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這句話常常被用來自我平衡或安慰他人。
人們似乎總要在群體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才能感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和安慰。這種心態很常見也很容易理解。
然而,如果我們只能透過與他人的比較來定義自己,一次次地把自己置於無盡的向上攀比中,真正的幸福感又從何而來呢?
1、早期的比較:觀察與模仿
在人類社會早期,比較更多的是出於觀察和模仿。我們的祖先透過觀察同伴的行為,學習生存的技巧,例如找到食物、避開危險或贏得配偶。這種比較不涉及對個體優劣的評判,更多是為了提高生存率。
換句話說, 比較的最初動機源自於生存的需要,而非為了滿足欲望的攀比。
再後來,隨著社會的前進演化和生存率的顯著提高,資源和機會卻變得越來越有限。此時,人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學習和模仿他人,而是開始關註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感。在資源和機會有限的社會中,這種位置感逐漸演變為了一種競爭的驅動力,成為人們不斷向上攀比的源泉。
2、比較的慣性:無止境的欲望
在生存問題沒解決之前,生存是唯一的問題。而當生存問題得到解決之後,一切都成了問題,它們一個個接踵而至。
例如:如何生存的更舒適,如何改善生存的質素,如何生活得更體面,如何獲取足夠多的資源和機會,如何在高度競爭中保持自身優勢......等等。
這些問題推動著人們在學校/職場/生活,甚至社交媒體中,參與到一場無休止的排位賽中。
這種無處不在的比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慣性,使人難以擺脫。 特別是當我們習慣於向上攀比時,就如同落入了一個看不見的陷阱,焦慮和不安隨之而來。
因為無論我們達到什麽高度,總會有比我們更高的人存在。這樣的比較是無止境的,最終只會讓我們和自己內心的距離越來越遠~
3、去掉攀比:重新定義你的在乎
從某種角度來說,比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機制。
我們依賴它來前進演化和發展,但同時也受制於它。 適當的比較或特許以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位置,但過度的向上攀比只會讓我們迷失方向。
攀比心,尤其是那些被外界標準所驅動的攀比,就像抽向陀螺的鞭子,不斷驅使我們在無休止的競爭中旋轉,最終被物化成為沒有心的"工具人」。
而這顯然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所以,
與其沈迷於無謂的攀比,不如回歸內心,重新定義自己的在乎,才有機會發現真正的幸福所在!
我是不惑少女杉,很高興在知乎遇見你,期待你的點贊關註與互動^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