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苍南的刘先生因腹痛前往医院就诊,经血液检测后发现自己的转氨酶竟然高达3000多。医生诊断其得了急性戊型肝炎,这可能与刘先生前段时间吃了生鱼片有关。
刘先生今年36岁,不久前在家中出现腹痛、皮肤发黄等症状。起初,刘先生以为是急性肠胃炎,于是去药店买消炎药吃了几天。虽然腹痛症状得以缓解,但他的皮肤开始越来越黄。后来,刘先生前往苍南县人民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自己的转氨酶竟然高达3000多,比正常值高出100倍。最后他被确诊得了戊肝。
刘先生一开始没听懂,听说过甲肝乙肝,从来没听说过戊肝。医生解释说,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消化道传播疾病,和日常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喝生水、吃生食等。而和戊肝病人一起进食,也可能导致交叉感染。人感染戊肝后,通常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等类似胃肠炎的症状以及尿黄、皮肤发黄等肝脏损伤的表现。医生推测,刘先生得戊肝可能是因之前吃生鱼片引起的。
记者了解到,戊肝在肝炎「家族」(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中,发现得最晚,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12年以来,戊肝发病率持续超过甲肝,居消化道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戊肝知名度不大,但杀伤力很强。近年来,戊肝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尤其是孕妇、老年人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三类人群,在发病后容易发展成重症肝炎、肝衰竭。
那么,如果得了戊肝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医生建议: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需隔离至发病后3周,及时对其排泄物、居住的环境、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至6周,其间减少外出。如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此外,医生还建议16岁以上的易感人群,以及慢性肝炎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集体生活者、餐饮从业人员、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等感染后可能病情较重的人群,及时接种戊肝疫苗。
温都记者 金晖
来源: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