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向喜歡以技術為本的企業,怎麽看一個企業是不是技術為本?就是看它的研發投入就行了。
咱們就看比亞迪,2024年前3季度,比亞迪研發投入高達333億,同比增長34%,這個增長振幅不可謂不驚人。
而比亞迪同期凈利潤大約才152億,也就是說,研發投入還要比凈利潤高81億。大家需要註意一點,不是只有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比同期利潤高,而是,在過去的14年中,有13年的研發投入超過了凈利潤。
在比亞迪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儀式上,老王哽咽著說2019年的凈利潤只有16個億,但是在研發上還咬緊牙關投入了84個億。
就這麽點利潤,比亞迪還投入了這麽多的錢搞研發,這就是企業領導人的高瞻遠矚,就像老王所說,「沒有核心技術是不行的」。
我是一個老迪粉了,關註比亞迪已經12年了,之所以會在12年前成為迪粉,就是因為非常欣賞比亞迪對於技術的追求。
我見過王傳福的很多采訪,最經常見到的就是老王穿著工作服接受采訪,我記得有一次老王介紹自己是「比亞迪第一個工程師」,可見王傳福對於工程師的重視。
一個極度重視工程師的企業,必然會對技術有著狂熱的追求,王傳福曾經說「一個能讓飛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沒有汽車技術狂?」,從這句話中就能感覺出來老王對於汽車技術的渴求。
你對技術有著無盡的追求,不能只是停留在嘴上,你得拿出真金白銀去進行投入,而且還必須是持續不斷的、高強度的投入才行。
什麽叫「持續不斷的、高強度的投入」?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1600億了!而且,從趨勢來看,比亞迪對於研發的投入是一直在加速的。
為啥?因為汽車行業是一個極度依賴規模化的行業,銷量越高,造車成本就越低,從而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而且,比亞迪造車走的是全產業鏈模式(比亞迪甚至還到國外買了好幾座礦),成本可以做到自主可控,面對競爭對手的競爭,比亞迪的優勢就更大了。
規模化在比亞迪身上體現的到底有多明顯呢?比亞迪剛剛釋出了10月份的銷量,10月份,比亞迪賣了超過50萬輛車,1-10個月累計銷量超過323萬輛,今年銷量超過400萬輛基本上已經定局了。
一個年銷量400萬輛的車企和一個年銷量幾萬幾十萬的車企,其成本控制能力不可同日而語。
根據易車數據,9月份全球汽車品牌銷量榜,比亞迪排名第三,由於豐田和大眾的銷量已經非常穩定了,所以,10月份的全球銷量比亞迪就會超過大眾成為世界第二,距離豐田已經一步之遙。
![](https://img.jasve.com/2024-11/40f03f55d2f467adc719780b0837caed.webp)
若比亞迪按照10月份的環比速度,12月份的時候,比亞迪就有可能有機會超過豐田,成為世界第一車企(月度),到時候,比亞迪就會第一次創造屬於中國人的榮耀。
我之所以一直堅定的看好比亞迪,除了比亞迪堅持長期高強度的投入研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已經成為可預見的未來。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超過了50%,過了50%之後,新能源汽車的增速只會加快而不會降低。
比亞迪以後的研發投入會越來越高,道理很簡單,銷量越來越高,利潤會越來越高,從而為高強度研發投入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
只能說,加油吧,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