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 2024 年年底,國內「百鏡大戰」已經正式打響的當下,再談論 Ray-Ban Meta 似乎已經有點「過版本」,甚至在科技圈,已經很少有人會對「佩戴著 Ray-Ban Meta」這件事感到奇怪。
但當你身邊十個人中有超過四個人都在佩戴 Ray-Ban Meta 時,還是會產生一種強烈的陌生感。這就是近期我在深圳出差時的感受。
這種場景在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釋出會上更為明顯:甚至有幾個瞬間,我都明顯感到身邊的 Ray-Ban 的數量,甚至比這款 AI 眼鏡在美國灣區的出現頻率還要更高。
從觀察來看,雖然當前 Ray-Ban Meta 的使用者還先主要聚集在科技行業相關從業者之間,但從自媒體博主,到深圳硬件公司的創業者,都分布著 Ray-Ban Meta 的擁躉。
這樣的現象之所以「詭異」,並不只是因為 Ray-Ban Meta 是首款做到如此高頻率出現的智能眼鏡,還有這款產品從未在中國正式開售的事實。甚至 Ray-Ban Meta 也沒有在緊鄰深圳的香港發售,這意味著購買一副 Ray-Ban Meta 實際上還有相對更高的學習成本。
甚至,筆者碰到有的同行,一次攜帶兩套 AI 眼鏡,以滿足全天使用的需求。
AI 眼鏡確實要火了嗎?以 Meta AI 為代表的 AI 眼鏡,又是如何讓消費者乖乖掏錢的 ?
01
「四眼」,有了新意義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以 Ray-Ban Meta 為首的智能眼鏡,其實並不能與以往帶有顯示功能的 AR 眼鏡混為一談,不然就很容易忽視它們的核心競爭力—— 在智能功能之外,首先是一副有著高可用性的正常眼鏡 。
在 Ray-Ban Meta 二代發售的初期,海外博主對於 Ray-Ban 的推薦還普遍存在著一種「刻板印象」:你必須先是一個「太陽鏡愛好者」,你才有可能是 Ray-Ban Meta 眼鏡的目標使用者,反之則很難將它作為日常佩戴產品每天使用。
但這個刻板規則在中國就迅速被改變,原因也很簡單,中國有著近七億的龐大近視人群。在高校學生以及互聯網行業近視人群的比例更是能突破 80%。
這一「社會問題」,在遇到智能眼鏡的普及時,反而變成了一種奇特的「市場特色」:由於對近視使用者,佩戴一副眼鏡本身已經是屬於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習慣動作,因此以往 AR 眼鏡做夢都在不斷追求的「讓使用者每天佩戴超過四個小時」目標,在遇到中國使用者之後瞬間變成了「基本操作」。
除了眼鏡這一載體本身所賦予的內容,2024 下半年快速降低的購買成本,也在助推著 Ray-Ban Meta 在中國內地的使用者數量爆發。由於國內使用者大多還是依靠包括閑魚在內的國內代購來入手 Ray-Ban Meta, 所以在人群中最常見到的,其實還是黑色經典款 ——百搭配色意味著適合大多數使用者,也意味著在大批次進貨的代購商眼裏最受歡迎,因此售價往往也是最低的版本。
據一位閑魚賣家介紹,僅閑魚一個平台,近期每周就能出貨超過三百副 ,他還引入了為使用者提供第三方配件以及配鏡服務的支持,讓更多新手使用者降低學習成本與使用門檻。
在這樣的大規模出貨支持下,當前二手平台一副全新 Ray-Ban Meta 售價僅有 1900 元人民幣左右——這個價格已經與售價 1899 元的 AirPods Pro 幾乎相同——這更給了一些使用者「用智能眼鏡去替換耳機」的一個邁出第一步的嘗鮮動機。
但這其實還並非當前購入 Ray-Ban Meta 的「史低價」:在黑五或聖誕期間疊加電商平台的返代金券折扣,實際價格甚至能到 1400 元。這讓黑色星期五期間,出現不少外媒打出了「買 AirPods 不如買 Ray-Ban Meta」的標題「帶貨」。
Ray-Ban Meta 降價之後更香了|圖片來源:ZDNET
在全天佩戴眼鏡成為硬性需求之後,續航成為了明顯的短板。Ray-Ban Meta 實際使用續航只有四個小時,因此對於一部份愛好者,購買兩副 Ray-Ban 同時使用才是常態。在其中一副眼鏡的電量耗盡後,可以從充電盒中拿出另一副「無縫」切換使用。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使用者,這樣的組合已經足以滿足全天的正常使用,但仍然有極少數使用者會為了實作真正的多日續航,會再多購買一副,組成兩個充電盒三副眼鏡的「超級組合」。
一位深圳自媒體博主在向筆者介紹他的這種搭配時,表示如此極致的搭配,目的就是為了在重度錄制影片以及通話需求面前,能做到「永遠戴著一副眼鏡」。
對這些重度使用者來講,目前限制他們的因素只有軟件。 目前 Meta 限制同一部手機最多只能配對兩副眼鏡 ,而大部份使用者每天日常生活最常用來接收通知/短訊等訊息的器材,往往也集中在一部手機上。
他也承認 Ray-Ban Meta 在音質上其實完全不能與 AirPods 相提並論,但已經足夠滿足電話會議或是微信語音這樣的日常通話需求。但他此前在使用 AirPods 時,卻從未動過「全天都佩戴著 AirPods」的想法。
「畢竟戴著眼鏡對別人來講不會很奇怪,戴著耳機的話多少還是會有些不方便的」。這裏他指的當然是以 AirPods 為代表的 TWS 耳機戴在耳朵上,經常會被別人誤認為處於一種「勿擾模式」,對方會因此難以判斷是否方便溝通,從而很大程度上影響日常生活溝通的情況。
開放式設計的骨傳導耳機倒能避免這個問題,但這類產品往往在與眼鏡搭配時容易出現幹涉問題,這一點對於眼鏡使用者來講並不算特別友好,因此整合了耳機內容的智能眼鏡,在滿足上述需求的同時,也真正讓使用者覺得「全天佩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這個產品邏輯其實與近兩年華為、小米推出的「音訊眼鏡」有很強的相似之處——這些音訊眼鏡並沒有過多強調 AI 或拍照相關功能,但同樣快速收獲了一批使用者,並成為智能眼鏡市場中銷量最高的品類。
國產智能眼鏡市場占有率分布圖|圖片來源:洛圖科技
但在 Ray-Ban Meta 之前,鮮有產品在市場上呈現出這種爆發性的增長趨勢:這些產品往往難以擺脫小眾的標簽,即使已經做到細分賽道出貨冠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很少能見到佩戴著這些眼鏡的使用者。
對 Ray-Ban Meta 而言,破解這一困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它那做到前無古人的「時尚」內容。
02
人人都愛時尚
顯然,僅僅是「取代 AirPods」,還並不足以讓 Ray-Ban Meta 成為這樣一款受到眾多使用者喜愛的智能眼鏡。
大部份中國使用者,並沒有使用 Instagram 或是 WhatsApp 的習慣,也就意味眼鏡支持的各種 Meta 軟件增強功能,其實也並非這些中國使用者購買的首要需求——在筆者接觸到的數名 Ray-Ban Meta 重度使用者中,甚至有幾位在日常完全不會使用 Meta AI 的相關對話輔助功能。
Meta 手機端配對 App 中提供第一方 App 的功能適配|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對不少普通使用者來講,自己是否喜歡眼鏡外觀這件事,顯然優先級要比「智能功能是否完善」要更高 ——這往往是此前眾多智能眼鏡品牌忽視的一點。
而 Meta 在這一點上展現出了遠超硬件廠商的前瞻視野,一直透過與行業內頂級的眼鏡配件品牌合作,透過強化 Ray-Ban Meta 的時尚內容來拓展更多的使用者群。
在 Ray-Ban Meta 二代釋出後,Meta 沒有像一般傳統硬件一樣開始聚焦於軟件更新,而是仍然持續投入資源,拓展著眼鏡的外觀設計,僅今年就釋出了三個新鏡架款式,並在官網提供了超過兩百種的款式搭配組合,讓 Ray-Ban Meta 擁有了超過 Apple Watch 的時尚內容。普通使用者也更願意將它作為 EDC(日常隨身物品,Everyday Carry)穿搭出街,不會有電子產品內建的濃重「電子產品」標簽。
「 這是除 iPhone 之外,第一次我買數碼產品讓她很喜歡 」,一位深圳的 Ray-Ban Meta 使用者,同時也是硬件創業公司員工向筆者介紹到給他最近的女朋友買的新款 Skyler 鏡框版本——這就是 Meta 在今年十月剛剛推出的鏡架版本,相比男士更加偏愛的經典 Wayfarer 飛行員款以及 Headliner 版本,這款憑借著更加時尚的外觀上市後受到了不少女性使用者的喜愛。
Meta 於十月推出的新款 Skyler 鏡框,受到不少女性使用者青睞|圖片來源:Meta
除了眼鏡鏡架款式,Meta 還在一直探索著 Ray-Ban Meta 作為眼鏡的時尚內容,例如更有科技感的限量全透明款,如今同樣受到中國使用者熱捧,甚至實際銷售價格被炒至 8000 元以上;還有以及根據外部紫外執行緒度極速變色,在普通鏡片與墨鏡之間切換的鏡片客製選項。
這些都是完全不同於此前智能眼鏡的「新套路」,已經隨著 Ray-Ban Meta 在世界各地,甚至是從未真正上市的市場大獲成功,證明了這是一條可行之路。
在國內市場被炒到超過八千元的透明款 Ray-Ban Meta|圖片來源:Meta
03
已經開啟的「百鏡大戰」
從這些實際使用者的體驗中,其實不難看出,Ray-Ban Meta 在深圳的高頻出現,既有使用者的快速增長,也離不開使用者願意全天佩戴這一點的加持,大幅提升了它的「出鏡率」。
在同時解決了「全天佩戴」與「時尚」這兩個關鍵需求之後,Ray-Ban Meta 快速收獲了使用者之間的自發認同,並取代了原本 AirPods 的生態席位——「畢竟眼鏡大部份時候都戴在臉上,自然不容易像 AirPods 一樣亂丟」。
毫無疑問的是,在有著眾多 Ray-Ban Meta 狂熱使用者、「人傑地靈」的深圳,同樣也在孕育著眾多 Ray-Ban Meta 的競品:據不完全統計,僅 2024 年下半年,就已經有各行各業的硬件廠商湧入這條賽道,希望分一杯羹。
其中不僅有雷鳥、魅族這樣的傳統 AR 眼鏡大廠,也有眾多類似谷東科技、影目科技這樣的創業公司,乃至像閃極這樣此前完全沒有 AI 眼鏡制造經驗的硬件品牌。
回車科技(LookTech)釋出的 AI 眼鏡,外觀設計與 Ray-Ban Meta 高度接近 | 圖片來源:回車科技官網
Ray-Ban Meta 的成功與目前 AR 眼鏡行業中的一個聲音「AR 眼鏡將會取代手機」相反,Ray-Ban Meta 能快速收獲大量普通使用者的一個重要因素,恰恰是因為它完全不能取代智能電話,並且無論是與手機還是手表等器材搭配使用,都能獲得不錯的體驗。最重要的或許還是:它是一款真正能夠解放雙手的智能硬件。
目前 Ray-Ban Meta 在實用與時尚之間的探索,恰恰說明了智能眼鏡正處於從小眾的「極客玩具」,真正走向大眾消費品的階段。Apple Watch 早期在宣傳上同樣將時尚內容作為其主要賣點,但後來隨著健康監測傳感器的快速小型化與完善,迅速找到「健康/專業健身監測工具」的新定位,並在 2022 年年銷量已經突破了 5000 萬。
比起新品釋出時的轟轟烈烈,或許這種使用者之間自發的「安利」,更能提升產品在普通使用者之間的知名度,也意味著智能眼鏡在「實用」+「時尚」這一組合拳下,真正找到了能夠俘獲使用者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