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蔚來、小鵬、理想,這幾個電車,你最看好誰?

2022-01-18汽車

我以前很多文章寫過了,透過看他們的戰略,技術,和行銷手段,小鵬是最有希望贏得。

在一兩年前,小鵬死磕技術,卷起來,但是行銷特別差,但我當時就認為小鵬肯定贏,

而現在,小鵬在23年初換了帥,掌管市場行銷部門,行銷已經初見成就。最佳化SKU客製,她的經驗帶來極致的價格把控。另一邊小鵬本人死磕技術,已經釋出200多個城市XNGP。在昨天"新帥"補刀,公布X9的價格,已經走向正軌了。內部解決貪腐問題,全打掉,還沒有盈利的公司執行力就是一切。從價格到行銷差異化賣點技術等且堆料加白送軟件,再到產品布局,再到目標群體-要麽是年輕人,要麽是準中產或者普通工薪家庭,等等總體來說是對價格和性價比敏感的人群,是非常符合邏輯的。之前還差點意思,新帥來了之後,其實挺完整的一個邏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大家詬病的名字好像也沒那麽難聽了,賣的也還是可以的,連續兩月2萬,不過能感覺到他們硬湊的2萬的感覺,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理想呢,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行銷永遠是第一,作為第一個上2萬,3萬,4萬的三傻,有望成為第一個盈利的。就看如何厚積薄發了。他們的行銷策略其實一直比較單一的…… 但小節目多。從來不跟你說傳統汽車本身相關的東西,比如加速,能耗,效能,技術之類的。他們的行銷策略和賣點是,舒適,家庭出行,還有一些有的沒的噱頭。 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吸引高知多人口家庭,我認為雖然沒有數據,同價位車裏,理想使用者的認知水平會比其他車高很多。賣點和行銷點,所有成員都重要,寶寶也有發言權等等,不僅駕駛者所有人都能享受乘車帶來的樂趣等等。雖然很多人嘲笑,加入大量螢幕冰箱,這也是差異化競爭的一種表現。他的增程式,也是很多人喜歡的點,出於續航的考慮。不過我是不太喜歡增程式…… 最後,價格也是只賺中產的錢——下一輛竟然不是轎跑,是mpv…… 價格不會低,中產拖著兩家父母 加多胎不知道沖不沖的起。但是,有使用者基礎,不會拉垮。所以他們一直是產品 加 賣點,到目標使用者定位 再到價格都是匹配的,邏輯自洽。他們槽點再多,也擋不住他們走了正確的路。

最不看好的其實就是蔚來…… 他們的戰略真的有很大的問題…… 從換電到baas等等…… 我感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他們在決定換電時,只看到了這個帶來的好處,並沒有看到他帶來的諸多弊端……而在創立初期,他門一直在強調,換電為輔,充電為主,後面行銷混亂的變成了最大賣點…… 現在其實是騎虎難下。 舉例其中一個弊端特別明顯,他都沒考慮清楚:投入成本非常大。很多人說,價格低一點,銷量絕對飛天,先不說可不可能降價,沖銷量,他們接不住這富貴的。一旦銷量上去了,現有換電站是絕對不夠用的。而且,買斷使用者,小電換大電的案例那麽多,而baas似乎解決這個問題,但在我看來:從使用者的角度baas只是割"窮韭菜"的利器,同時從蔚來的角度,是走向滅亡的又一潛在風險之一…… 看起來拉起了一點銷量,其實是這部份使用者用更小的成本(從蔚來的角度更少的盈利)給換電站帶來了壓力…… 從新車主的角度,老老老車主掛著終身免費換電的福利,是需要新車主養的,這也是老車主如此瘋狂的原因之一。諸多不務正業,我就不說了,搞得像追星一樣。上一次看到這類企業是小米和錘子手機。他們兩家,一家靠成本比實業低很多的軟件米UI打造群眾基礎,再釋出的第一款手機,一炮而紅。而錘子靠的是人格魅力,在大量的群眾基礎下,產業鏈管理等導致產能問題最終失敗,蔚來現在的行為非常像錘子。他門每次活動都是盛世超前,而風評也不差,但整個商業行為有非常的幹癟…… 之前寫類似的文章,正值et7 et5釋出,在評論裏很多人都在說et5會炸,而事實跟我想的一樣,並非如此。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就是他們的這個換電架構,非常不適應轎車系列,都明顯高很多…… 他們應該重新考慮清楚再出轎車的,太著急沖動了,現在已經晚了…… 當時應該先設計轎車架構,然後做轎車,再慢慢整改所有換電站適配轎車架構,雖然還是要花更多錢,但是肯定會比現在好很多…… 這次,正值et9釋出,先不說車怎麽樣,畢竟註定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研究它好壞看似沒有意義,但是槽點如出一轍,這個公司還在ppt造車…… 然後行銷點我真的無力吐槽…… 他們竟然鋪天蓋地的發減震效果…… 我想問買這個車的車主誰會在意這個啊,這個是司機在意的事情啊,這種車型不應該瘋狂輸出豪華為賣點嗎??以前一直強調,該強調的時候又不強調,開始強調減震…… 我真的…… 我認為唯一出路是,換掉ceo,或者換掉一些c office的人,真誠建議。 他們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為什銷量上不去。

車都是各價位的好車,反正現在新能源卷成這樣,基本沒有不好開的車了。上面只是我對他們幾家的產品行銷的淺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