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什麽樣的汽車座艙,才稱得上健康座艙?

2024-12-23汽車

接到一個蠻有意思的邀請,要「借用」下我的鼻子。

東道主是紅旗天工08汽車,主題是探討汽車座艙裏的空氣質素。

確實啊,我們琢磨換車的時候,會認真研究車輛的動力配置和智駕互動,最多的就是想試試車輛零百加速快不快,過彎或者減速帶車身穩不穩,坐著舒不舒服,腦袋和腿有沒有足夠的空間放舒服……對內飾的話,最多就是註意它手感好不好,摸起來軟不軟,彈不彈,坐著能不能支撐起我的腰、臀和腿——但是說到座艙材質是否健康,就,似乎真的沒有特別關註過。

於是,作為一個聞到刺激性氣味會鼻塞的慢性鼻炎患者,倒是確實很有興趣來挑戰一下關於汽車「健康座艙」的第一手體驗。

剛好也想來對比一下:新車座艙的甲醛、甲苯以及TVOC等刺激性物質,與新房或者是常見的家居產品對比,究竟表現如何?

畢竟,我們住新房是肯定會註意除甲醛的(我還為此寫了不少空凈器材的測評文和選購指南),但是新車座艙可沒法除甲醛啊。

「健康座艙」究竟體現在哪些地方?

在去往測試現場的路上,我稍微整理了一下待會兒要重點檢查的座艙配件部份。

首先就是內飾的「軟質材料」,也就是座椅、車門軟包還有座艙棚頂、車輛腳墊之類,這些皮革、織物以及人造皮革在制造過程中基本都需要用到醛類物質,其中最「大名鼎鼎」的就是我們談之色變的甲醛,這些物質如果一不小心超標的話,就會揮發到空氣中,尤其像車內這種密閉環境,肯定會讓人感覺不舒服。

其次重點要關註的,就是有粘結的部份,像是中控台、方向盤以及扶手和內飾部份,這裏也會對座艙內的空氣質素造成影響,「萬惡之源」是膠類粘合劑中含有的TVOC物質,TVOC是「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縮寫,也就是苯類、烷類、芳烴類、烯類、鹵烴類等各種化合物的大匯總,這些東西聞起來除了刺激鼻子之外,對身體的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最後就是其他一些金屬件帶來的潛在危害了,包括但不限於油漆的氣味(其實它也是TVOC的一種),以及電子元件容易釋放的鉛和汞之類物質,這些也值得關註一下。

這樣一整理思路,就很明確了。

其實在汽車座艙裏,容易帶來健康隱患的材質確實不少,但是作為汽車生產廠家,是可以從材質的選擇上來避免這些健康隱患發生的。

那麽,就讓我來嗅聞一下,一汽紅旗這次提供的這款紅旗天工08,它座艙內有沒有使用健康材質,以及它的安全程度如何。

紅旗天工08:座艙有多健康?

在金鼻子實驗的現場,我看到了紅旗天工08的「真面目」。

這是一輛威嚴而又靈動,松弛且有氣場的SUV。

與印象中SUV偏向運動的設計不同,紅旗天工08有那麽點兒「剛柔並濟」的意思。

它的車身的流線設計非常拉風,整車很有肌肉感,配上全封閉式的前臉造型,以及中置紅色飾條的紅旗家族標識和兩側L形分體式大燈組,既延續了紅旗品牌的莊重調性,又具備了新能源汽車的科技感和未來感。

而我們作為「金鼻子實驗」的參與者,要做的就是首先蒙上眼睛,進入到車內,完全靠嗅覺去感受座艙內的氣味。

這是一個很有挑戰的過程。

因為在「視覺」被剝奪之後,手指的觸覺和鼻子的嗅覺,會被放大。

按照我一開始預想的幾個方面,我首先要檢查的肯定是座椅、腳墊包括棚頂的材質。

在觸摸中我發現,它的座椅采用的是比較流行的麂皮面料,一般來說,這種皮質容易在鞣制和染色過程中添加醛類物質以及TVOC,所以在現場我也表達了對這類皮質的擔憂。

然而比較讓我放心的是,在實際嗅聞中,我並沒有感受到有任何異味。

甚至在座艙內深度感受的十幾分鐘內,我的鼻子也是始終保持通暢的。

接下來我對於車艙內的塑膠配件以及金屬件進行了檢查,包括方向盤、頂棚軟包以及中控台、車門扶手等幾乎只要我覺得「可疑」的地方,都湊上去靠近了聞,甚至鼻尖都貼到了上面去聞,還是沒有什麽氣味。

傳達到鼻腔的氣味,我只能說微微有一些「新車的味道」,但是,很淺淡!

不用力吸氣,基本是聞不到味道的。

甚至淺淡到讓我懷疑,我坐進去的究竟是不是一輛剛下生產線的新車。

當然這個懷疑很快就被打消了。

因為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就是在實驗室裏更直觀地「看到」座艙材質的健康程度。從新車座艙各處(現場座椅包覆皮質, 座椅發泡填充,座艙鍍鉻件,中控台軟包,車門扶手軟包,無線充電軟墊,頂棚包覆,地台包覆,車身阻尼片等)進行切片取樣,然後用鋁箔包好,在杜絕汙染的情況下送進實驗室,在恒溫25℃的環境倉中用氮氣去「清洗」,避免帶入外界空氣影響檢驗結果。

之後就是很關鍵的一步啦,在采樣環境倉中對材質樣本65℃加熱兩小時,再去檢測醛酮類物質以及苯類物質,檢測結果如下。

如果說鼻子有可能還會出現誤差,那麽實驗室結果數據是真正不會騙人的。

這裏面的N.D.代表「未檢出」,而其余具體數值則遠遠低於國標標準。

紅旗天工08座艙有多安全?

汽車的座艙采用健康材質,主要是為了保障駕乘者的健康安全。

畢竟除了家裏之外,車裏就是我們每天呆得最多的地方了。尤其像我這樣打算升級成為「奶爸」的,更是要多多關註汽車的座艙安全。

不過我必須得說,紅旗的這次測試,還真的蠻「講究」的,在出發前,讓我們各內建一些「生活中自我感覺最安全的物品」一起去作為對照組進行檢驗。

於是我費勁巴拉地把家裏那把母嬰店買的便攜沙發扛去了——那可是據說能直接接觸嬰兒皮膚的材質,寶寶躺上面,不管是摸幾下還是啃幾口,都沒關系,它的材質安全程度可以說是打滿分了。

但是即使這樣,跟紅旗天工08座艙內的材質取樣相比,還是並沒有「打贏」。

座艙內的材質安全程度顯然比國標標準還高出不少。

更直白地說,就是一個是「安全」,另一個是「比安全更安全」。

那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不輸百萬豪車的新物種?

車企「潛規則」:一款汽車,如果能夠對於座艙材質都「斤斤計較」的話,那麽在其他方面必然也是相當考究的。

這一點在紅旗天工08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它的座艙是真正傳承了紅旗零異味、零甲醛的健康基因,做到母嬰級3.0+氣味安全的,所以與之匹配的必然是「處處考究」的設計。

比如說它的座艙內部空間,可不是一般的大。

我算是體型比較大的男生了,但是無論坐在主駕位置還是後排座椅上,都能讓身體全然地放松舒展,無論胳膊腿兒,都能肆無忌憚地伸開,即使「坐沒坐相」,也不怕硌著膝蓋或者是手肘會撞到哪個邊邊角角。

尤其是我開車的時候喜歡稍微「躺下來」一些,所以它前排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就很是讓我歡喜。坐下之後稍作調整,座椅就穩穩地「托舉環抱」著我,讓我整個人都處於放松狀態,沈浸到駕駛的愉悅中去。

開長途的話,主駕座椅還有按摩功能——這是真貼心,像我這種容易腰酸背痛的腰肌勞損患者,再也不用去服務區找共享按摩椅了。

再加上車內比比皆是的溫潤實木和肌理鋁材,放眼所及,完全就是百萬豪車的「排面」。

但是它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坐進去會讓人感覺有「負擔」的豪車。

甚至車內的空調還帶有自動檢測空氣質素並凈化的功能,隨時釋放大量負氧離子,即使長途駕駛,也不用靠外迴圈來「提神醒腦」,呼吸著宛如森林氧吧般的清新空氣,頭腦清醒,身體舒坦。

所以說,紅旗天工08確實屬於「豪車」,但又不是傳統意義上僅僅擁有豪華內飾和充沛動力的豪車,它在考慮到駕乘人員方方面面的需求之後,結合了動力、智駕、內飾以及空間,把體驗全維度地拉高,讓人感受到科技帶來的現代化的「豪華」感。

最後說幾句

不得不說,一汽紅旗作為擁有70年歷史的傳統造車企業,對「使用者需求」這塊兒做得真的很到位。

舒適化、健康化、智能化方面全維領先是一個方面,對人體能感知到的體驗更是深層鉆研並落實在每一個細節上。

其實我們現在買車,已經過了那個「主要看車標」的時代了,對於車輛的可用性和便捷性,會更加重視。於是在選擇的時候,會各方面去一一了解並且對比,仔細挑選後才做出選擇。但是「紅旗」這個品牌,含金量依然很高,除了「母嬰級環保級別」的零異味、零甲醛健康基因延續和加持之外,頗具中國特色的智駕系統和對舒適性的調控,也是讓我們可以不用過多糾結,直接敲定車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這次「金鼻子實驗」結束,回程的路上,我就在家庭群裏發了紅旗天工08的配置和車輛圖片——家裏正好有換車的打算,讓家裏人都去試駕體驗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