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不會涼涼,相反,2022年,是自動駕駛元年
先說什麽是智聯汽車。
而我又為什麽說2022是元年,不能是2021,2023嗎?
由上圖可知,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其它組成了智聯汽車的核心
所以,華為問界M5就是智能座艙的新頂。這也是蘋果小米做汽車的優勢理由。
無論是傳統汽車廠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做不到。
但可以有一點是。p7所采用的硬件與M5所采用的硬件,均是能量產化。無論是高通驍龍的 820A還是海思麒麟990A(也可能是710A)都沒有任何困難。
換而言之,就是智能座艙已經沒有技術問題。只有價格問題了。隨著市場量產,價格降低是必然事件。
而回到自動駕駛上。雖然因為一些廠商頻繁發生事故。將「自動駕駛」覆寫回「輔助駕駛」。我始終一個觀點,只有硬件達到L4級才叫準自動駕駛平台。再加系統端過了最低要求基準值(辨識率、人工接管裏程、意外處理能力……)。兩者合一,才叫自動駕駛。
同理,即使是輔助駕駛。也分為準輔助駕駛平台+輔助駕駛系統。
而在這情況下。華為極狐Hi版使用了準自動駕駛平台的硬件。並且傳將於6月交付。同樣蔚來ET7,ET5將於22Q4交付。這代表兩套硬件的量產。
除了硬件的不同,雙方還有芯片不同。華為為MDC610平台, 單組算力為200TOPS,最高四組800TOPS。
同樣還有威馬M7,理想X01……。
當然,之前最關註的激光雷達是妨礙自動駕駛行程的核心之一。要知道當初 美國Velodyne,售價達到8W美元。
這樣,準自動駕駛(準自動駕駛平台+準自動駕駛系統)就能量產了。
至於其它的,聯網,車聯網。雲端,雲端運算。廠端,後台數據系統推播。目前來看,並不影響智聯汽車釋出銷售。
不是說不重要,像車聯網與雲端,可是實作智慧交通的核心功能。
但如同5G手機一樣。雖然5G並沒有建好,但並不影響5G手機先開售。
總結。2022年,將是智聯汽車元年。我們即將迎接一個新的出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