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小提琴老师,为什么不正视孩子的优秀?不愿意向上推荐孩子?求助大神!?

2020-08-21亲子

我被问题吸引进来了,看了所有的回答和评论。

这个事情要说的其实很多,但是我尽量长话短说。

为了让所说的话看起来有条理一些,我用编号,但是如果题主您是认真的想了解这个问题,就请看完。否则的话就当给别人看个乐吧。

  1. 首先第一,圈内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或者是行业相关从业者都知道一个常识:所有的奖项都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水平。您说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是无论在我看来,还是在老师看来,这些奖项并不能代表您孩子的水平处于参赛人中或者所在地区的排名。所以如果想了解一个人拉琴拉的好不好,我只有一个评判标准,就是看视频。
  2. 我需要解释一下音乐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积累量与输出的比例问题。如果说一个老师自己所储备的专业知识用100%来做比喻的话,那么教学生,尤其是小孩子,老师只会动用最多不超过10%的知识储备。并不是老师看不起孩子,而是再多了无论多聪明的孩子都理解不了,因为学音乐不只是靠聪明,还要靠阅历。所以您说「有些惊喜的音乐处理」我大胆猜测只是您认为惊喜,老师并不觉得惊喜。换句话说,在平常人眼里,您孩子是很优秀,可能出类拔萃,因为会一个别人不会的乐器,但是如果把孩子放在1万个人都会拉小提琴的孩子堆里,他就变得不那么优秀了。
  3. 关于得到专业评委的认可这件事,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可能标准不同,如果按照业余特长生的标准,我相信您孩子一定是达到了最高水平的那一个梯队;但是如果按照专业的标准来看,可能处于中游左右。因为专业与业余相比,其实就是降维打击,这个毫无疑问。第二个原因可能是简简单单的场面话,毕竟孩子是获过奖的。
  4. 我不知道您所处的环境和社交圈子,但是在我的认知中,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天才学生得到的评论100%全部都是正面的,再优秀的学生也会有很多缺点。根据您问题的描述,除了没有特别用功以外,其他看不到外界任何的负面评价,如果不是您选择性的没有提及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第3条中的第二种可能性。
  5.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所得出的结论是:老师不愿意让孩子进上音附小,很大概率是因为孩子的水平不够。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老师其实很了不起。很多家长因为过于钻牛角尖,或者没有正视孩子的特点,从而一味的追求音乐道路,在18岁以前可能会一帆风顺,一旦上了大学,水平和技术就会达到一个永远无法突破的瓶颈以至于这一生都会止步于此。在中国,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占了绝大多数。老师不愿意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不能展现他天赋的领域,而是让孩子把小提琴当作一种爱好或者跳板,让孩子更顺利的进入真正适合他的领域,这实际上是对孩子更加负责的表现。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很聪明,学小提琴很快,但是耐不住性子或者思维过于活跃,那肯定是不适合走专业的。但是如果因为小提琴特长生进入了清华北大,学习了非常适合自己的医学,从而成为了医生或者科研工作者,谁又能觉得这是浪费掉了他天生的才华呢?
  6. 如果事实是小概率的可能性,老师是一个有天才学生自己手里捂着不愿意推荐,或者希望在孩子离开之前尽可能的薅一些羊毛下来的话,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如果您的孩子真的是一个天才,您可以直接去附小找任何一个老师,然后自信的让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听一听,提一提意见和建议,或者跟他们上几节课。这个并不需要老师推荐,直接去上音附小的校门口堵人就可以。老师如果觉得这个孩子是个难得的天才,他们会想办法收在自己门下的。
  7. 最后再提一点,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小提琴,想作为一生的事业,这个热情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但是在沉淀的期间,单纯的等待结果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去了上音附小,就等于放弃了文化课,高中毕业以后除了拉琴什么工作都做不了,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突然说再也不想拉琴了,您要如何应对?做家长第一个要做的并不是无条件的全力支持孩子,他们喜欢的事情会自己争取,家长的第一任务是为孩子后悔提供再次选择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我,我会要求孩子继续上普通的小学和中学,如果这期间他仍然对小提琴保持不变的热情,在考大学的时候可以去考音乐学院,甚至可以考到国外去。国外大学要求科班出身的并不多,他们所看中的是孩子身上具备的潜能和性格特点。如果孩子在大学之间的这段期间想要放弃小提琴,并且付诸了行动,那么还可以上一个综合大学从事别的专业。

迄今为止,我一共跟过4个老师,三个年长的,一个年轻的,两个中国人两个外国人。他们无一例外,没有出现您描述的猜想。但是这种情况也发生过,老师夸我拉琴拉的好,但是我想去参加国际大赛,他不让。我当时也是得到了国内比赛的评委的各种认可,但如果我不是以反思我自己,认为老师不让我去比赛是因为自己技不如人这种心态的话,而是在质疑老师对学生的付出和考虑,那么我很有可能就会失去一个好老师,也失去了后面更好的老师(我每个老师都是前面那个老师推荐的)。

不知道您有没有看完,毕竟2000字属于一篇公众号的文章了,但是作为母亲的您,如果是为了孩子,我相信您是有这个耐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