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之上,未來之巔。」造車40年的長安,邁入了數智化新階段。
12月21日,長安汽車以一場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現場推進暨飛行汽車合作簽約活動,迎來轉型發展的又一個重要突破。低空出行對長安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新產業的探索,而是未來公司戰略主體之一,是承載「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重要支撐。
按照規劃, 未來5年,長安汽車將在低空經濟領域投入超200億元,快速推動飛行汽車產業發展。未來十年,投入超1000億元努力探索陸海空及人形機器人立體出行解決方案。
低空經濟,正成為當下最火的風口。
「近年來,汽車步入電動化和智能化時代,催生了地面上的出行變革,同樣的邏輯有望在低空再現。」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今年以來,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也被稱為「飛行汽車」)成為最火熱的細分賽道之一,商業化空間巨大,未來有望給生活和出行帶來深刻變革。
低空經濟,這一概念,最早於在2021年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年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2024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並納入新質生產力範疇,同年釋出政策且各地跟進推出落地細則,正式推出商用產品及服務,低空經濟在國內只用三年,就從概念成長為具備高成長性的新興產業。
上漲的市場增速,也揭示著其廣闊的「錢」景,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據中國民用航空局預估,明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每次新興產業風口上,總有一些跑得快的和緊跟其後的, 低空經濟這場爭奪戰也不例外。 11月,長安汽車宣布,在飛行汽車領域將同步開展低空飛行器和飛行汽車兩種形態的產品及其產業,計劃2026年前推出飛行汽車產品。
此次,與億航智能強強聯合,長安汽車更是搶跑入局。
據扉旅汽車獲悉,雙方將探索成立未來出行生態科技合資公司,面向飛行汽車的研產供銷全流程,並計劃研發推出新一代飛行汽車產品,主要面向TO B/G市場,未來拓展到TO C市場,打造未來智慧立體出行生態。
低空出行對長安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新產業的探索,而是未來公司戰略主體之一,是承載「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重要支撐。億航智能作為低空經濟領域頭部企業,雙方強強聯合,不僅推動中國低空出行產業的創新發展,也將創造性的推動中國先進新型交通制造業的強大。
活動現場,科技感十足的無人駕駛飛行器排成陣列震撼全場,其中一架飛行器掠過空中,在地理環境復雜的重慶完成了飛行,給在場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事實上,長安汽車的前瞻布局不僅局限於低空經濟領域。在全球協同布局和技術研發方面,長安汽車也在持續加碼。
2017年,在同樣的地方,長安汽車舉辦了全球研發中心建設專案的啟動儀式,此後,長安構建起全球研發體系,第三次創新創業也迎來高速增長與快速落地。
今年11月,長安汽車銷量達到27.7萬輛,同比增長22%,其中新能源表現更是尤為突出, 首次突破1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98.4%, 實作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十萬級」飛躍。智能化方面,基於軟件定義汽車的SDA平台首款車型已經上市,並釋出長安智駕、天樞AI大模型等;造型設計方面,始終堅持未來美學原創設計,推動汽車設計向科技產品與藝術品轉變。
為了進一步夯實領先優勢。當天,長安汽車啟動了全球研發中心(二期)建設專案,並宣布了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的推進計劃,重點布局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前瞻技術研究、造型設計等業務,建設人工智能、資訊保安、系統安全等先進實驗室,打造智能汽車原創技術策源地和造型設計高地。
長安汽車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打造一個超過3000人的專家人才隊伍,持續投入超過300億元。建成後,將構建起長安中長期核心競爭力,在重慶兩江形成「科學與藝術的高峰、工程開發的支柱、智能制造的基地」三大協同布局。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未來出行的大趨勢,而長安汽車在這一趨勢下的布局無疑會為公司未來發展註入新的動力,為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素發展貢獻長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