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体育 看到题目,答主的第一反应就是—— 1984年至1988年 ,第1届到第3届 中日围棋擂台赛 ,中国队的 聂卫平九段 ,连续三次在中国已经被逼入绝境的情况下,凭借一己之力帮助中国队实现绝地大翻盘。 中国队也由此取得了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始举办后,头三届的 三连胜 。 这是聂卫平九段在职业生涯中的最高成就,他也因此在1988年被授予 「棋圣」 称号,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棋圣。 之所以要说这一项,也因为中日擂台赛的胜利,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具有政治意义。 聂卫平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同时全国上下掀起「围棋热」。 80年代的中国,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运动本身的竞技体育项目,除了女排,就是围棋。其中聂卫平的三次绝地大翻盘,是主要原因。 (上图为第一届中日擂台赛中,正在比赛的聂卫平) (上图为第一届中日擂台赛最终局结束后,中方主将聂卫平,与日本主将,终身名誉棋圣藤泽秀行握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与其中的过程。 由于历史原因,在新中国刚建国时,中国作为围棋的发源国,围棋水平却远远不如日本。 二战之后中日之间互相谋求打开双边关系,各自默契的利用围棋代表团的「民间互访」作为改善关系的途径。因此从60年代初期开始,中日轮流派团互访,举办「中日围棋友谊赛」。 由于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1960年 的第一届比赛以中方 2胜1和26负 1封盘结束。 因为是外交意义的友谊赛,这种胜负非常不好看,于是第二年,日本派出了二流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的混合阵容,降低自身水平以屈就中国。 1961年 的第二届比赛,以中方 5胜1和34负 结束。5胜里有4盘为中国顶尖棋手对日本业余棋手的胜利,而负局里,有日本女棋手,老太太伊藤友惠对中国所有顶尖棋手的8连胜串烧。 62年到66年 ,中国继续在日本特意相让的情况下遭到压制。 66年以后因为特殊原因,这种互访活动暂时中止,直到1973年重新恢复。 1973年 中国队 14胜2和40负 继续遭到压制,但年轻棋手聂卫平渐渐成长了起来。 1974年 中国队 30胜2和24负 首次获胜,聂卫平战胜日本宫本直毅九段。 1975到1976年 ,双方战况焦灼。日方看到中国实力渐渐崛起,遂加强了自身阵容。聂卫平先后战胜了高川秀格,藤泽秀行,石田芳夫等日本超一流九段。 此时中日已经恢复邦交正常化,围棋交流的政治外交意义稍有减弱,双方开始加强对抗。 此后直到1982年,中国队连续取胜,聂卫平开始成长为中国的旗帜型棋手,实力渐渐增长为足以和任何日本超一流九段一较长短,令日本人刮目相看。 1983年到1984年 ,日本队郑重的派出了最强阵容,开始严肃的和中国人一争长短。而中国队先后以 25:31 , 22:33 落败。 到1984年,日本虽然实现了反扑,却正式开始将中国作为堪与自身匹敌的对手来对待。 有着25年历史的「中日围棋友谊赛」正式变成「中日围棋擂台赛」。 赛制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从多人多轮的混战计总分,变成了每方出八名棋手,一对一进行单淘汰的擂台赛制。 1984年第一届擂台赛 ,从第七局开始,日本超一流九段 小林光一 ,连胜中国江铸久,邵震中,钱宇平,曹大元,刘小光,马晓春等六名顶尖棋手,直逼中国队主将聂卫平城下。 此时,日本队犹有 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 等三名超一流九段。其中主将藤泽秀行是 日本终身名誉棋圣 。 1对3。 聂卫平三连胜终结比赛。 1986年第二届擂台赛 ,从第六局开始,日本九段 小林觉 ,连胜中国队钱宇平,邵震中,曹大元,江铸久,刘小光等五人,直逼中国队副将马晓春帐下。 此时日本队尚有6人, 2对6 。 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棋手马晓春,不负众望地挡住了小林觉,遏制了日本队的连胜势头。 但他转眼间又输给了片冈聪。 此时的形势,中国队只剩下主将聂卫平。而日本队还有 片冈聪,山城宏,酒井猛 等三位一流九段,以及作为主副将的 大竹英雄,武宫正树 等两位超一流九段。 1对5。 聂卫平五连胜终结比赛。 1987年第三届比赛 ,中国队其他棋手,尤其是马晓春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日本这次没能将中国逼入聂卫平以一对多的绝境。 最终第十七局时,擂台上只剩下主将 聂卫平和加藤正夫的一对一 。 聂卫平获胜终结比赛。 九连胜,如果算上1988年第四届比赛的二连胜,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头四届中合计11连胜。但第四届的比赛中,聂卫平最终又陷入了一对五的绝境。 这次只串烧了两个。 日本首次获胜。 由此一直到1996年,中日擂台赛一共举办了11届。 日本在第8届时4:4追平了中国。 但中国围棋越来越强,而日本围棋在诸多超一流九段渐渐老去后后继乏人,双方实力消长明显。 中国从第9届到第11届再次三连胜。 同时,1988年以后围棋界进入世界棋战时代,韩国围棋也开始崛起。1995年以后,韩国李昌镐九段开始统治世界棋坛。 中日擂台赛的政治外交意义已经几乎完全褪色,竞技上也不再能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围棋发展史的角度来说,中日友谊赛到中日擂台赛的历史,也是中国围棋从远远落后于日本,到迎头赶上,再到最终反超的历史过程。 其中头三届中日擂台赛上聂卫平的神勇表现,虽然从今天来看,还不能称为中国真正超越日本的标志,但的确是重要的历史事件,称为中国围棋真正崛起的标志,应不为过。 同时,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上的表现,掀起了全民的「围棋热潮」。 首届擂台赛中国获胜后,大量群众在tian‘an门广场彻夜狂欢,清华北大学生上街散(you)步(xing)庆祝。 正是这种影响力,造就了一大批围棋棋迷。他们中的佼佼者,二十年后成为了政商文化等各界精英,大力推动了中国围棋的继续发展。 他们很多人限于历史条件,并没有成为围棋高手,但却让自己的子女从幼年时代开始接触围棋。 包括答主。 这一批子女长大后,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了中国围棋真正执世界棋坛牛耳的一代。 就在当下。 从聂卫平个人来说,第一届到第三届的九连胜,有六局是战胜的日本超一流九段。而当时以聂卫平的实力来说,还做不到对日本超一流九段的压制。也就是说,聂卫平面对任何一位日本超一流九段,都是五五开的好胜负。而以一敌多,境况之恶劣,可想而知。 聂卫平的连续获胜,一方面是由于大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出于自身超强的求胜欲望,「不能输」的决心。 这种胜利和吴清源十番棋的将天下高手降格有所不同。 吴清源在十番棋时,其实力是明显高过当时所有的日本超一流棋手的,所以能完成对所有对手的碾压。 而聂卫平则是在面对和自己实力相当的棋手时,连续获胜。 前者的胜利,是战神的胜利。 后者的胜利,是胜负师的胜利。 ———————————————— 后注:本答已刊登于2014年12月29日的知乎日报,内容纯系答主原创,侵权必究。 截至目前,除知乎官方以外,答主仅授权某微信公共号使用该文章。 另曾有一位知友联系答主,希望将本文使用于他个人维护的非商用微信公共号,承诺在做好后会先经由答主过目再发布,但至今尚未再联系答主。
看到题目,答主的第一反应就是—— 1984年至1988年 ,第1届到第3届 中日围棋擂台赛 ,中国队的 聂卫平九段 ,连续三次在中国已经被逼入绝境的情况下,凭借一己之力帮助中国队实现绝地大翻盘。 中国队也由此取得了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始举办后,头三届的 三连胜 。 这是聂卫平九段在职业生涯中的最高成就,他也因此在1988年被授予 「棋圣」 称号,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棋圣。 之所以要说这一项,也因为中日擂台赛的胜利,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具有政治意义。 聂卫平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同时全国上下掀起「围棋热」。 80年代的中国,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运动本身的竞技体育项目,除了女排,就是围棋。其中聂卫平的三次绝地大翻盘,是主要原因。 (上图为第一届中日擂台赛中,正在比赛的聂卫平) (上图为第一届中日擂台赛最终局结束后,中方主将聂卫平,与日本主将,终身名誉棋圣藤泽秀行握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与其中的过程。 由于历史原因,在新中国刚建国时,中国作为围棋的发源国,围棋水平却远远不如日本。 二战之后中日之间互相谋求打开双边关系,各自默契的利用围棋代表团的「民间互访」作为改善关系的途径。因此从60年代初期开始,中日轮流派团互访,举办「中日围棋友谊赛」。 由于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1960年 的第一届比赛以中方 2胜1和26负 1封盘结束。 因为是外交意义的友谊赛,这种胜负非常不好看,于是第二年,日本派出了二流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的混合阵容,降低自身水平以屈就中国。 1961年 的第二届比赛,以中方 5胜1和34负 结束。5胜里有4盘为中国顶尖棋手对日本业余棋手的胜利,而负局里,有日本女棋手,老太太伊藤友惠对中国所有顶尖棋手的8连胜串烧。 62年到66年 ,中国继续在日本特意相让的情况下遭到压制。 66年以后因为特殊原因,这种互访活动暂时中止,直到1973年重新恢复。 1973年 中国队 14胜2和40负 继续遭到压制,但年轻棋手聂卫平渐渐成长了起来。 1974年 中国队 30胜2和24负 首次获胜,聂卫平战胜日本宫本直毅九段。 1975到1976年 ,双方战况焦灼。日方看到中国实力渐渐崛起,遂加强了自身阵容。聂卫平先后战胜了高川秀格,藤泽秀行,石田芳夫等日本超一流九段。 此时中日已经恢复邦交正常化,围棋交流的政治外交意义稍有减弱,双方开始加强对抗。 此后直到1982年,中国队连续取胜,聂卫平开始成长为中国的旗帜型棋手,实力渐渐增长为足以和任何日本超一流九段一较长短,令日本人刮目相看。 1983年到1984年 ,日本队郑重的派出了最强阵容,开始严肃的和中国人一争长短。而中国队先后以 25:31 , 22:33 落败。 到1984年,日本虽然实现了反扑,却正式开始将中国作为堪与自身匹敌的对手来对待。 有着25年历史的「中日围棋友谊赛」正式变成「中日围棋擂台赛」。 赛制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从多人多轮的混战计总分,变成了每方出八名棋手,一对一进行单淘汰的擂台赛制。 1984年第一届擂台赛 ,从第七局开始,日本超一流九段 小林光一 ,连胜中国江铸久,邵震中,钱宇平,曹大元,刘小光,马晓春等六名顶尖棋手,直逼中国队主将聂卫平城下。 此时,日本队犹有 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 等三名超一流九段。其中主将藤泽秀行是 日本终身名誉棋圣 。 1对3。 聂卫平三连胜终结比赛。 1986年第二届擂台赛 ,从第六局开始,日本九段 小林觉 ,连胜中国队钱宇平,邵震中,曹大元,江铸久,刘小光等五人,直逼中国队副将马晓春帐下。 此时日本队尚有6人, 2对6 。 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棋手马晓春,不负众望地挡住了小林觉,遏制了日本队的连胜势头。 但他转眼间又输给了片冈聪。 此时的形势,中国队只剩下主将聂卫平。而日本队还有 片冈聪,山城宏,酒井猛 等三位一流九段,以及作为主副将的 大竹英雄,武宫正树 等两位超一流九段。 1对5。 聂卫平五连胜终结比赛。 1987年第三届比赛 ,中国队其他棋手,尤其是马晓春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日本这次没能将中国逼入聂卫平以一对多的绝境。 最终第十七局时,擂台上只剩下主将 聂卫平和加藤正夫的一对一 。 聂卫平获胜终结比赛。 九连胜,如果算上1988年第四届比赛的二连胜,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头四届中合计11连胜。但第四届的比赛中,聂卫平最终又陷入了一对五的绝境。 这次只串烧了两个。 日本首次获胜。 由此一直到1996年,中日擂台赛一共举办了11届。 日本在第8届时4:4追平了中国。 但中国围棋越来越强,而日本围棋在诸多超一流九段渐渐老去后后继乏人,双方实力消长明显。 中国从第9届到第11届再次三连胜。 同时,1988年以后围棋界进入世界棋战时代,韩国围棋也开始崛起。1995年以后,韩国李昌镐九段开始统治世界棋坛。 中日擂台赛的政治外交意义已经几乎完全褪色,竞技上也不再能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围棋发展史的角度来说,中日友谊赛到中日擂台赛的历史,也是中国围棋从远远落后于日本,到迎头赶上,再到最终反超的历史过程。 其中头三届中日擂台赛上聂卫平的神勇表现,虽然从今天来看,还不能称为中国真正超越日本的标志,但的确是重要的历史事件,称为中国围棋真正崛起的标志,应不为过。 同时,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上的表现,掀起了全民的「围棋热潮」。 首届擂台赛中国获胜后,大量群众在tian‘an门广场彻夜狂欢,清华北大学生上街散(you)步(xing)庆祝。 正是这种影响力,造就了一大批围棋棋迷。他们中的佼佼者,二十年后成为了政商文化等各界精英,大力推动了中国围棋的继续发展。 他们很多人限于历史条件,并没有成为围棋高手,但却让自己的子女从幼年时代开始接触围棋。 包括答主。 这一批子女长大后,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了中国围棋真正执世界棋坛牛耳的一代。 就在当下。 从聂卫平个人来说,第一届到第三届的九连胜,有六局是战胜的日本超一流九段。而当时以聂卫平的实力来说,还做不到对日本超一流九段的压制。也就是说,聂卫平面对任何一位日本超一流九段,都是五五开的好胜负。而以一敌多,境况之恶劣,可想而知。 聂卫平的连续获胜,一方面是由于大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出于自身超强的求胜欲望,「不能输」的决心。 这种胜利和吴清源十番棋的将天下高手降格有所不同。 吴清源在十番棋时,其实力是明显高过当时所有的日本超一流棋手的,所以能完成对所有对手的碾压。 而聂卫平则是在面对和自己实力相当的棋手时,连续获胜。 前者的胜利,是战神的胜利。 后者的胜利,是胜负师的胜利。 ———————————————— 后注:本答已刊登于2014年12月29日的知乎日报,内容纯系答主原创,侵权必究。 截至目前,除知乎官方以外,答主仅授权某微信公共号使用该文章。 另曾有一位知友联系答主,希望将本文使用于他个人维护的非商用微信公共号,承诺在做好后会先经由答主过目再发布,但至今尚未再联系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