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來我剛畢業那年第一次做盡調專案,團隊忙的要死,高級律師沒空管我,我也是自己寫的盡調報告,非常痛苦。
首先啊,你要先擺正一個心態,就是不要怕問問題,中間過程有任何問題,比如說這個材料是否需要,這個行業的某些問題是否應該重點關註,某些問題是不是不太需要關註,這種問題前期沒有經驗,多問沒有壞處的,否則後期補要材料、分析問題的時候麻煩會比較大。
然後你拿到一份模版,先熟悉一下整個盡調報告的體系,大致了解對一個公司做盡調都需要了解哪些資訊和資料,建議把樣版詳細讀一讀,你也可以網上找一找有沒有相關的樣版和文章,我當時拿到的樣版就是團隊之前真實做過的同行業報告,所以省了很多事。
先快速的整理一下公司底稿,做好初步的撰寫-資訊填充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對照著盡調清單和樣版,一邊寫內容(初稿一般就是把資訊填充進去,這也是盡調費時間的主要原因,資訊龐大,填充內容需要很多時間,一般情況下,團隊都不太會把重點問題分析這樣的工作完全交給一個新人,所以你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初步的資訊填充和發現問題),一邊另開一個文件整理需要補充的材料、你認為需要重點關註的資訊、當下你能想到的風險點等等。
初稿完成後,一般會遺留很多問題(當然,有的盡調報告就是走個過場,或公司很簡單,也沒有什麽重資產,可能會好處理很多,我第一次做盡調的公司是一家體量龐大,關系復雜的公司,所以涉及到非常多的問題),你要先確保自己拿到的資料的問題都已經剝離和撰寫清楚了,比如說最基本的歷史沿革,資料是否有遺漏,遺漏的專案是否會造成風險(越詳細越好,我不知道其他律所的情況,我們的盡調報告會寫的非常詳盡,所有底稿資訊都會體現在其中,每一次的工商變更都要有完整的材料,有缺項的,無論是否重要,都要在報告中體現出來),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沒有難度,但會體現細心和認真,不要出問題。
比較麻煩的點是,新人對特定行業可能了解的不多,所以對某些行業所需的一些資質,以及某些行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點這些問題意識不到,這是我當時遇到的主要問題,這個很多是經驗之談,很難透過資訊檢索檢索到,這個時候就要多問!多問!大家都是從零開始的,不要害怕問問題。
當然,過程中你要盡量多了解本行業的法規,如果底稿裏有交易合約,要多看看,這是幫助了解一個企業業務模式的重要方式,也可以多查查與本企業同行業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會公開披露很多資訊,都可以迅速學習和找到相關的風險點。
相信我,經歷過一次這樣的痛苦,後面你再做盡調就如魚得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