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其實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樣。
比亞迪的銷量這幾年是爆炸式的增長,經常各種銷量前十榜單,他一家的銷量就是後面所有公司的總和。這麽大的銷量和在手訂單,供應商本身憑借供貨規模的擴大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這本來就是題中應有之義。哪怕是大家心中的科技聖杯蘋果公司,也是逐年不斷的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的。
比亞迪全系列能夠賣這麽便宜還能夠車均盈利一萬,也是憑借巨大的規模優勢。 而有些車企單車價格不可謂便宜,成立十年到如今還沒有實作盈利,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受制於銷量和產能,無法做到把成本均攤出來。這個就是制造業的特性,哪行哪業都這樣。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現在新能車是新興產業也是紅海產業,百家爭鳴諸侯混戰,這種時候正是搏殺最慘烈的時候,基本上每個行業都要經歷這個階段。比如90年代開始的彩電價格大戰,也是打得天地變色日月無光,把90%以上的小廠從市場中淘汰出去。現在我們熟知的那幾個大牌,都是市場廝殺中留下來的佼佼者,諸侯混戰變成鼎足而立,整個市場才能達到一種健康的平衡。而比亞迪之所以是龍頭,最大的優勢就是全產業鏈自研自產,規模最大成本最低,戰爭就是以己之長擊敵之短,比亞迪不趁著這時候出清市場上的落後產能,還要等什麽時候呢?能跟得上就繼續玩,跟不上就破產。這就是制造業,這就是市場經濟。讓一大群不能盈利只能靠補助和融資吊命的僵屍企業活著,才是真正的反市場,銷毀社會財富。
當然我理解很多人的不爽,這個是踩在時代的痛點上。但是沒辦法,很多時候資本和商業的邏輯,和善良群眾的直覺思維其實不太一樣。這件事的本質就是有些被看不見的手抽腫的企業,開始哭唧唧寫小作文呼籲看得見的手來給自己續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