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些戾氣比較重的朋友們失望了,南京又回歸紅綠燈讀秒了,不但讀秒,據一些外地朋友說,還是全國最大的秒數顯示器。
再說個比較搞笑的小事兒,也算是我沒有安全駕駛的反面例子吧。
讀秒還沒有回歸的時候,某天開車帶朋友出去,前一天我晚上沒睡好,很困,說白了就是疲勞駕駛了,我朋友不會開車,他坐我車上就是看手機,或者就是睡覺,我們是一起去一家洗浴中心的。
在某個紅燈超長,綠燈超短的路口,我等了一輪紅燈之後,排到了第一個,我後面還有兩輛車。
說了,紅燈超長。。。
還沒有讀秒。。。
既然時間超長嘛,手剎、P檔,等唄。。。
然後我睡著了。。。
關鍵是,我後面的車應該也睡著了。。。
直到有個老爺子路人來敲我車窗,我才驚醒,正好是綠燈嘛,我就起步,出了停止線之後,我看了一眼後視鏡,那位老爺子正在敲我後面那輛車的車窗,所以我猜他應該也和我一樣睡著了。
。。。
疲勞駕駛害人,下次不敢了。
下面原回答。
——————————————————
不要說那麽多「小故事」「親身經歷」,也不要弄什麽高大上的「數據記錄」「調查顯示」,也不需要什麽類似「社會現象」「心理預期」什麽的,說這些沒有用,在網上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對於小故事來講,大家都有自己的小故事,數據調查方面,就算隨便寫個「官方數據」也不知道真假。
只說一個最最簡單的因果關系:
取消讀秒的原因是試圖減少沖燈,而沖燈會導致透過路口時汽車加速,也就是說,交通部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所有車輛在透過路口的時候「減速」,就是減速到那種輕點剎車就能停車的速度。
這樣可以減少路口的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
對吧?
那麽問題在於,路口處的交通事故有多少?這其中又有多少是因為沖燈造成的呢?
取消紅綠燈讀秒,是否真的所有的司機就會「減速透過」了?
我看未必,我覺得取消讀秒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司機對紅綠燈路口失去「信任」,前方是綠燈的情況下,依然減速,導致整條車流量非常大的道路上,車輛行駛速度呈龜速。交通壓力越來越大。
紅燈了,要減速,綠燈了,還是要減速。綠燈了有非機動車要減速,有行人要減速,看到有交警要減速,啥也沒有還是要減速,總之,就是這也要減速、那也要減速。
下次我過路口,下車把車推過去,就算是闖紅燈,也算是行人闖紅燈,看交警咋處理。無非就是行人走非機動車道闖紅燈了唄,還能把我關起來?
一個交通法,安全守法常識普及下去就真的那麽難?讓非機動車和行人守交通法就真的這麽難?
是政府對我們國家的公民基本素質不放心?如果是,那就加大普法力度啊,加大處罰力度啊。
1990年到1997年之前,八十年代的時候,那時候路上汽車少,有汽車多數都是某某單位,某某機構的車,說實話,有的單位交警都不敢管,不是這個關系,就是那個單位的,在那種情況下,進入到21世紀了,交通壓力越來越大,私家車越來越多,該普法、該加大力度還不就是辦成了麽?
無非,就是有那麽一群人,仗著自己有某種特殊的條件,別人不好管、不敢管、不敢說、不敢問。
這樣的人群是什麽樣的人群?是公務員嗎?是官員嗎?我敢肯定的說,不是,越是體制內的人,越是擔心會在這種小事上栽跟鬥。
是社會上一些所謂的「垃圾人」嗎?也不是,這樣的人很容易被人教怎麽做人,警察敢管的正好就是這種人。
那剩下的,除了遵紀守法的人之外,還有哪種人呢?對違反規則有持無恐的,別人不敢問、不敢管、不敢伸手的人,究竟是哪種呢?
一個紅綠燈是否讀秒,影射出來的問題,其實根本就不在機動車這方面,一個「非安全駕駛」的司機,你別說讀不讀秒,你就是架挺機槍在路口,他該闖黃燈還是闖黃燈。
所以說,取消讀秒,限制其實就是那群平時遵紀守法,上路小心翼翼的那群人,這規則除了欺負老實人之外,沒什麽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