書的條文,而是指來自無偏倚、真實可靠的臨床研究,包括對病因、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預後等臨床諸多方面研究。

如對臨床診斷試驗的準確性和精確性研究,對預後指標的有效性研究,以及對治療、康復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等。

在診斷準確的前提下,使用經實證研究證明最可信,最有效,最一線的幹預方法後,咨詢師才能夠拍著胸脯說,自己盡到了職責。



雖然心理學沒法讓你一眼看出別人的想法,也和哲學這門顯學分道揚鑣了。

但了解心理學的相關知識,給了每個普通人一個理解認知、情緒、行為的普遍規律和思維框架,有助於我們覺察自身的情緒,並進行及時地調整。

以憤怒或者焦慮時的沖動行為為例,美國心理學家Marsha M Linehan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一種 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

其中基於情緒調節有四個步驟,可以用來覺察並拯救陷在情緒中的自己:

1. 當下停止

第一步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步。

我們需要增加自己對於情緒和軀體反應的覺察,並且在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波動和軀體反應時,及時停下來,不要再做任何事。

在這一步裏我們不尋求任何緩解或者解決的方法,我們嘗試的只是讓自己物理上停下來。在這一步中也可以借助自己信賴的他人去幫助你完成。

2. 後退一步

第二步,我們需要嘗試從這個壓力情境中脫離出來,哪怕只是後退一步。

有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在危險中或者沒有選擇,其實只是因為我們鉆進了情緒的隧道裏,覺得這個窄窄的選擇就是全部的世界,從而感到繼發而強烈的負面情緒。

如果你的面前是一堵墻,大家都知道要退回來繞著走,然而在情緒和軀體反應中,頭鐵「撞墻」的人屬實不在少數。

3. 觀察情境

第三步可以嘗試的,是觀察這些情緒是什麽,分辨自己的感受和實際環境之間的區別。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嘗試采取第三人稱似的觀察視角,去重新理解和觀察整個過程與情境。看看自己有沒有判斷的失誤,或者誇張的地方:

引發情緒的事件是否難以挽回,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我的主觀想法。

最要的是,如果自己真的選擇遵從自己當下的情緒沖動行事,會不會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這樣的結果,真的是自己想得到的嗎?

4. 正念前行

最後一步,結合自己的情緒感受與理性判斷,做出更智慧,更平衡的選擇,並執行這個經過思考後的,平衡的,智慧的,有價值的選擇。而非屈服於自己的沖動,做出令自己後悔的行為。

其實,這是一個從剛開始的迷茫,到慢慢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身體感受的過程,我們終將建立對自己以及對生活的掌控感。

當掌控感充盈了內心,我們才能更好地活在當下,創造自己喜歡的生活,平糊從容地抵達心中的遠方。 這也是每個普通人,能從心理學中獲得的一點小小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