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家有小宝宝的家长来说,孩子的吃饭问题,就是「天大的事」!但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好好吃饭」的宝宝,家长因此着急上火,头疼不已。
一、孩子不爱吃饭,分清情况巧应对
很多家长都在说自家孩子「不爱吃饭」,但这个「不爱吃饭」的具体表现以及造成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先搞清楚自家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才能「对症处理」。
「症状」1、才吃了几口就说「吃饱了」,不肯再吃了。
很多家长说自家孩子「不爱吃饭」,明明自己厨艺并不差,而且也很用心地给孩子准备食物了,但孩子就是「不赏脸」,每次都只吃几口就不吃了,甚至一口都不吃,不停地变着花样做吃的,情况也没有多大的改变。
原因分析:孩子根本就不饿
不少家长说自家孩子「不爱吃饭」,但是,对于牛奶(含奶粉)、水果、零食等食物,却是「来者不拒」。换言之,这些孩子,只不过是不爱吃饭菜而已,并不是不爱吃食物。
现在的年轻家长应该都知道,6个月以内的宝宝,他们的食物只有一种,那就是奶(母乳或者配方奶粉);6个月之后开始添加辅食,但直到1岁之前,他们的饮食仍然以奶为主,其他食物为辅;1岁之后,就要逐渐过渡到以奶为辅,以各种饭菜类食物为主。
对于超过1岁的小宝宝来说,他们的饭菜类食物,不再称为「辅食」,而是「宝宝餐」(和「大人饭」的主要差别在于相对清淡、软烂,食材种类差异不大)了。也就是说,超过1岁的宝宝,在他们的饮食中,日常饭菜应该占主要位置。
但是,一部分家长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家长觉得奶比饭更有营养,有的家长嫌做辅食麻烦,直接给孩子喝奶最省事),没有做好过渡,导致孩子的日常饮食还是以奶为主,奶都喝饱了,哪里还需要吃饭呢?
还有的家长,「奶」确实是退出了孩子「主食」地位,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水果、零食。这些零食、水果,不但挤占了孩子有限的胃容量,而且大量进食水果、零食等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也会破坏孩子的味蕾敏感度,进而影响孩子的食欲,导致孩子「不想吃饭」。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孩子天生「饭量小」,虽然看着他只吃了几口,但他确实是「吃饱了」。只是,他没有吃到大人想象中「应该」吃的那么多的量,就被大人贴上了「不爱吃饭」的标签。
解决办法:改善饮食结构
这些孩子,明显属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不爱吃饭」。这些孩子虽然饭菜吃得少,但他们吃进去的食物并不少,所以,他们的胃里已经被其他食物都装满了,根本就不饿,自然吃不下去更多的东西了。
要想改变这类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饮食结构,逐步减少孩子喝奶的量,严格控制零食(水果也是零食的一种,只不过是相对健康的零食)的量,同时慢慢增加日常饭菜的供应量,尤其是饭前,一定不要给孩子吃零食,让孩子养成按餐按点吃饭的习惯。
其次,饭菜的搭配要做到少量、多种,营养均衡,改「一日三餐」为少量多次,一日多餐。比如,通常说的「三餐两点」,这「两点」并不是「点心」,而是两次「加餐」,依然可以是常规的饭菜,而不是水果、点心等「零食」。
最后,对于天生饭量小的孩子,也应该调整他的饮食中奶和饭菜类食物的配比,尤其是要给孩子准备一些高营养密度的食物,才能在孩子吃的食物分量不多的情况下,保证他能够摄入足够多的营养物质。
「症状」2、比较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
有的孩子,吃饭要「看心情」,这一顿高兴了,不一会儿就把给他准备的食物吃完了,下一顿不顺心了,就死活不张嘴了。
还有的孩子,看到喜欢的食物,一顿狼吞虎咽,一看饭菜不合自己的心意,饭菜都拉得凉透了,还没塞进嘴里去。
原因分析:家长准备的饭菜不合适
遇到孩子比较挑食这种情况,真的只是孩子「难伺候」吗?那倒未必!家长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给孩子准备的食物是否有特殊的气味或者口味不受小宝宝的欢迎? 很多小朋友都偏爱肉类,却不爱吃蔬菜,尤其是各种青菜,还有胡萝卜、芹菜、香菇等气味或者口味不大好的食材。
很多蔬菜,比如菠菜、青菜等等,是有一种淡淡的苦味的,小孩子的味蕾要比大人敏感得多,即使略微的苦味,也能被他们灵敏的觉察到。在自然界中,苦味是潜在的毒性标志,孩子们刻意回避蔬菜,可能是基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其次,给孩子准备的食物的性状是否符合孩子的吞咽、咀嚼能力? 对于年龄比较小,或者咀嚼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来说,蔬菜的质地和纹理并不招他们喜欢,吃起来要花掉更多时间咀嚼,而且很难顺利吞下。
如果父母忽略孩子的咀嚼能力锻炼,至1岁后孩子想吃却嚼不动,遇到硬一点、粗一点的东西就吐出来,自然而然形成孩子挑食的习惯。
还有的宝宝曾经过吃某种食物,只要有过噎住或干呕的经历,家长就认为宝宝还小,还不适合这类食物,就把食物切得又细又小,还煮的又稀又烂,随着孩子年龄长大也没做适应性调整。
随着宝宝逐渐长牙,咀嚼能力也会增强,这时候明明已经可以吃大颗粒的食物了,但是,家长还整天给弄些又稀又烂的泥、糊、粥、烂面条之类的,孩子自然也不愿意再吃。
最后,给孩子准备的食物是否符合小孩子对食物的喜好? 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是小孩子,是典型的「视觉动物」,「卖相好」的食物,才更容易勾起孩子的食欲。在孩子的眼里,「不好看」的食物,自然也「不好吃」。大人们常说的「虽然卖相不佳,但味道还不错」,这对小孩子来说是不存在的。
另外,小孩子都喜欢「新鲜感」,昨天吃到了一种新食物,他觉得新鲜,就吃得很香,家长一看,孩子爱吃呀,今天接着做,结果,孩子就「不爱吃」了。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会吃腻的。
解决办法: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吃的
孩子挑食,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大人需要多尝试,给孩子提供合适的饭菜。
首先,对于那些气味或者口味特殊的食材,从让孩子接受那个「味道」开始。 把蔬菜打成泥(汁),取少量和孩子愿意吃的食材混合在一起,做成蔬菜面条(馒头),蔬菜肠、蔬菜糕点之类的食物。等孩子接受之后,再逐渐增加量,直至孩子完全接受这种味道,接受这种食材。
其次,颜色巧搭配,用「色」勾起孩子的食欲。 相对于「香」和「味」,「色」更容易吸引到孩子的注意。试想一下,孩子面对着一盘黑乎乎的食物,他会有闻一闻,尝一尝的意愿吗?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准备食物的时候,尽量把它「打扮」得漂亮一点,把不同颜色的食材搭配在一起,让孩子一「看」就觉得这个食物很好「吃」。要是能够搭配好看的造型或者摆盘,那就更好了。
再次,根据孩子的咀嚼能力调整食物的性状。 一方面,家长需要通过调整食物的性状,逐步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以便孩子能够尝到更多种类的食物。另一方面,同一种食材,不同的性状,也会有不同的口感,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用餐体验。
最后,同种食材变换不同的做法。 很多家长,总是把孩子不喜欢某一种食物,扩大到了孩子不喜欢某一种食材,这是不对的。比如:把孩子不喜欢吃胡萝卜泥,变成孩子不爱吃胡萝卜;不爱吃炒鸡蛋,就变成了不爱吃鸡蛋。
家长们千万不能因为孩子不爱吃某一种食物,就把某种食材踢出了孩子的食物清单。其实,这时候只需要多尝试几种不同的做法,总能找到孩子喜欢吃的。
比如我家若兰,对土豆泥很无感,但她并不拒绝土豆饼、洋芋擦擦、炒土豆丝等;若兰也不喜欢吃青菜,但是菜肉粥、青菜鸡蛋羹、青菜豆腐羹等,她都吃的很好。
「症状」3、吃饭时不安宁,追着喂都不张嘴。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大部分不好好吃饭的宝宝,都是「喂饭族」,常见的情况是孩子眼睛盯着电视,手上玩着玩具,家长端着碗在旁边等着,孩子完全心不在焉,半天张一下嘴,家长赶紧往嘴里塞一口。孩子还没吃几口呢,又跑了,家长端着碗在后面追。
问题分析: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
被家长称为「饭渣」的孩子当中,除了「挑食」的,就是吃饭的时候「事多」的: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看动画片,一会儿到处乱跑,一会儿把饭菜拔拉的到处都是,哪怕家长满足了所有要求,端着碗追着喂,依然能够咬紧牙关不张嘴。
孩子吃饭的时候「事多」,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了。明明孩子在无理取闹,家长也无条件满足;怕孩子吃不饱,不停地给孩子碗里夹菜,还要求孩子必须吃完;明明孩子已经会自己吃饭了,家长还怕孩子烫到、吃得慢饭菜凉了,或者是把饭菜弄洒了,非要给孩子喂饭。
解决办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就学会了用吃饭「要挟」家长:你不喂,我就不吃;你不给我零食,我就不吃饭;不让我看动画片,我就不吃饭... ...家长们要记住一点: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想给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必须从一开始添加辅食就做好引导,这样后面就会越来越轻松。不然,一旦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后面再想纠正就会很困难。
首先,吃饭要定时定量、有固定场所。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宝宝吃辅食,每次都让宝宝坐在同一个位置,给宝宝准备一个合适的宝宝餐椅,每次都用同一套餐具等。
其次,提供良好的用餐环境。 如果宝宝吃饭时,周围充斥着电视节目的声音或嘈杂的喧哗声,宝宝的注意力会受到干扰,就无法专心吃饭。所以,吃饭时最好把电视关掉,把宝宝的玩具都放在远离餐桌的位置,家长也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玩手机或者讨论问题。
再次,逐步让宝宝自己吃饭。 宝宝8-9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用手抓着吃东西了。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条状的食物,也可切成小块、薄片等,要有适宜的硬度,让宝宝方便自己用手抓着吃,增加进食兴趣,有利于手眼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进食能力。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给宝宝练习的机会,别剥夺宝宝锻炼的机会。宝宝自己吃饭既能锻炼精细运动能力,又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可是个成长的好机会呢!
再其次,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宝宝吃饭。 这样做会让宝宝产生厌食情绪,造成后续的喂养困难。家长可以把辅食做得好看些,用鲜艳的颜色和有趣的形状来引导宝宝对食物产生兴趣;如果宝宝是不习惯咀嚼食物,就要耐心引导,多示范几次给宝宝看;如果宝宝身体不适或不饿,就不用非让宝宝吃饭。
最后,尽早给宝宝培养餐桌礼仪。 宝宝能自己吃饭之后,家长就要把一些基本的餐桌上的规矩告诉宝宝,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宝宝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时,也不要大声呵斥他,平静地告诉他这样不对就可以了。
二、掌握科学喂养方式,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饭霸」!
其实,孩子是「饭渣」,大部分情况下,问题都出在大人身上:要么是给孩子准备的食物不合适,孩子不爱吃,导致挑食;要么是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吃饭的时候「毛病」多。所以,掌握科学的喂养方式,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
辅食添加的是否顺利,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孩子今后的饮食习惯。科学的喂养,健康的饮食观念,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也希望每一位家长能够多学习一些辅食添加的知识,科学喂养孩子。
许多新手爸妈对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很困惑,一是不知道该给宝宝吃什么,二是不知道什么阶段吃哪些东西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三是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比如:宝宝挑食,便秘,腹泻等),手足无措。
给宝宝添加辅食,制作营养餐,绝对是个技术活,从添加的时间、到添加的食物、再到亲手制作这些食物,每一步都要妈妈十足的用心。既然是个技术活,就需要有「专业技能」。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家长,既不是厨师,也不是营养师,自然不具备那么多「专业技能」。不过,新手爸妈也不用过度焦虑。有句话叫「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既然新手爸妈们没经验,也不懂这些,那就请「专业人士」来帮忙好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儿童营养专家刘长伟医生,根据宝宝的成长轨迹,进行科学配餐,并为爸爸妈妈提供了科学的饮食建议和喂养指导。这样一来,爸爸妈妈就能科学、有效地为宝宝制作健康美食了。
由热心儿童营养的公益科普,得到了33万妈妈关注的刘长伟医生编著的【辅食每周吃什么】,是一本专门为0-3岁宝宝打造的辅食添加书, 按照宝宝的月龄和生长特点,给出每周的饮食计划 。在介绍辅食之前,书中还特别用好几个章节,来介绍了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
比如: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容易进入的误区、辅食工具的选择、辅食添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非常详尽,几乎 涵盖了0--3岁宝宝饮食中所遇到所有的问题, 真的是 从0开始,手把手的教新手爸妈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中一共介绍了 215道辅食 ,从最简单的各种米糊,逐步过渡到复杂多样的饮食,每一道辅食,都标注了食材、方法和时间,而且每一步的制作过程都非常详细,不仅搭配了精美图片,还标注了营养价值和注意事项,可操作性很强。
菜品多,选择性强,满足宝宝多样化的需求,妈妈换着做,宝宝换着吃, 不仅能让宝宝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更能帮助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
另外,作者还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了不同的饮食计划,比如补铁、补钙、防便秘、止咳嗽等等,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下选择不同的辅食。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有了专业人士助力,就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回家。就算是新手爸妈,也一定能轻松地为宝宝制作出美味又营养的美食,让宝宝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