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保养到位,目前绝大多数车都足够开10年,但没必要以此为标准选车。
近几年很多车企算明白了一笔帐:造车不需要无损开10年这种过高的耐久性,有这个钱不如花在提升性价比上。
相应的,个人对买车想开10年的消费者的建议是:别听质量和耐久之类的忽悠,干脆前后换三台便宜车/二手车,多买与时俱进的性价比才是王道。
一、车市的演变。
2018年前后,自主开始加速上攻合资价格区,很多自主车型都借助比同价位合资车动力更强、空间更大、配置更高的优势去竞争。
合资当然也在靠技术稳定、耐久性好、油耗低、调校平顺等积淀还击。
但合资份额在短暂的反弹后转跌,自主结合新能源浪潮等新的风口迅速把份额从四成左右抬升到五成。
期间也不乏帕萨特碰撞测试断A柱、新卡罗拉完善了安全却不再省油了等合资口碑下滑事件。
随后,合资也开始增配互联网车机、双联屏、360环影等功能,尽量追近与自主的差距。
这期间,很多合资车型从仅有几千一两万优惠,下探到了动辄三四万优惠。
可见整个行业不管是激进点的自主还是保守点的合资,都在卷更高性价比,不再流行卷耐久性了。
二、车企的算账逻辑。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加配置的同时却加大优惠,一般都伴随着某些地方要抠成本,合资那些相比自主过剩的耐久性自然首当其冲。
抠成本抠的可能是软性成本,比如减一点道路耐久实验合格指标、降一点车或零件的下线合格标准、赶工提节奏、砍掉几个岗位等等。
也可能抠的是硬性成本,比如少打一个焊点、车漆防腐材料换个小供应商、涂胶面积缩一点、超高强度钢换高强度钢、气味测试放宽、屏幕少层膜等等。
这样下去, 短期结果必然是耐久性卖点被功能性卖点挤占,回忆下也就十几年前的,诺基亚嘲讽iPhone不耐摔即可。
或许等到功能开始严重过剩了,车企会重新捡起耐久性卖点,但那注定不是现在。
两个新风口下新方向:电动化大幅降低了能耗、智能化加强了使用便利性,它们的快速迭代正在让老一代的电动车、没有智能车机的车、手动挡的车接着加速贬值。
因此,2023及随后几年的车市还会继续卷性价比,耐久性提升很可能是继续被忽视甚至牺牲的对象。
而且,车企卷性价比,让新车销量繁荣还不止赚一次钱,事故维修、保险、保养等地方还要再赚一次,这样做好耐久性的优先级就更低了。
三、消费者的选车逻辑。
在新车市场继续卷的背景下,很多高端车上才有的高端配置都开始加速下放到低端车和低配车上,这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都是更香的选择。
如果有买车想开10年,不在乎也用不上高配置的消费者,那么千万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去买一台很高配置的宣称很高科技质量还好的贵车。
高配置却不用,意味着这些配置往后会成为复杂的耐久性问题隐患,而且伴随行业进步新车上市、新技术新工艺进场、更多低端车用上这些配置,贵车贬值速度也会更快。
所以,与其一步到位买一台车开10年,不如靠三年换三台便宜车/二手车,既保证了车与时俱进不会过分落伍,又有灵活选择的空间,还避开了一些严重故障大修又贵又缺件等等的麻烦。